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東岸綠道是休閑養生的代表項目之一。(資料圖片)
漓江從北而來,進入市區后從疊彩區大河鄉穿境而過,將它一分為二。世代沿江而居的大河圩村村民廖先望已經住進了江景別墅之中,這里正在打造的大河坊民俗體驗村項目已現雛形。大河圩村在南洲大橋東北側,一旁就是漓江黃金旅游岸線。
養生休閑項目入駐黃金岸線
投資7億元的大河坊民俗體驗村項目,就是通過建設集中安置房對老村農民進行統一安置,騰遷出老村進行整體改造提升,打造文化創意村,由村集體與投資方合作經營,讓村民共享收益。
走進新村,新建的數幢農家別墅掩映在綠樹花叢之中,修建古碼頭、沿漓江修建8公里步道、建特色客棧等,形成一個集旅游觀光、鄉村生態休閑、民俗文化體驗、運動養生于一體的旅游接待集散地。據介紹,這里文化創意村、民俗美食文化商業街、漓江院子精品酒店區、民俗文化村漓江第一棧、桂北民俗文化演繹劇場、濱江綠地公園等桂北民居風格建筑將一一得到呈現。
在大河鄉另一邊的堯山西,花卉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的大河花卉基地已成為廣西最大的、集中連片的集種植、銷售、鄉村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花卉產業集聚地,被評為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目前600畝的花卉基地核心區已形成世外陶園、香樟園、樹上人家、花無缺等四家園林化的星級農家樂和桂林唯一一家“花卉超市”,今后將被打造成一處休閑旅游為主的花卉特色小鎮。
據了解,通過舉辦花卉節和年豬文體節以及農夫市集,花卉基地每年吸引20多萬游客前來休閑賞花、旅游。基地內現有花農600多戶,從業人員達3500人,年產值2.5億元,實現農民增收3500萬元以上。
可以看出,在跨入桂林北大門的漓江東岸,以旅游、種植、鄉村體驗為主體的養生康體旅游休閑區已經展現出了新的面貌。
漓江東岸休閑旅游產業崛起
漓江由北向南穿過城區,匯桃花江后至斗雞山折向南流,過靈川大圩鎮又蜿蜒向南。從凈瓶山大橋至大圩古鎮的漓江東岸大約有16公里,沿岸不僅有美麗的漓江風景,更有豐富的山水資源,一條規劃于此的漓江東岸多功能休閑帶將連接起城市北大門的養生康體旅游休閑區與大圩至陽朔的漓江旅游資源。
根據設計,漓江東岸多功能休閑帶將是集旅游、休閑、體育、度假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目前我市已經修建了市區到雁山、陽朔的休閑綠道,桂林萬達城文旅綜合服務集聚區、漓東江岸旅游休閑觀光帶、塔山旅游文化島等重大項目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漓江東岸多功能體育休閑帶項目正好把這些資源整合到一起,可以充分發揮各類資源的作用,促進桂林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兩年來,以騎行為主的體育休閑方式受到市民和游客歡迎,桂林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體育經濟。一到周末,自桂磨路口經大圩至草坪全長約35公里的旅游休閑彩色綠道上都有不少旅游者和騎行愛好者,漓江東岸的生態休閑游和康體運動熱迅速升溫。除了圍繞綠道的餐飲經濟紅火之外,采摘經濟、賞花經濟也借助綠道快速發展。大圩綠道附近一位農家樂經營者說,上個周末他們主要接待的就是騎行客和家庭聚餐,每天20多桌。
除了單純的騎行經濟之外,綠道還能打造各項體育賽事、房車露營地、花海婚紗攝影基地、特色酒店等業態。一條條綠道的背后,餐飲、住宿、景區、婚慶、體育文化等產業都被帶動起來,多功能休閑帶的產業鏈正逐漸發展完善,這也是桂林漓江東岸經濟今后的發展方向。
根據規劃,從凈瓶山大橋至大圩古鎮的漓江東岸多功能休閑帶將把綠道、驛站、文旅項目整合在一起,漓江畔又會飄舞著另一條蜿蜒的“青羅帶”。
特色農業豐富漓江沿岸資源
除了近年來興起的休閑體育養生產業,桂林依托漓江沿岸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上了一條既倚靠漓江生態,又能讓農民依靠特色種植脫貧致富的道路。目前,漓江東岸的村莊也基本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特色種植農業正在形成。
比如靈川縣在大圩創建古鎮提香紅提基地,在大圩提子(核心)示范區,一排排白色尼龍薄膜大棚和筆直的公路、水渠,在萬畝田園和一個個綠樹掩映的生態鄉村中縱橫交錯。該示范區提子種植面積3000畝、拓展區面積5000畝、輻射區面積10000畝。涉及秦岸村委5個自然村,惠及農戶670戶2840人,去年核心示范區人均純收入達到15886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56.8%。
同樣嘗到了特色產業種植甜頭的還有草坪回族鄉碧巖閣村。碧巖閣村本來是一個只有100多人的小村子,在村民白伏波的帶動下,近兩年來,家家戶戶開始種植提子,目前,全村提子種植面積達100多畝。如今,碧巖閣至草坪公路沿線已被確定為提子、藍莓、蔬菜等9個特色農作物采摘點,沿線農業種植更加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并對采摘點進行統一包裝設計,游客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采摘點的品種、地點等情況,吸引了大量市內外游客前往休閑旅游。該村村民告訴記者,2016年,他們種一畝提子能增收約1萬元。
經過幾年的發展,在保護漓江的前提下,一條綠色的農業示范帶已在漓江東岸逐漸形成,讓沿岸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柬埔寨農業項目合作推介會在我市舉行
崔萌:弘揚傳統文化加強非遺保護
區政府區政協聯合召開區長督辦重點提案現場協商會
譙城區召開農民工工資防欠治欠工作調度會
智能制造看長沙丨搭建平臺接上云端 為企業信息化管理提質省錢
沿岸農業養生休閑體育項目紛紛落地 桂林漓江東岸綠色經濟崛起
內蒙古12338婦女維權在線服務平臺上線
炎陵縣召開“百日攻堅”行動調度會
鼎城區戲劇曲藝作品創作來勢喜人
拜年得知老同學故去 同學組團幫扶孤兒寡母
吃魚當心組胺中毒
巴中市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二手車市場占道停放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鎮江收聽收看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電視電話會議
杭州:修改、廢止107件市地方法規規章文件
吉林市衛計委到樺甸市督導檢查重點衛生計生工作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
恩施市基層科普陣地正式“上線”
朔州供電:除夕夜里特巡忙
杭州小夫妻離婚 上演“婆媳大戰”!律師的做法撒貝寧都夸!
臨沂召開緊急電視會議 部署加強全市森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