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18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開幕晚會在海滄滄江劇院舉行。
戲曲舞蹈《盛世梨園情》。
節目陶塤+吟誦。
重唱《海滄之夢》。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 通訊員 洪欣琳 圖/廈門日報記者 何炳進)鷺島潮平滄海闊,一日風正送君來。昨晚,流光溢彩的海滄灣畔,700余名來自海峽兩岸的民眾、專家學者代表歡聚一堂,共同慶祝2018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開幕。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全國臺聯、廈門市、海滄區等領導,以及大陸學者、臺灣代表共同傾注彩沙啟動開幕式,將“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點滴夢想匯入這場兩岸民眾歡樂圓融的盛典中。
快閃、朗誦、陶塤、國學吟誦、戲曲舞蹈……昨晚的開幕式分為《改革天地寬》《樂活正當時》《兩岸一家親》三個篇章,好戲連臺、氣氛熱烈。這是一場精彩好看的晚會,但在兩岸民眾心里,這不僅僅是一場晚會,它更像是一場充滿溫情的兩岸家庭聚會,大家聚在一起,聊聊生活,談談工作,暢想未來。
十九大報告強調,“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作為國臺辦重點對臺交流項目,成功舉辦四屆的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已成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樂活節立足廈門海滄,立足民間交流,面向閩南、聯結臺灣,以人文、情感為紐帶,持續把兩岸交流合作向民間性、草根性、基層性延伸,致力于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心靈之橋”,聯彈兩岸心靈契合之曲。
走進海滄
共享改革成果
“我想邀請你來廈門旅行,高顏值、高素質的海上花園之城,有著中國大陸最早的臺商投資區。十年前啟動的‘大三通’啊,已讓親情穿越海峽,鄉愁結為了連理。”開幕式上,一篇豪情萬丈的朗誦《祝福祖國春光萬里》,拉開了2018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開幕式的序幕。
歌曲《海滄之夢》、舞蹈《領航》,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烘托出同一個生機勃勃的畫面——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廈門海滄正大步邁向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
“廈門在改革開放歷程中取得的輝煌成就,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建設者攜手奮進、砥礪前行的結果。今年恰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的舉辦,為兩岸同胞共享發展成果,歡享盛世樂活搭建了廣闊的平臺。”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說,廈門是兩岸交流交往的橋頭堡,是臺商臺胞來大陸投資興業、扎根發展的最主要城市之一。其中,作為開臺王顏思齊的故鄉、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海滄,吸引了眾多臺胞前來工作生活、共建家園。
“廈門歷來是兩岸民眾聯系最緊密的地區之一,積極向上的‘樂活’生活態度與海滄的發展環境十分契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鐳看來,如今越來越多臺胞在海滄工作生活,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下午,作為2018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分項活動,海峽兩岸工藝精品展、兩岸學者海滄行相繼展開,兩岸同胞深度聚焦海滄城鄉發展,實地感受海滄新發展、新風貌、新成就。
弘揚傳統
增強文化認同
京劇響起,舞臺上,平均年齡10歲的小戲骨們穿著裝飾有“水袖”和“長綢”古典戲服亮相,與臺胞共同表演戲曲舞蹈《盛世梨園情》。
這個節目的唯一男舞者、臺胞許孝存以數個連續跟斗出場。“我從10歲開始在臺灣學京劇,如今改行在海滄做社區主任助理,還能有機會和當地孩子們共同表演,非常開心。”許孝存說,兩岸同胞的血脈中有割不斷的親情,同根同源的文化是連接兩岸情誼的重要紐帶,促進兩岸之間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是自己的心愿,也是來到大陸的目的。
整場晚會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絲文化,民俗非遺等融入舞臺藝術載體之中,陶塤、國學吟誦等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節目備受兩岸民眾喜愛。
在會場外,“重新認識傳統”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央視第三部海滄題材專題片《南僑詩宗—邱菽園》開機儀式等活動相繼展開,通過積極導向、深入融合,增強文化認同及文化自信,加深兩岸文化交流與共同發展。
在臺灣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看來,海滄為傳統文化注入了當代的活力,這樣的文化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林安梧表示,海滄舉辦兩岸最高規格的人文學者論壇,探討重新認識傳統,這體現了海滄的文化振興邁上了理論性高度,是非常難得和可貴的。在臺灣著名工藝美術家楊豐誠看來,海滄高度重視手工技藝的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將為文化自信積累更深厚的資源。
北京大學、浙江社會科學院和臺灣慈濟大學專家認為,海滄正在邁向新興文化高地,民眾文明素質與現代化國際化城區的建設交相輝映,充滿文化自信。
攜手同臺
深化兩岸情誼
在昨晚開幕式的舞臺上,有一群演員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在海滄工作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他們中不僅有擔任主持的,編排舞蹈的,表演戲曲的,還有20余名臺胞主任助理自發組成的“臺胞漢子合唱團”。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當“臺胞漢子合唱團”飽含深情的歌聲響起,現場掌聲滿堂,這一刻,我們真切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血脈共鳴。
“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我希望我能成為那座橋,那座增進兩岸交流的橋,那座深化兩岸情誼的橋。”參加演出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洪巧娟告訴記者,樂活節是兩岸民眾的大聯歡,兩岸同胞共同參與開幕式創作,一道攜手登臺演出,浸潤在濃厚的民族文化里,其樂融融。
2014年以來,海滄積極貫徹落實“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理念,依托全國臺聯在海滄設立的兩岸社區交流基地,在大陸首創聘用臺胞擔任鄉村社區助理。截至目前實現了全部43個行政村和居民委員會的全覆蓋。
“海滄將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兩岸深度交流融合的‘海滄模式’。”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借助樂活節的舉辦,持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搭建海峽兩岸民眾交流互動平臺,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作為奮斗目標,為兩岸民眾謀求更多發展機會,共謀兩岸民生福祉。
努力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
濰坊災后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未發生因災生產安全事故
當好跑腿“店小二”
第五期東營區大講堂暨區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大數據產業專題培訓成功舉辦
秦皇島開發區環保分局組織轄區企業建立健全危險廢物智能監控體系
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開幕 攜手歡享盛世樂活
動物園2頭白犀牛“私自外逃”了?不,它們在搬家給大熊貓騰地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來湖考察
佳木斯市司法局開展 安置幫教工作人員、司法所長業務培訓
市圖書館“愛在飛翔——暑期夏令營”活動正式啟動
浪街“浪”個夠經驗學不停
國際資本投資福建對接會在福州舉行 對接合同項目89個
鏡澄埠:一座老臺門里的商業傳奇
長春市召開“全面加強創城宣傳 扎實營造濃厚氛圍”創城宣傳工作現場會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懸掛紅燈籠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羅湖“兩個率先”開創掃黑除惡“打建結合”良好局面
霾黃色預警
泰興舉辦在拘人員環保知識輔導班
紅城社區舉行學習“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學習交流會
市財政局:淮北市“小金庫”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