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以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為指導,以規劃為引領,以科技為支撐,以投入為保障,全力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一是政府主導,行政推動。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緊緊圍繞脫貧主導產業規劃布局,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在政策扶持及資金投入上向主導產業傾斜。目前,全縣已為852戶貧困群眾兌付產業發展獎補資金734萬元,激發了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產業實現穩定脫貧的內生動力。
二是因地制宜,規模發展。結合柞水三大流域自然資源、地理氣候等實際,全力實施木耳產業“1153”工程(即發展地栽木耳1萬畝,1億袋,實現產量5000噸,產值3億元),不斷做精、做強、做優木耳這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全面推動脫貧產業規模化發展。
三是產業帶動,市場運作。堅持“以產業打造園區,以園區帶動脫貧”的思路,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合作社、產業協會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群眾創業致富。目前,全縣發展合作社、產業協會等涉農經濟組織265個,培養創業致富帶頭人120人。
四是科技支撐,品牌打造。成立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柞水分中心,積極引導科技服務鏈條向貧困基層延伸。依托資源及生態優勢,聚力打造“柞水黑木耳”“柞水豆腐干”“柞水核桃”等特色農產品牌,不斷提升柞水農業競爭力。
五是群眾參與,脫貧增收。創新推行“支部+三變+貧困戶”精準脫貧模式,把貧困戶牢牢地捆綁在產業鏈上,把產業鏈牢牢地捆綁在經濟組織上。目前,全縣5873戶貧困群眾由農民變為股東,兌現股份收益1052萬元,實現戶戶有產業,村村有分紅,大力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
(柞水縣農業局 曾俊棋)
我鎮組織收聽全省防范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電視電話會議
市文廣新局(體育局)召開2018年第一季度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工作例會
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召開
幸遇司乘熱心相助 兩個坐錯車的小孩與家人相聚
我市調度近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 于永生出席并講話
柞水“五大舉措”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常善村不再有“窮帽子”啦!
【見義勇為】羅永平
省廳第一巡察組召開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巡察機構工作座談會(圖文)
漣源市調度婁底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工作
“警察叔叔,我去錯考場啦!”今早近30名考生求助中山交警
工業旅游玩出新花樣 工業真正“活”起來
相城舉辦智能制造(機器人)專題活動 助推企業智能化改造
云城民兵應急連開展防汛技能集訓
信宜市委動員部署第四輪巡察工作 推動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
四川省創促會領導來屏調研工業企業科技需求
靖州:騎乘不戴安全頭盔將受罰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召開部署文明創建工作
定了!下半年高中生學考選考安排確定 9月初報名
刷臉+AR玩轉“人臉” 互聯網平臺牽手美妝行業大秀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