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現在的康復床位,怎么比春運車票還難搶啊。”年近50歲的黃女士嘆著氣說道。
讓黃女士傷透腦筋的,是她得了中風的75歲老父親老黃,4個月前,老黃在一次晨練后突發中風,路人把他送到醫院,命是保住了,可他左半邊身體癱瘓了。
手術之后,老黃一直住在醫院的康復病房,有專業的醫生護士照料,可根據醫保政策,病人最多只能住院3個月,黃女士不得不尋找起“下家”。
直到老黃出院后1個月,黃女士還是沒有找到“另一張”康復床位。只能請來保姆在家照顧,要怎么讓老父親接受應有的康復治療,成了大難題。
為何康復床位,一床難求?
被“趕出”醫院后
找不到下家康復機構
在這幾個月里,黃女士好像一下子憔悴了十幾歲,“本來有空還會保養一下的,現在哪有時間和精力?!秉S女士搖了搖頭,為了父親的一張康復床位,她費盡周折,仍無著落。
黃女士和老爸老媽住的小區只隔了一站路的距離,孝順的她每周上門看望兩老?!拔疫€有個哥哥和妹妹,他們不在杭州,我自然要多照顧照顧父母?!?br>可老父親的這場病,把黃女士的生活節奏全打亂了,“住院的那段時間,因為有醫護人員在,我們還是挺放心的。”黃女士說,一個月一萬多元的醫療費用,對于她的家庭還能承受。
而隨著3個月的“期限”越來越近,尋找下家就成了黃女士的頭等大事,“醫生說必須要持之以恒地康復訓練,父親才有希望恢復?!?br>可黃女士聯系了家附近的二級醫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方的答復都是“沒有腦卒中之后的康復專用設備”。
黃女士再找民營的康復醫院,幾家單位的回答也很一致:“病床都住滿了,要想住進來,你再等等吧?!?br>“民營醫院、社區醫院沒有辦法,只能想辦法轉到其他大醫院去?!笨牲S女士聯系了5家醫院,康復科室都沒有空床,“每家醫院都說要排隊候床,最少的是等1個月?!?br>焦慮的黃女士吃不好,睡不好,“大醫院床位緊張,不讓住三個月以上,專業康復機構又實在太少,真不知該怎么辦了?!?br>現在,黃女士和母親以及保姆一起照料父親,而她心里很清楚,她們只能在生活起居方面幫助父親,至于按摩等物理性康復治療,她們都無能為力。
“在家一個月來,我爸爸的精神狀態已不如在醫院時那么好了?!秉S女士說,原本在醫院接受正規康復治療,老爸的左手手指已能慢慢動動了,“他很有信心,希望左手能恢復到可以自己穿衣服的程度,可現在康復停了一個月,左手又動不了了,他天天自怨自艾說自己變成了廢人?!?br>需康復患者增長
等床位至少一個月
現在杭州市、浙江省的康復床位,真的這么一床難求嗎?
錢江晚報記者致電了幾家三甲公立醫院,每家醫院的康復科病床數從幾十張到上百張不等,不過無一空床。浙江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林堅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病人如果排隊一個月能輪到,那都算是幸運了。
一位在浙江省醫療界工作了20多年的領導,甚至在會議上“吐槽”,他沒法幫朋友的孩子安排進康復醫院接受康復,“病床實在太緊俏了?!?br>在浙江醫院,有32張床位用于肢體康復與神經康復,55張病床用于心臟康復,“康復科的病床相對來說周轉比較慢?!碑敳∪俗M3個月后,在醫保政策的限制下,也只能選擇出院。
從大醫院出院后,應該去哪康復呢?
在發達國家,康復一共分為三級,大醫院的康復科屬于一級康復,針對的是手術后、急性期的病人,從這里出院后,他們會進入二級康復??漆t院,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康復訓練以及恢復后,病人回到家庭,進入社區康復。
“在我們國家,應該做一級康復的大醫院,現在干著二級甚至三級康復的事情。”林堅說,從全國的層面來看,康復體系并不健全。結果就是像黃女士父親這樣的患者再也無法生活自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康復醫學中心主任陳作兵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康復需求上升很快,越發顯示相應資源短缺。
遂寧市中醫院連續三年躋身中國中醫院百強
30名“美德少年”受表彰
瑯琊:宣傳廉政文化 弘揚清風正氣
市總工會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
胡曙光赴鄂州市考察調研
醫院一張康復床 比春運車票還難搞定
福久源社區|開展環保志愿者服務活動(圖)
永登四項舉措推動產業扶貧
我市第二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認證
從輟學到清華大學研究生羅云自強不息從不向命運低頭
產業項目建設年|晟瑞電子:生產與創新成就企業標桿
景縣縣委辦公室: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建議
石門縣“一點三責”筑牢防汛“安全網”
李滄嬰幼兒家長公益講座3月28日首講開課
永州市政協千里求賢籌建“高端智庫”
河口區召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生態環保專題輔導報告會
看過來!四川最新一批事業單位招聘人才1250名
咸陽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太原市三十八中舉行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臨沂費城街道:四個“突出”建好“四好農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