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東扶貧戰場,有一個敢于創業致富的“女闖將”。她的名字叫譚維友。
6月15日清晨5點,巴東縣大支坪鎮野三壩村,天空漸漸泛出魚肚白,趁著日出前的涼意,譚維友扛上鋤頭、背上竹筐,步行到地里搶時間挖土豆。
“媽,我來幫你。”農忙時節,在湖北民院讀大三的兒子向子陽專程請假回家當幫手。分揀、裝袋、上車,9袋土豆順利運回家。
干練、勤勞、有拼勁,有人給“女闖將”譚維友“畫像”。
“這些年家里修房子欠了一屁股債,兒子讀書要花一大筆錢,只好讓丈夫出去打工,我在家里照顧婆婆和兒子。”從2004年起,譚維友成了一名留守婦女,丈夫每年回一兩次家,她變身家里的“頂梁柱”。2013年,在精準識別中,譚維友一家人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她并沒有等靠要,而要用一雙手拔窮根。
1995年,譚維友和丈夫在一窮二白中結為連理,從家徒四壁到修土坯房,再到小樓房,譚維友練就了吃苦的精神,積蓄了一股闖勁。“不能走老路子,要轉彎,甚至要冒下險,你才會比別人更有可能接近成功。”如何過上好日子?譚維友這樣說。
鎮農業服務中心下發了果苗、蔬菜新品種,她都第一個搶著試種。在嘗試和探索中,譚維友積累了一筆筆寶貴的經驗,也拿到了“科技示范戶”這個頭銜。
2013年,大支坪鎮在野三壩村打造小水果產業基地,闖勁十足的譚維友成為重點培育對象。譚維友將3畝口糧田中的2畝栽上葡萄苗。在她背后,村里總有人懷疑。
“我要用結果,讓非議和否定不攻自破!”譚維友一頭扎進葡萄園中,澆水、摘蟲、施肥,幼苗一天天茁壯成長起來。攪拌水泥漿澆筑柱子,搭建支架,拉鐵絲網,譚維友靠著一雙手,自食其力建起了一個標準、現代的葡萄園。
一個女人建起了一個葡萄園,這在野三壩村成了熱門話題。“葡萄種植能手”譚保全伸出了援手,上門傳授葡萄種植、管護真經。在師帶徒的模式下,譚維友很快成了一個“土專家”。
如今,譚維友購了一批自動噴灌設施,自己動手安裝到葡萄園里。同時,還自學了套袋、疏果、剪枝等技術,素來旁觀的鄰里鄉親們也調頭登門拜她為師,譚維友則毫不保留地講述秘訣。
2017年,譚維友2畝葡萄園采摘了4500公斤葡萄,收入1萬多元。
尋思著做大蛋糕,譚維友一不做二不休,從河南駐馬店引進紅葡萄苗,栽在剩下的1畝口糧田里。
與建始縣高坪鎮隔河相望,靠著318國道線、石門河景區和正在建設的建始高坪火車站,譚維友尋思著一幅創業藍圖:開辦一家農家樂,把房間改裝成可供住宿的旅社,讓游客來吃綠色飯菜、住民宿、采摘生態葡萄。
敢闖、敢拼、敢干,褪去“女闖將”的外衣,譚維友也演繹著賢惠的妻子、孝順的兒媳和慈愛的母親三個角色。獨自伺候85歲的婆婆向仕春,從未吵過一次嘴,為讀大學的兒子搞好后勤,給遠在外地打工的丈夫當好賢內助,譚維友一個人填滿了一家人的幸福,因此她們一家也入選野三壩村“幸福家庭”。
“有闖勁也要有韌勁,走走停停才叫生活。雖摘掉了窮帽子,我仍要做小康路上的‘女闖將’。”譚維友坦言。
史上最嚴!3月1日起,廣西內陸水域首次全境禁漁
女子被拐50多年,流落至常州,終于能拿到戶口了
巴中新能源網約車來了
今日風伴小雨來
我市選手獲得全省檢驗檢測大比武狀元
譚維友:闖出脫貧致富路
快去辦理資格認證逾期將停發養老保險待遇
南廣場兩部自動扶梯“罷工”多日 乘客只能拎著箱子走上樓,十分不便;城際公司表示,已向上級報告申請維修資金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審議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草案等
桃源召開迎接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動員會
這家房企力爭三年內建設100萬套長租公寓,在深首個項目長這樣
民進渭南市委召開四屆八次全委會
長治市審計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
探訪日本高中足球聯賽冠軍(2)|前橋育英高中的36年奪冠路
[青白江區]青白江區財政“三加強”助力青白江區城鄉環境建設
銀川多部門協調解決湖畔嘉苑小區路面停車場收費問題
東屯渡街道開展“愛老、護老”專項行動
桑植縣住建局:做好駐村交接 讓工作無縫對接
“小鮮肉”變換身份流竄全國多地詐騙 見人就騙兩年得手400余萬
市旅游局發布暑期旅游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