圖為:車載警報器試鳴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月媛通訊員文翔)昨日是武漢淪陷80周年紀念日,16時,防空警報聲響徹江城,警醒廣大市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6種警報器試鳴
昨日15時30分,記者走進武漢市民防辦的大門,一臺軍綠色的設備停在樓下。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由4個500瓦的揚聲器組成的移動可升降式警報器,在鳴防空報警的時候,按下按鍵,云臺會自動升起將揚聲器托至高空,讓聲音覆蓋范圍更大。除了這種移動升降警報器,還有固定警報器、車載警報器、便攜式警報器、手持語音警報器、手搖警報器等共6類都參與了今年武漢市警報試鳴活動。
如何讓武漢市所有的警報器能夠精準地同時響起,保證市民都能聽到呢?工作人員李剛介紹,目前武漢市已基本形成了固定和移動、手動和電動相結合的防空防災警報網絡新格局,基本覆蓋了武漢主城區和遠城區的中心地區。所有固定警報器通過后臺無線遙控操作,而在局部地區輔以專人準時操作移動警報器,基本上每臺警報器都有專人負責。
警報平均分貝提高
警報器按發聲原理不同,可分為電動和電聲警報器兩種,不同區域匹配相應裝置。城市重點設施附近以電動警報器為主,在居民區則以電聲警報器為主。
李剛解釋說,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要求,警報聲一般高于環境平均噪聲10分貝。比如2017年,武漢中心城區白天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69.8分貝,那么警報聲最少要達到79.8分貝才能有效覆蓋。隨著武漢城區不斷擴大,警報器數量相應增多,整體的平均分貝也是在不斷提高,確保市民都能聽到。
李剛說:“我們從今年5月一直到10月,每天對全城的警報器尤其是固定警報器進行檢測,天線、防雨棚是否完好,支架是否生銹,終端是否有故障……都需要工作人員去現場配合后臺進行檢測。這樣才能讓防空警報音響統控率和鳴響率均保持在100%。”
警報試鳴分秒不差
16時,在武漢市民防辦警報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員談潔坐得筆直,一眼不眨地盯著屏幕,快速按下電腦上的控制按鍵,防空警報聲隨之響徹武漢上空。第一次預先警報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全長3分鐘。12分鐘后,她再次伸手按下,這次空襲警報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同樣是3分鐘。16時27分,她最后一次按下按鍵,解除警報。她長吁了一口氣,對記者說:“這是我第15年參與防空警報試鳴。”
這15年,談潔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防空警報,是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武漢全城防空警報長鳴,悼念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我記得,當時大約提前兩天接到通知,當天按下警報的時候,全城的司機都主動停下鳴喇叭默哀。”
從2003年10月25日武漢市第一次進行防空警報試鳴,談潔一直是主要操控人員之一。“這15年幾乎都是分秒不差吧”,談潔自豪地說。問到如何控制精確,談潔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前期充分的設備檢查檢測,另一方面她會提前把手機和操作系統的時間校準,并提前預演幾遍。
唐山市國土資源局古冶區分局
科技惠農鼓起農民錢袋子
銀企方舟企業并購重組研討暨項目路演活動在我市舉辦
大澤山小葡萄串起大產業!葡萄節帶動農民收入5.8億元
春節裝飾品已開始銷售 高峰期還在后面
防空警報昨日響徹武漢上空 警報聲比環境噪聲高10分貝
實施“雨潤工程”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中國象棋“外星人”王天一加盟杭州
愛輝區確定今年民生實事“清單”
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會議強調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流毒影響
城區離退休干部第三聯合黨支部“送學上門”
香洲全面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隱患
懷遠縣工業用電量降幅持續收窄
省供銷社領導到長泰縣調研“三會”制度建設等工作
安陸市救助站開展“送清涼”活動
“南普”越來越近普通話 這些年南京人是如何學普通話的?
東興一家四口喝“海鮮湯”中毒 兩人不幸身亡
天全縣開展國家憲法日法治宣傳活動
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頒出 如皋作家黃蓓佳《萬家親友團》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