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同事們追風逐雨,是第一個用數據告訴你春天來了的人
每次換季時,杭城的風向都會變,不同風向的風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氣息。
春節這段時間,杭州的風是什么味道的呢?
在風里,第一個嗅到春天氣息的,或許是他們——“城市體溫的記錄者”氣象觀測員。
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位于饅頭山頂。80后氣象觀測員楊煥強是河北人,2006年大學畢業后只身來到杭州,在這座山頂上,已經度過了11個春秋。
他和其他10名氣象觀測員一起,用耐心、細心,24小時堅守在此,觀測氣象萬千,記錄每日風雨,為杭城百姓提供最準確、及時的地面氣象數據。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用數據第一個告訴你春天來了的人。
今年除夕,輪到楊煥強值守饅頭山。
除夕夜的饅頭山頂他值守
●手機上設了5個鬧鐘,準時準確上傳氣象數據
沿著鳳凰山腳路向上走,一路都能感受到老杭州的市井氣息和濃濃的年味。
鳳山新村218號的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就位于這座矮墩墩的饅頭山頂,下午2點多,山頂值班室里,楊煥強一人靜靜地坐在電腦前,專注地看著屏幕上的各種數據,手中的筆在地面氣象觀測記錄本上,認真地記錄著。
對氣象觀測員楊煥強和他的同事們來說,24小時守候,是他們日復一日的行程,他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確保氣象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
下午4點45分,楊煥強的手機上的鬧鐘聲,準時響起,他起身快步朝觀測場上走去。
楊煥強的手機上設了5個鬧鐘,“雖然現在大部分觀測數據都可以依靠自動化監測,但還是需要人工質控、按時上傳,地面氣象觀測實行每天24小時連續觀測,其中人工進行08時、11時、14時、17時、20時五次定時觀測并編發報文。”
980平方米的觀測場,作為氣象觀測員的他,在這11個春秋里,不知道來來回回走了多少遍。
楊煥強打開百葉箱,一邊認真查看箱內,一邊給記者“科普”,“溫度表放在百葉箱內,在距離地面1.5米上測出的數據,杭州市區的溫度,是以這個百葉箱里測量的溫度為準。”從百葉箱到雪深儀、雨量計、云高儀、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等等,他都逐一檢查,“我們要確保儀器設備正常、數據上傳正常,這樣才能為老百姓提供準確、及時的天氣信息。”
0和0.0也有區別
●觀測時間到了,就算下刀子也要出去記錄
作為杭州地區唯一的國家基準氣候站,這里的每一項數據,都有自己的使命,不容錯漏。
氣象觀測員的工作,看似每天看看天、記記數字,但內心的壓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0和0.0也是有區別的,就拿降雨量來說,0表示沒有,但0.0是有,只是降雨量很小,小于0.1毫米,就記為0.0毫米。測量時哪怕只有0.1的誤差,都可能影響最終的預報結果。”
正是因為這份嚴謹、苛刻,從事氣象觀測工作的人,都免不了落下個“職業病”——神經衰弱,楊煥強自然也不例外。
“會做噩夢!經常會夢到,儀器找不到了,數據出錯了。”好幾次,休息日凌晨1點多,躺在床上的楊煥強,突然起身,抓起床頭的外套就往門口走,“做夢都以為在值班。”
所以哪怕是春節這樣的時刻,他們也是絲毫不敢放松的。
尤其是面對大雪這樣的惡劣天氣時。
獻給母親的《最美之吻》
河北區加強移動污染源治理工作
南京市委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動員暨年度環保工作任務推進會
【國務院】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
陽西縣:財政系統舉行紀念建黨97周年“頌歌獻給黨,唱響新時代”文藝晚會
氣象觀測員楊煥強:他的春天,在風卷云舒間
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解除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的通知
“廉潔伙伴”
來自城市新客廳中建·咸寧之星的報道 中建·咸寧之星獻禮 奇幻海洋節持續火爆
延平區巨口鄉借力回歸鄉賢,助推鄉村振興
中秋民俗花樣多:偷月亮菜 團圓飲酒吃新米飯
濰坊市國資委扎實推進全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
我縣召開簽約項目落地推進工作第二次會議
宜賓新開通長沙南京航班 直飛城市達17個
市商務局部署推進2018年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
羅敏敏:為民辛苦為民甜的“蜜蜂”書記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廣州市花都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幸福家園綻新顏 ——冠縣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探索
衡水市律師協會舉辦專業委員會主任競選演講會
佳木斯市“農行杯”青少年詩詞大會暨頒獎儀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