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与人动性物交免费看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本视频 _欧美精品网站_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观看

船山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顯著,挪出窮窩子搬出新希望

時下正是荷花陸續開放的季節,沿著船山區河沙鎮梓桐村道路一路前行,四面翠巒環繞,環境優美,一幢幢嶄新的居民樓寬敞明亮,一大片盛開的粉色的、白色的荷花映入眼簾,美不勝收。
“這房子有客廳、有廚房,還有廁所,設計非常合理,比我原來冬冷夏熱的土房子好多了。而且我還就近找到了工作。”近日,在船山區河沙鎮梓桐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貧困戶唐長忠看著自己嶄新的搬遷房高興地說。
對于一個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落后的貧困村來說,梓桐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當地村民生活生產條件。而唐長忠的故事是只是當前船山區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過程的一個縮影。
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自2016年船山區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堅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依照全區農業一體大環線的實施步調,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體要求,突出“兩精準三嚴格”,推行“三高一快”工作方法,探索“三金三變”產業脫貧新模式,提升“五心服務”標準,確保群眾滿意度高、脫貧率高,真正實現新房變新村,新村變新景,新產業帶動新生活,新生活帶動新發展的良好局面。
動態管理
兩精準三嚴格
保項目建設穩步實施
層層把關,精準識別、精準搬遷,
杜絕“搬富不搬窮”的現象發生。
嚴格執行住房建設標準,
嚴格執行搬遷后舊房拆除政策,
嚴格執行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封閉安全運行
對于桂花鎮金井村貧困戶劉文來說,易地扶貧搬遷給他帶來的不僅是居住地的改變,更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啊!以前住在偏遠的地方,出行不便,吃水困難,看病更難。”劉文說,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去年8月,他和同組3戶貧困戶搬遷到易地扶貧新村安置點,住進了新房。
新的安置點,馬路平坦又寬敞,還配套了醫養中心,切實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看病難的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是生存條件惡劣地區貧困群眾脫貧的根本措施,是新一輪脫貧攻堅的標志性工程。”區委書記曹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更是成了區委、區政府逢會必講的工作。為了切實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全區性會議,專項部署相關工作,協調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下大力氣抓實、抓好。
易地扶貧搬遷,首要的問題是“誰要搬”。為此,船山區搬遷人口識別按照進村入戶調查摸底、搬遷戶自愿申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村級公示確定搬遷對象的程序進行,確保將真正有搬遷需求、符合搬遷條件的群體列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范圍。同時,區扶貧移民局負責對所有易地扶貧搬遷戶進行再核實再甄別,在建檔立卡系統中進行動態管理,緊扣“精準”二字, 做到層層把關,確保實現精準識別、精準搬遷,杜絕“搬富不搬窮”的現象發生。
政策執行要嚴格。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面展開以后,船山區嚴格執行住房建設標準,嚴格執行搬遷后舊房拆除政策,嚴格執行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封閉安全運行這“三嚴格”。據悉,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則,船山區嚴格執行人均25平米的建房標準和戶均自籌不超1萬元的兩條紅線,嚴守搬遷不舉債和不引發新的社會矛盾的兩個“決不能”底線。所有搬遷戶都簽訂了搬遷和舊房拆除協議,避免了出現用地“兩頭占”的問題。同時,區級自籌資金5200萬元注入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池”,解決前期費用,墊付提前實施鄉鎮的資金缺口,有效確保廉潔搬遷、陽光搬遷。
規劃建設
三高一快
五年任務三年完成
高起點規劃、
高質量建設、
高標準管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盯住易地扶貧搬遷目標任務,
確保實現五年任務三年完成,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以來,船山區結合實際,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將易地搬遷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和群眾滿意工程。
