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助殘日。杭州交通車管部門在20日舉行駕培行業2018年殘疾人學車實操培訓的開班儀式,現場會有70多位殘疾學員到場。
據了解,自2010年4月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首次允許右下肢殘疾、雙下肢殘疾、聽力障礙、右手拇指缺失和手指末節殘缺五類人員駕駛汽車,令不少殘疾人圓夢開車。根據交通車管部門的最新數據,8年的時間,杭州一共有727名殘疾人通過學車考試領到了屬于自己的“上路證”——c5駕照。
駕駛專用“改裝車” 沒有雙腿照樣能開車
26歲的小葉是浙大人文專業的研究生,7歲那年,因意外事故不幸失去雙腿,高位截癱,從此她的生活起居一直依靠媽媽照料。
5月16日一早,記者在黃龍駕校金家嶺訓練場見到了小葉,她正一圈圈圍繞訓練場開車練習著。“開得不錯,就是停車時不要太緊張,手勁不要太大。”得到教練的表揚,小葉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記者看到,小葉駕駛的殘疾人專用車,在方向盤上有專門的方向搖臂,手指部分殘缺的人也可自主操作。其構造跟普通車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剎車和油門,而是在方向盤右下側有一根桿子,坐在一旁的詹教練介紹:“這車的剎車和油門都是通過這根連桿裝置,用手來控制的。往前推桿相當于剎車,往后拉桿相當于踩油門。”詹教練也表示,像小葉這樣的學員學起來是最難的,下半身沒有支撐力,上半身易搖晃,容易影響考試成績。
結束后,小葉的媽媽直接下車將駕駛室的小葉抱到后座。“我不重,才50斤。”小葉輕聲說著,其實早在兩年前就關注了報名學車,但真正下定決心還是在去年,“明年就要畢業了,現在課程也少了,花6500元把開車學會,多一項技能,方便日后工作。”
“教他們,心不好急,以前講話喉嚨都很響,教了殘疾人后,喉嚨就變輕了。” 詹教練教了24年駕培,轉教c5后,慢慢體會到了殘疾人學車的不易,以及他們身上的堅持,“想想他們吃了這么多苦,還來堅持學車,很不容易,慢慢地就習慣了。”
現在,小葉的練車狀態不錯,6月初就要參加場考了。
全市僅2輛殘疾教練車 每季度統一招生
殘疾人駕考難在哪里?全市有多少殘疾人已經考取了駕照?殘疾人在哪里可以學車?
帶著這些疑慮,記者走訪了多家駕校。
目前,杭州黃龍駕校是杭州唯一一家殘疾人定點學車駕校,駕校經過改裝正在上車學習的教練車也只有兩輛。
這個數量會不會有點少?駕校負責人丁國榮告訴記者,“其實之前是3輛殘疾教練車,但有一位教練員剛退休,所以目前就空著。”
后續是否會安排新的教練員替換上崗呢?“不了,2輛殘疾教練車足夠了。一輛車平均一個月能教5名學員,2輛車一年就是120名學員。”丁國榮介紹,每輛殘疾教練車都配備了一位專職教練員,每季度招生一次,滿30名學員就開班,“一般在1、4、7、10月招生,具體日期建議學員提前來咨詢,報名后按時上課、考試,一般3—5個月就能拿到駕照了。”
由于殘疾人的特殊性,教練車采用自動擋轎車改裝,最直觀的特點就是在機動車車尾的車牌上方貼有一個輪椅圖案的專用標志。今后,如果你開車在路上看到這種標志,就知道這是專供殘疾人學習的教練車了。(本站編輯 賈曉蕓摘編)
喜訊!龍安區新增兩家國家級旅游景區
假扮醫生護士引誘患者有人花萬元做了沒必要的手術
潮南區部署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工作
龐國梅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 大力學習弘揚踐行“紅船精神” 努力開創新時代云浮改革發展新局面
今年再建1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2020年前將建至少20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8年來,杭州共有727名殘疾人拿到駕照
恩施州城市民開啟年貨買買買模式
十五屆省運會我市代表團載譽而歸
白水帶桃花園3天接待游客逾13萬人次
雅安市教育局召開脫貧攻堅學生資助政策宣講會
赴港動車G311次列車貴陽首發 百余旅客嘗鮮
召開會議 啟動預案 周密部署中心城區市政、園林基礎設施除雪抗凍應急搶險工作
我市扎實推進醫療救助助力精準扶貧
副市長王可杰慰問供水一線干部職工并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車八嶺發現7種新“寶貝” 包括赤腹松鼠、小泡巨鼠、紅頭咬鵑等
新城區政協主席王軍民帶領政協委員赴區政務服務中心督辦重點提案落實情況
棲霞高新區硅谷創新中心正式簽約 引進9個北美科技創新團隊
市委農辦: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感恩”主題活動
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
“井蓋”變“景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