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新華社播發消息: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我國首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消息一出,在我市廣大農民以及基層鄉村干部中引發巨大反響。
小店區西溫莊鄉干部李慧琴說,舉辦豐收節可以讓廣大農民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國農民豐收節”對農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在精神層面必將增強億萬農民振興鄉村的熱情和信心。豐收節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營造濃厚氛圍,有助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生活富裕不僅表現在物質層面,也體現在精神層面。“中國農民豐收節”本身就很美好。辦這個節也是農民美好生活的體現。通過這個載體,展示廣大農民的勞動成果,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樣化的文化產品,讓老百姓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業是最辛苦的行業,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農業、農民的文明史。”清徐縣徐溝鎮西懷遠村黨支部書記杜春扣說,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樹立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可以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托,從而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陽曲縣種糧大戶張立新說,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民、農業、農村帶來了新機遇,我們受益匪淺。現在國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更是讓農民感到更加有尊嚴。這幾年,有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我們大力發展科技種植和綠色種植,讓農民腰包鼓了起來。大量的信息統計和匯集,幫助農民把準生產的脈搏,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信息對稱。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的農民開始返鄉務農,但不是鐮刀鋤頭,而是機械化操作。同時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參與農業發展,青年農場主、新型農業帶頭人、農業職業經理人等新型農民不斷涌現,這些都要感謝國家對“三農”的重視,我們也將更加努力,帶動更多的農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婁煩縣向陽村村民崔建存靠著扶貧政策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用養蜂撐起了一個家。他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對于養蜂戶來說,每年秋天都是產蜜量最大的時候。精準脫貧工作開展后,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收入提高了,日子有了盼頭,精神面貌也改變了,脫貧致富的想法一點一滴變成了實際行動。“‘中國農民豐收節’來得正是時候,收獲的不僅是農產品,還有精神上的。這個節日的設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一定會提升我們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展示我們的精神風貌。”
古交市邢家社鄉龍子村黨支部書記成拉旺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龍子村靠著科技種菜實現了蔬菜產量連年增加,村民收入持續增長。秋分時節是農村里一年中最美的時候,不僅可以看到豐收的莊稼,還能欣賞到風光宜人的鄉村美景。此時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為農民搭建一個平臺,把各方資源和力量匯聚起來,讓鄉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定能夠激發大家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農村的干部群眾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表達對未來的向往和期盼。他說:“我將繼續立足農村,結合實際,通過發展特色種植,帶著大家共同致富,一起過上好日子。很期待和鄉親們一起慶祝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
陽曲縣店子底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說,在太原解放60周年紀念日,全國第一家縣級解放戰爭支前紀念館在店子底村落成。嶄新的展板、豐富的藏品、翔實的史料,讓人們對戰爭年代的店子底村有了更系統、全面的了解,來此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學習支前精神,重走支前路,店子底村將紅色旅游的文章越做越大。如今,村里通了柏油路,有了村醫,家家有了自來水……大家參觀的同時,村里的土特產品也成了搶手貨。村里發展了,農民脫貧了,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讓農村、農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們打心眼里感謝。如今,國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更是讓農民感到幸福和自豪,我們將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農民成為人們羨慕的職業。
前兩月全市財政收入逾19億元
海口消防去年搶救疏散千余人
我區原創舞蹈《稻香情》在第七屆中國舞蹈節
寧遠一小:多措并舉率先完成大班額化解
乘車移動支付優惠多,該怎么選?
我市農村干部群眾熱議“中國農民豐收節”
我市今年第一批農機補貼資金下達到位
教練車超載,師傅12分都被扣光了
民政全力應對低溫雨雪天氣
中共張家界市委常委會2018年第28次會議召開
東源全面加強民辦教育機構黨建
對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1號建議的答復
本市交通卡自營網點新增5個
冒充警察敲門沒人就開鎖盜竊 警方赴外地抓獲嫌疑人
張純良帶隊到荷塘區開展衛生計生工作調研督查(圖)
獎勵先進 鞭策后進 市林業局強化信息報送工作
精準扶貧在行動下鄉義診暖人心
開封好人現象探析系列述評報道之三好人輩出 從善如流 ——一個城市文明的“集聚效應”
市食藥監局開展食品安全免費快檢服務
被指控貪污受賄750余萬!三角公安分局原局長劉偉剛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