5月25日,在復橋鎮復興村場鎮規劃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2、3、4號樓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外墻粉水,1號樓5月底將建成封頂,預計今年6月底達到入住條件。這是船山第一個在場鎮規劃建設的易地搬遷點,可安置67戶176名貧困戶。
“為了加快項目建設的步伐,讓貧困戶盡早搬入新家,每天施工現場都有70余名工人加班加點施工,整個項目建設將于6月完工。”復興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經理陳俊宇告訴記者,按照易地扶貧安置點向場鎮、向城市、向園區、向聚居點靠近的思路,復興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在選址上,結合土地增減掛鉤、環保產業園以及復橋鎮垃圾處理廠安置小區二期的建設,三位一體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切實實現了資源共享。
自2016年8月28日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啟動儀式召開以來,各級各部門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早安排、早部署,明確建設任務和時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積極穩妥推進。
“全區上下必須盯住易地扶貧搬遷目標任務,做到任務不減,政策不松,確保實現五年任務三年完成,三年任務分三批次完成。”近日,在召開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易地扶貧搬遷專題會上,區委副書記、區長韓麟再次對全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強調,在實施過程中既要抓進度,更要控質量,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納入各鄉鎮的月度脫貧攻堅考評和年度考評內容,實行日調度、周通報、月考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記者從區發改局了解到,目前,船山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6年省下達了273戶770人搬遷任務,船山區實際完成277戶836人,超目標任務9%;2017年省下達易地扶貧搬遷297戶1017人,船山區實際實施440戶1261人,超目標任務24%。截止目前,全區已完成建設任務717戶2097人,全部搬遷入住。第三批開工安置點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中,預計今年6月底達到入住條件。
“按照這個速度,今年6月底就可以拿到新房子的鑰匙了,這下日子有盼頭了,想想都激動。”看著已經封頂的房子,復興村60歲的貧困戶唐紀高笑得格外開心,他激動地說,幾十年來,他一直住在土坯房中,做夢也沒想到,去年鎮里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他家被納入搬遷范圍,圓了他多年的安居夢,還徹底改變了他家的生活。
產業扶貧
三金三變
探索產業脫貧新模式
把原有土地拿來變成租金、
扶貧資金入股變成股金、
到園區或基地務工變成薪金,
不斷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
做到“精準扶貧到戶,因人制宜增收”
搬遷是手段,就業是核心,脫貧才是目的。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不是簡單的人的搬遷。能否為搬遷群眾創造多途徑就業創業渠道,才是實現‘斷窮根’的關鍵所在。”區委副書記白爭春一語道出了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最終目的。
為此,船山區在安置點布局和規劃上堅持“五個一批”的原則,打破區域限制,依托農業園區,集中布局特色產業,實現了“三金三變”,探索出了船山“產業脫貧”新模式。
6月,云層間灑下金色的陽光,永興鎮明鏡村牛樟基地,成片的牛樟樹苗正茁壯成長。不遠處的易地搬遷安置點,一棟棟白墻綠瓦的嶄新房屋錯落有致,平坦的村道進村入戶……“走,上班去!”明鏡村脫貧戶何先華撂下飯碗,和其他村民一起出發去幾百米外的牛樟基地上班。
在桂花鎮響堂村可士可柑橘基地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劉東平這時正在基地里除草。響堂村里引進了可士可柑橘和西瓜產業,劉東平把自家的土地流轉給企業,自己到園區務工掙錢。“一天務工有50元錢,再加上土地流轉費,脫貧有了保障,再也不用擔心返貧了。”
從“下地干農活”到“去基地上班”,透露出了一個個貧困戶家庭的巨變,更折射出易地扶貧搬遷背后的功勞。
目前,船山區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發展都市農業,已形成以永河、唐桂、龍老復3個大園區為龍頭,10個鄉鎮農業小園區為補充的“3 10”產業園區體系,并將園區內的貧困村納入園區規劃,在連片貧困區域新建了永興鎮臺灣牛樟、桂花鎮可士可四季橘香、復橋鎮藍莓、西寧鄉“蘭泥灣”等特色農業園區5個,覆蓋貧困村11個。貧困群眾搬來后,可以把原有土地拿來變成租金、扶貧資金入股變成股金、到園區或基地務工變成薪金,不斷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做到“精準扶貧到戶,因人制宜增收”。
“既要能留住人,更要能留住心。我們通過培育扶持發展特色農業、提供就業崗位以及鼓勵自主創業等多種方式,確保搬遷戶收入穩定,按期脫貧。”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鈺說。
