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想 葉曉華 石杜衡
白蓮河,一條承載著英山文明和歷史記憶的大動脈。在方家咀人心中,它更是滋養了一方熱土的“母親河”。
全鄉24個行政村,有17個村是白蓮河庫區村,枕水而居的人群達21674人,占全鄉總人數的69.9%。鄉版圖面積79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20000畝,被稱之為“水鄉”。
然而,幾十年的過度利用和捕撈,讓“母親河”不堪重負,帶著刺鼻氣息的養殖場暗流匯入其中。
為生態讓路,打一場庫區整治大會戰
自2011年市委、市政府啟動白蓮河水庫水面綜合整治,該鄉掀起了一場長達7年的庫區整治大會戰。
在鄉政府辦公室樓的墻上,貼有兩張進度榜,從鄉黨委書記、鄉長到普通工作人員,人人領任務,銷號推進。鄉黨委書記段水平、鄉長鄔鵬程帶頭入戶做工作,工作進度“一周一總結、半月一通報、一月一結賬”。
綜合整治第一階段的三個多月里,鄉黨委班子和一般干部放棄雙休,奔波在庫區邊。全鄉取締網箱6045口,網扎212道,上岸哨所95個,上岸漁船576條。簽訂退出協議土庫125座,其中拆除土庫70座。對庫區周邊110家整治的養殖場進行再入戶,完成集中整治,通過畜牧部門驗收,其中列入縣、市督辦清單總共27家,全部完成騰籠清場及拆除整治任務。年初,鄉畜禽整治專班聯合縣畜牧局和畜禽養殖戶簽訂《不亂排、偷排糞污承諾書》85份,下發禁養區停養通知書58份。
劃定鄉水廠水源地保護區,對大畈河、茶園河流域沿線的養殖場、石材加工企業進行整治,設置警示標識、界石5處,杜絕排污口污染鄉境內兩大重要河流。全鄉11家石材加工企業已完成雨污分離、三級沉淀池、廠區分區建設等整治任務,通過市檢查組驗收。建立農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大力開展“三邊三改三化”行動,“戶收集、村轉運、鄉處理”聯動機制初步建成。
清退禁養區,還子孫一片綠色家園
5月17日,全縣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整治動員大會在方家咀鄉召開。通過前期摸底調查,全縣禁養區內養殖場有106家,方家咀鄉占81家。
7月4日,鄉辦公樓前的整治進度表上畫滿了小紅旗,只剩雞鳴河村一家養殖戶的思想工作還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雞鳴河村是養殖大村,涉及禁養區內的養殖場19家。
順著進村組的路查看拆除復墾的養殖場,大部分養殖場的遺址上已經長出了綠綠的農作物。養殖戶方鳳才家的養雞場拆除后種上了綠豆,雞籠拆分后做成了圍欄,殘存的雞糞作了綠豆的肥料。
方鳳才的愛人段秀蘭說,他們家從2011年開始養雞,每年養了1萬多只雞,已經養了7年多了,辛苦不說,每天都要忍受雞糞的臭味。尤其是天氣悶熱的時候,味道惡心得吃不下去飯。養雞的風險和成本大,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可以賺上十萬元,行情不好就要虧本。每年春夏季,得請技術人員每天來觀察,防止雞發病。
“以往蒼蠅成群地扒在天花板上,一到了吃飯的時候,蒼蠅跟人搶菜吃。”段秀蘭說:“家里吃的東西都不敢隨便放。我舉雙手贊成,養殖場拆光了好。”
“庫區整治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犧牲少數人的利益,為子孫后代留一片環境優美的家園。”段亞軍說,我們不能吃了祖宗飯,斷了子孫路,得讓后輩人繼續靠水吃水。
(見習編輯:蔡琪)
建甌市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公示(2018第013號)
中央文明辦來肥慰問“大義父親”胡文傳
聾人教師:無聲世界里的引路人
疑因英語差 中國留學生被美飛行學校教練綁架(圖)
欣樂公園圈建多年為啥至今沒有動靜?
方家咀鄉:整治庫區守護水鄉之脈
一座萬達茂,演繹世界歡樂!
太和縣2017年前三季度十項指標全省前十
“茶山是就業的好去處”
“一網通辦”,群眾辦事更方便
25名少年在版畫展中體驗別樣藝術
鳳陽武店鎮采取措施治理養殖污染
竹溪縣“六大行動”助力志愿服務月活動
新洲緊盯目標創新方式促開工 集中開工五大招商項目
付新安赴霍邱開展“四進四促”調研
"江·海·島"媒體聯盟第二屆理事會在重慶市榮昌區召開
臺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子為救父捐獻血小板因暈血難實現醫護人員接棒傳遞愛心
廈門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陳海陽因突發腦溢血已深度昏迷9天 至今仍未脫離危險
一季度土左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