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堅決有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截至目前,全市貧困戶銳減至969戶2435人,2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全部出列,2017年綜合評價位居安徽16個省轄市第一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就。
擺脫貧困,人民的希冀;脫貧攻堅,時不待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讓一戶人在脫貧路上掉隊!”這是馬鞍山市委、市政府一份莊嚴的承諾,更是全市干部群眾參與的一場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大決戰。
近年來,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先后50余次召開調度會、推進會、專題會統籌協調相關工作,市幾套班子領導親自督戰、一線調研。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脫貧攻堅工作推進組組織領導,市扶貧辦專項統籌,市、縣、鎮、村四級書記形成一起抓的格局。
好干部也緊著脫貧用。2017年,馬鞍山市在市縣建立1+n選派干部幫扶機制,對每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鎮,選派了1名副縣級以上干部專職包保聯系;對所有貧困村均安排1名副縣級以上干部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對非貧困村,統籌選派了1-3名機關干部擔任扶貧專干,共往全市2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87個非貧困村選派幫扶干部594名,并積極開展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部門行業干部、扶貧系統干部、幫扶干部、貧困村非貧困村干部的扶貧業務培訓,培訓干部2279人次。一大批素質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扶貧干部正在一線留下腳印、灑下汗水,幫助貧困戶和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鄭蒲港白橋鎮紅旗村黨總支書記葛開云帶領村民戰天戰地戰貧困,用實際行動書寫黨員干部本色;黨員湯宗好率先用自家小院發展農家樂,并牽頭成立村民理事會與村里簽下鄉村旅游扶貧協議,發動黨員帶領大家發展鄉村旅游、幫扶貧困戶……風展黨旗如畫,凝聚蓬勃力量。該市還結合村民“大管家”服務平臺,打造“黨群連心點”,在實現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的基礎上,發揮能人黨員致富引領作用,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扶貧開發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支柱產業培育與發展等工作,帶頭脫貧致富,全面打造了“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與此同時,長江以東的7個縣區、開發園區對口支援長江以西3個縣(新區)的17個鎮,87個單位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結對幫扶,近2000名干部職工“牽手”1521戶城區困難家庭;“金鑰匙”扶貧公益基金累計募捐2486.5萬元為16174人次帶來工作崗位,“走親戚”“青馬說扶貧”“跨江濟困·牽手脫貧”等結對幫扶、捐贈款物、消費扶貧活動陸續開展;430家規上企業結對幫扶215個村(社區),提升“百企幫百村”活動的規模和內涵,率先開展全域規上企業精準幫扶活動,實現貧困村與非貧困村幫扶行動全覆蓋……該市正逐步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黨委政府、單位部門、干部群眾、社會力量縱橫交錯、內外呼應的扶貧合力。
鄭蒲港白橋鎮紅旗村的瓜蔞基地
解非常之困,當用非常之力。這張決勝貧困的試卷,馬鞍山市一一作答。
其一,加強統籌推進。 統籌貧困戶與非貧困戶幫扶脫困,加快落實各項普惠性民生政策;統籌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和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統籌脫貧攻堅與城區困難家庭幫扶,實現結對幫扶城鄉全覆蓋;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推動以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2016年,《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馬鞍山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相繼發布,成為指導全市脫貧攻堅的綱領性文件;《全面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及16個市級脫貧攻堅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陸續出臺;每年年初印發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要點……一套立足實際、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政策體系、考核體系等四梁八柱性質的頂層設計落實見效。
其二,致力精準施策。開展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數據對比工作,進行未脫貧戶分年度分措施脫貧計劃摸排,因戶因人施策,做到了“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技相結合,實施產業、就業、智力等脫貧攻堅八大工程和一系列精準扶貧到村到戶項目。
其三,完善工作機制。完善“9+x”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將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小額信貸、就業扶貧、危房改造、企業幫扶、雙基建設、作風建設、信息宣傳等9項工作作為全年性重點工作緊抓不放,將問題整改、扶貧龍頭企業認定等作為階段性重點工作加強調度,實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一周一小結、一月一調度。始終保持從嚴監管、從嚴執紀的高壓態勢,深入推進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堅決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真正讓作風“虛火”降下來,讓脫貧工作硬起來。
找準窮根 確保脫貧路上一戶不落
筆直干凈的村組道路縱橫交織、垂釣魚塘和觀光花海人來人往、豐富的農家菜肴散發著陣陣香味……馬鞍山含山縣銅閘鎮太湖村,曾經的貧困村之一,今已蝶變得令人不敢相識。
去年以來,含山縣立足資源稟賦,深入推進 “綠游游”鄉村旅游產業扶貧工程,加快建設“萬畝花果園、千戶農家樂、百戶民宿房”。太湖村緊緊抓住此次脫貧攻堅機遇,根據鄉村旅游“八個一”標準積極推進八姓自然村一期項目建設,建成觀光花海、渡江戰役野戰醫院舊址、垂釣魚塘、農家樂、游客接待中心等項目,發展花海苗木、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扶貧產業,僅用3個月村集體旅游收入就達到9萬多元,幫助農戶銷售土雞蛋近2萬余枚、山芋3000多斤。
以戶脫貧為靶向,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推進產業覆蓋,確立一批“短中長”產業扶貧項目。近年來,馬鞍山市深入實施“金菜地”“綠游游”兩大產業扶貧工程,創新“滿藍和鮮”等電商銷售模式,不斷推動扶貧特色種養業、鄉村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電商等扶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如今,含山縣白衣村白茶、橋聯村紅菱、司徒村粉絲加工,和縣水稻龍蝦立體養殖,新建村千畝高檔苗木花卉,鄭蒲港新區紅旗村瓜蔞、官塘村石斛等貧困村“明星產業”漸成氣候,到戶產業扶貧項目41322個,每個貧困戶平均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73個,到戶產業覆蓋率達100%;發展到村產業扶貧項目220個,貧困村覆蓋率達100%。
除了產業加快向貧困村貧困戶全面覆蓋,以路、水、電、廣、網為重點,馬鞍山市加快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和全域環境整治,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和戶容戶貌提升工程,完成全市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脫貧攻堅185.61公里;以吃、穿、住、醫、教為重點,馬鞍山市組織開展“政策落實大提升”專項行動,提前完成全市2114戶危房改造任務,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學生3247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及代繳參合費用31725人,幫扶就業人數537人……“八大工程”加快實施、齊頭并進,馬鞍山市基礎設施加快向貧困村全面延伸,公共服務加快向貧困村全面傾斜,社會保障加快向貧困村全面惠及。(鄧婷婷 黃磊)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開啟申領
"城泊通"新覆蓋48家停車場 有效解決城市停車難
2018年龍巖市計劃收購煙葉45.8萬擔
大山深處,愛心照亮貧困女孩求學路
我市有五位代表參加中殘聯七大
馬鞍山打響脫貧攻堅戰 筑牢脫貧工作機制
全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成員(擴大)會議
佛山三中初中部成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廖宏為市委黨校學員上廉政黨課
提質市容秩序 岳陽樓區城管局開展市容市貌重點專項整治
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到解甲莊街道車家村對接包村工作
武船集團中標美國超大型化工廠模塊項目
濰坊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注銷公告(第2017018號)
關于開展2018年度威海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備案工作的通知
市政協開展提案辦理第三方績效評議
嵐山區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效能
廣州市道路養護中心到北城養護所開展創文工作等綜合性檢查
縣人大調研食品安全工作
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 應勇參加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高埗鎮圖書館晚上開放啦! 市民看書“充電”人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