如今,像河沙鎮梓桐溝村、仁里鎮羅家橋村、老池鄉飛躍村、桂花鎮金井村等村依托產業規劃建設易地扶貧安置點,讓更多貧困戶吃上產業飯,真正實現有房住、能致富、留得住。
群眾參與
“五心”服務
提升搬遷群眾滿意度
船山區探索了
舒心、放心、安心、省心、開心
的“五心服務”,
把老百姓思之切、盼之急
作為推進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
不斷提升搬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干不干,群眾說了算;行不行,群眾要知情;好不好,群眾少不了”。易地扶貧搬遷是貧困群眾“挪窮窩”工程,建設新家園是群眾的聚焦點。
近年來,船山區探索了舒心、放心、安心、省心、開心的“五心服務”,把老百姓思之切、盼之急作為推進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讓搬遷群眾參與其中,不斷提升搬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據悉,船山區通過對實際入住新房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的了解,對安置點配套設施、后續幫扶措施、社區化管理等方面完善改進,確保群眾住得“舒心”;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推進的全過程讓群眾參與其中,解除搬遷群眾“局外人”的冷眼旁觀,讓群眾找到建設自己新家園的那份“巴實”成就,找回全程參與的存在感,確保群眾“放心”;公開項目名稱、投資規模、資金來源、建設內容、建設期限、實施單位等主要內容,并接受群眾監督,有效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讓群眾“安心”;通過實施搬遷以后,針對貧困戶搞好后續產業、強化扶持措施、引導創業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讓群眾住得“省心”;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搞好感恩教育,重點對非貧困戶進行宣傳引導,讓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都能“開心”。
船山區的“五心服務”,使宣傳政策“鋪天蓋地”,讓群眾知曉,讓群眾參與,變“為民作主”為“由民作主”,深得民心。
通過前兩批的建設,貧困戶慢慢轉變觀念,積極要求搬遷。去年桂花鎮響堂村貧困戶白有才看到村里已經建好的安置房,主動找村干部說:“沒有想到易地扶貧搬遷房比我想象還要建得好,2018年第三批我第一個報名。”如今,白有才的新房也將于今年6月底交房了。
“以前針對貧困戶的優惠政策不斷疊加,一定程度打破基層平衡,導致非貧困戶產生心理不平衡。但是現在,通過我們的宣傳引導,非貧困戶自己心里明白,雖然他們沒有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但是他們能夠享受公共資源配套,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副區長鄭良介紹說,通過后期對搬遷戶的入戶走訪,搬遷群眾普遍對這項工程的滿意度非常高,紛紛表示這項工程的實施實現了他們幾十年迫切想住新房的愿望。
一戶戶搬遷戶遷入新居喜上眉梢,一幕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振奮人心,一項項脫貧致富的惠民措施溫暖心田。
扶貧搬遷,“搬”出了幸福新生活,樂了心頭,美了村頭,富了人頭。沐浴在精準脫貧的暖陽中,船山區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不再是夢想,脫貧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戶”的誓言得到踐行。

不忘初心 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市衛計局督導檢查基本公衛項目落實情況
宿遷實體企業還要“扶一把”
2018.05.11早間天氣預報
懷寧縣平山鎮農民在喜收西瓜
船山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顯著,挪出窮窩子搬出新希望
杭州共建共享農村幸福社區
“綠風尚”青少年生態環保攻堅行動
江寧區多渠道宣傳推廣垃圾分類
中山區舉辦第八屆葡萄酒節 69家知名葡萄酒商參展
記九江市“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
王建華來我縣調研教育工作
馬鋼工業機器人“加速跑”
我鎮迎來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鎮街和省教育強鎮兩評合一評估驗收
市防指指揮、副市長鄭敏強連夜召開防御臺風“溫比亞”三級部署會
縣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野生鳥類鵟
男子開紅色轎車流竄作案 在吉遼兩省實施技術開鎖盜竊10余起
海滄一條交通動脈將延長 濱湖路延伸段正在施工
市委中心組集中傳達學習省兩會精神
咸寧市225名科技特派員齊上陣 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宁强县| 仙居县| 静安区| 西盟| 德惠市| 乐平市| 理塘县| 红原县| 聊城市| 堆龙德庆县| 金阳县| 江孜县| 秀山| 伊通| 农安县| 阿拉善右旗| 砚山县| 东乌| 威海市| 三都| 莲花县| 华安县| 通道| 乌鲁木齐县| 姚安县| 丘北县| 焉耆| 邹城市| 麻江县| 宿松县| 错那县| 凤山县| 弥勒县| 达尔| 东兰县| 定远县| 泗水县| 宁乡县| 广州市|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