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焦宇煒報道 如今,在祥符區多個鄉鎮的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已成為標配,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成為養殖糞污的主要利用方向。祥符區朱仙鎮何砦村長興家畜養殖場建有大型沼氣工程,可以給周邊210戶農民提供集中供氣。越來越多的規模養殖場,對接果園、菜園,推進有機肥入園,讓畜禽糞便就地就近還田,實現種養配套、農牧結合的循環發展。
畜牧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一頭連著生態環境,中間還連著產業結構,牽一發而動全身。祥符區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起節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現代畜牧業迅猛發展。
優化畜牧產業布局,促進資源集約利用。祥符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實際,制定了《開封市祥符區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確保限養區內現有養殖場個數和規模只減不增,依法按期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工作。現在,該區已形成朱仙鎮特色斗雞養殖,八里灣鎮生豬養殖,半坡店鄉蛋雞養殖,劉店鄉肉雞養殖,范村鄉、萬隆鄉奶牛養殖,袁坊鄉發展奶業的畜牧業發展格局。
大力發展綠色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祥符區大力推進種養結合,積極開展“糧改飼”試點工作。2016年,該區成功申報河南省首批8個“糧改飼”試點縣區,為增加全區肉牛、羊飼養量,提高市場供給能力,優化種植結構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青貯9萬噸全株玉米,將3.2萬畝玉米直接進入青貯窖,極大緩解了該區秸稈禁燒壓力,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贏。2017年,祥符區再次被確定為河南省“糧改飼”試點縣區,對構建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顧、農牧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結構產生了積極影響。
推進糞污循環利用,促進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為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祥符區加強項目資金整合,大力開展對規模養殖場進行畜舍、糞污處理池建設,排污管網改擴建,建設沼氣池,圍繞種養結合,科學制定治理方案,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截至10月,該區136個規模養殖場已有72%的養殖場建設了糞污沉淀池等,畜糞還田利用率100%。
目前,祥符區建成各類規模養殖場(區)6880個,年屠宰50萬頭生豬肉聯廠1座,年屠宰2000萬只和3000萬只肉雞加工廠各1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1座;牛存欄26.32萬頭,生豬存欄78.34萬頭,羊存欄35萬只,肉雞存欄458萬只,蛋雞存欄489萬只。2014年至2016年,祥符區連續三年榮獲開封市畜牧業生產先進縣區,有8家養殖企業獲得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稱號、22家養殖場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證和產品認證。該區還連續6年獲得國家級定點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該區畜牧業發展水平穩居全省前列,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主導產業和精準扶貧的首選產業,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上海楊浦區深入宣貫《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
昆明大健康發展“藍圖”正變“版圖”
青島明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政策
武陵區紫菱小學舉辦第一屆“怒放吧,紫菱花”畢業禮
新昌縣:召開2017年四季度安全生產例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祥符區畜牧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探索新路徑 提質增效實現新突破
24小時燃面館開業 探索餐飲新業態
強化窗口服務質量 讓群眾辦事更舒心
這個溫州人是小米科技創始人之一 祖上6代當官
限塑變成了賣塑? 10年“限塑令”是時候該升級了
蘇州地稅局深化“放管服”改革 稅務注銷工作見實效
市重點局深入營房社區開展扶貧慰問活動
九江市公路局信息中心積極組織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
凸顯興化追求 彰顯興化特色 體現興化擔當
筑牢安全生產“防火墻” 湘潭市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就我市生態建設及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駐呼五級人大代表集中視察
督察:北京安全生產“責任鏈”的關鍵一環
我市召開農產品加工項目推介會
太原市消協發布端午節消費警示
楊曉江帶隊督查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