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生就得了小兒麻痹癥、近年又得腦梗,現已臥床多年的羸弱又強大的男人;一個既是被病魔摧殘,又讓愛神眷顧的男子;一個干過抓魚、編竹器、補鞋、開“慢慢搖”苦苦尋找脫貧之路,最終養蛇致富的漢子。他就是紅軍突破湘江第一渡,全州縣紹水鎮洛口村洛口碼頭的49歲張先送。張先送,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冬300多條大蛇出售可獲利13萬元,800多條小蛇在養,預計明年利潤達近30萬元,一舉可摘掉貧困冒。
命運多舛 苦苦探尋致富路
8月10日,筆者來到張先送的家里——養蛇場,村醫正在給他打點滴,他說,打下針,止下痛。他邊打點滴邊條電,教其他養殖戶如何為生病的蛇治病。他的“手腳”——妻子李祖英正在查看蛇的進食情況。看著這步入正軌,一年能產生不少效益的養蛇場,誰又能想到養蛇場的主人是一位臥病在床的殘疾人、一個弱女子?雖然臥病在床不能動,但憑借堅如磐石的毅力、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靈活的頭腦及勤快妻子的實行與操作,夫妻養起蛇來也是得心應手。
張先送是家里長子,兄弟姐妹4人,家境貧寒,自小得了小兒麻痹癥,只讀了一年書,就輟學在家。雖行動不便,但還是男人十四奪父志,十來歲開始撐排抓魚到街上賣,補貼家用。90年代,跟隨“潮流”買了輛“慢慢搖”跑上了運輸,有客搭客,有貨拉貨,南下桂林,北上湖南永州。“那時,沒有什么想法,就是想多掙些錢,不能讓別人瞧不起。”談到那時開“慢慢搖”的感受,張先送平靜而毅然地說。2014年是他人生又一次黑幕降,這年1月,他得了腦梗,經過救治,人雖沒有過去,但卻不能下床行走,只能在三盡床上渡余歲了。
“沒有什么,好比人發燒,40、39度與38度的區別。”張先送說,一個一輩子從磨難中過來的人,面臨病魔再度添加的痛苦,有一個風雨共濟,不離不棄的妻子,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過上好日子,別人能做到的,他也能行。
“蛇,吃的人多,養的人少,有錢可掙,怎么養你自己琢磨。” 2014年3月,在一個開車時認識的南寧朋友指點下,張先送花了5000多元,買了100多條菜花、大黃等蛇,養了四個月,7月出手,掙了3000多元,挖到了第一桶蛇金,堅定了他養蛇發家致富的信心。
身殘志堅 “夫唱婦隨”念蛇經
2014年9月年,張先送托南寧的朋友從南寧發回3000元,50多條水律蛇,開始了正經的養蛇事業。經過一年的養殖,養到每條4斤多,估價待賣時,2016年一場罕見龍卷風,刮走了30多條,留下的不到20條,賣了5條,得6000元。自己孵小蛇比買要劃得來,張先送,把余下的蛇,作種蛇。
“開始沒有經驗,他想到野生蛇生的蛋,靠日光曬來升溫孵化,就讓我把蛇蛋拿到外面曬,結果一曬,一條也沒有孵出來。”說到養蛇的走的彎路,李祖英記憶猶新。
2017年,母蛇產下600個蛇蛋,試驗失敗一大半,孵化成功近200條幼蛇。深知創業不易的張先送夫婦,將幼蛇當做自己的小孩一樣來善待,每天都是泡在養殖房里,每隔幾個小時就去喂養一次。
“1-2個月的小蛇,主要喂土蛙,我們18元一斤收購,之后喂大型雞場孵化后的死雞仔,7元一斤。一般7斤雞仔肉長一斤蛇肉,一條蛇的養殖成本在200元,利潤在400元,4斤一條最好賣。”張先送說,“看著這些蛇一天天健康成長,是我最開心的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先送,對養蛇的是越來越胸有成竹。他說,養蛇無外忽就是三個要點,一是溫度,二是溫度,三是防病。對于溫度,他去年冬添置了空調,對于溫度,他用他的土辦法——破布、舊毯子。如濕度不夠,他就在布上灑些水,用以提高濕度。對于蛇生病,張先送總結出,一般是肺炎、口腔火、大尾病,如濕度保持在70以上就不用有大尾病。經過摸索,現在他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在98%以上。
對于養蛇的知識,張先送不識字,只能靠自己小時的觀察與自己平時的琢磨和對走的彎路的修正。
“我每天要我老婆把蛇的生長情況詳細地告訴我,甚至把我移到蛇屋時睡。”回憶起摸索前進勞心勞力的日子,張先送感慨地說道。
自強不息 人生贏家
從陌生到熟悉,從熟練到精通,張先送的養蛇技術進步飛速,管理也更加科學,經營的蛇場逐步步入正軌,今年年底將迎來大的收益。
如今,張先送的養蛇內的蛇場內有300多條大蛇,800多條小蛇,一般養一年就可以出欄,利潤很是可觀。望著創業果實,張先送、李祖項笑在臉上,美在心里。
目前,按照收蛇老板的收價,蛇肉每斤能賣到150元,按照4斤的出欄,周義偉的蛇價值18萬元。“蛇的銷售供不應求,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問題。”張先送偉稱,自己養的蛇打電話就有蛇老板來收購,主要是發往廣東。
談起未來,張先送信心滿滿。明年,他還想擴大養殖規模,把8間養蛇房全部養滿。他說,按他們夫妻不請工的養殖能力應該養1000條大蛇,2000條小蛇,爭取明年把養蛇場做大。
事業漸如意,離不開如手如腳的妻子李祖英。他們是2011年走在了一起,那時張先送邊開“慢慢搖”邊在紹水街上為人補鞋子,補鞋的機子就以每天2元的辛苦費寄放在李祖英的家里。就這樣,李祖英慢慢關注上這個自強不息的漢子。他這樣一個從小殘疾的人,你怎么還跟著他呢?面對筆者不打彎的提問,李祖英給出了答案——“我看上了他做事的堅決、頭腦的靈活、創業的不氣餒。”
扶貧路上,有不少的軀體正常的人還在打著單身,有些村子甚至單身漢連片,并以單身為借口,內生動力不足,常寄希望于找到老婆后再努力做事脫貧。以張先送為鏡,可見,只有自強不息的人,哪怕是肉體殘疾之人,也能得到愛神的眷顧,成為人生的贏家。(文小靜周曉艷)
社區發現安全隱患 物業及時安排維修
以制造業創新轉型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2017年公開遴選工作人員面試有關事項的公告
東莞理工學院白蟻四害防治服務項目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
富裕教育局舉辦“文化大餐”
全州縣張先送:腦梗后癱倒在床創業,曾到蛇屋與蛇同住
烏當區推進富美鄉村建設 三年內擬建15個示范村
蘇仙區召開城建城管、規劃和國土資源工作會議
零陵:“微信群”匯聚駐村幫扶“宏力量”
2017年度龍川縣企業年報率達95.41%
正式生效!英女王簽署《退出歐盟法案》
市質監局對徐水區深化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進行督導檢查
彭普誠帶隊調研縣公安局項目建設情況
雷紹業在調研市場供應和安全生產工作時指出:讓群眾過上祥和歡樂佳節
海外"購物車"加速擴容 擴大進口南京打出"組合拳"
尋找棄嬰(棄兒)生父母公告
唐山:開平舉辦大學生征兵宣傳活動
景德鎮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臺州召開全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會議
王景武主持召開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第一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