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美榮 張樹鋒 徐鵬)四月的兗州,滿眼蔥綠。田野里,小麥已進入孕穗期。智能灌溉、“無人機”防控、物聯網監測……春深農忙時節,兗州大地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兗州區農業生產,特別是小麥、玉米產量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傳統農業高水平”是顯著特點。這得益于全區農田灌溉條件好,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得益于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特別是優良品種及良種良法配套。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點。我們以改善生產條件、提升科技能力和智能化農業為重點,著力突破傳統農業思維,把兗州農業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才能帶動農民富裕。”兗州區農業局副局長武同華說。
“物聯網+農業”開啟智能化模式
4月19日,新兗鎮大南鋪村的種糧大戶陳繼軍的麥地里,正在澆“孕穗水”。條條噴霧自動旋轉,滋潤著麥田。“用了智能噴灌技術,閥門一開自動澆地,澆水很省事。”陳繼軍笑呵呵地說。
不僅如此,地頭上建設的農業信息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田間小氣候設備和作物感知設備,安裝蟲情測報燈和孢子捕捉儀等,可實現空氣溫度、濕度等氣象資料的采集、作物田間長勢的實時監控,以及預測預報田間病蟲害等,從而實現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精準化、配方施肥精細化、科學灌溉節約化。
兗州區農科所長王西芝說,像這樣的系統全區安裝了6套,分別安裝在不同地塊、不同類型的區域內,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傳輸,構建基于物聯網和云構架的糧食大數據平臺,通過建立“物聯網+農業”技術系統,逐步實現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精準化。
“農機農藝融合”開啟標準化模式
“前面這片麥田全部由我們合作社托管,大約有980多畝,目前長勢比較好,預計今年產量每畝至少能在1100斤以上。” 4月23日,兗州區小孟鎮沙窩村惠農合作社社長仇漢華向筆者介紹,地里明顯寬出“常規”的畦子,采用的是小麥“雙寬”種植技術。
區農技站長王燕介紹,小麥寬幅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是該區主推的一項高產栽培技術。針對傳統的播種方式田間畦埂占地面積大、漏光多、缺苗斷壟等實際問題,兗州區農業專家聯合省里專家教授,摸索出了這項適宜本地應用的增產技術。“雙寬”即改畦寬2m為2.7m,改苗帶3至5㎝為8至10㎝,改后每畦8行為9行;在此基礎上,玉米改人工套種為機械單粒精播,改每畦種3行為4行,改大小行種植為等行距種植。
在沙窩村的地頭上,豎著小麥玉米一體化栽培高產穩產示范區的牌子,而這樣的示范區,在全區7個鄉鎮都有。區農技站長王燕介紹,該區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農藝標準和機械作業規范,通過綜合運用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等7項集成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構建優勢群體,實現穩產、高產、高效的目標。目前,小麥玉米一體化綠色增產模式推廣面積達到90%以上,更新小麥寬幅播種機械410臺,玉米單粒精播機械360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80%。
“訂單生產”開啟品牌化模式
今年,兗州紅地種業在新驛鎮皇林村種植了2000畝的優質麥“紅地95”。“這個品種白度高、面筋度高,可以做高檔面粉、水餃粉,我們與村民簽訂了訂單銷售合同,從地頭上收購,比市場價高出1毛錢左右。”紅地種業公司經理寧洪娣說。
“兗州農業生產正在從追求糧食連續增產向提高糧食產能、糧食品質上轉變,只要市場有需要,就可以‘產’得出,‘供’得上。”區農業局副局長武同華介紹,兗州鼓勵訂單主體單位,堅持品牌戰略和創新驅動,把農業規模化經營成果與市場掛鉤,加大訂單農業的比例,減少種糧大戶銷售糧食的盲目性,逐漸形成全區優質糧食品牌效應。
為此,兗州積極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以擴大糧食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為重點,實行優質種子繁育和強筋小麥品種改良,全區30萬畝耕地,依托三家種子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村)+農戶”育繁產銷融合模式,建立15萬畝種子繁育基地,發展訂單,銷售優質良種;在漕河、小孟、新驛等鎮,建設15萬畝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基地,進行品種更新、技術改善,依托兗州良好的自然條件,改善小麥品質,打造品牌,形成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目前,全區種植業“三品一標”有效認證產品43個,元寶面粉等品牌農產品在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比例日益擴大。
詔安縣教育局:田樸幼兒園地梁及地面墊層已完成澆筑
婁底啟動“傳遞愛心 守護健康全國獸醫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
北海市城市管理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鄉環境提升年”活動動員大會
一影院無證開業將立案調查
孟津縣環保局開展環保設施開放活動
農業振興的“兗州探索”
貴陽市公安局聯合南明公安分局破獲特大假冒手機配件案
松溪縣衛計局“三加強”扎實做好孕前優檢工作
寧遠召開2018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籌備工作調度會
揭秘寧波首個全職中科院院士緣何"安家"慈溪?
蘇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相關事項
歐日探測器明日升空赴水星
威海發布海上風險大霧黃色預警信息
醫生提醒:近視手術并非人人可做 不可任性用眼
【市旅游發展委】濟寧市持續加強新動能培育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
新援塞巴破門隊友烏龍 重慶斯威1:2不敵長春亞泰
市委宣傳部與市統計局合力推進文化產業統計工作
假如孔子能上網
韓崗鎮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民生工作
2018中國開游節舟山國際徒步大會本周末開啟 島城又現城市旅游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