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張新 陳孝武)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荊州市水利部門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水利富民、鄉村振興。
在荊州區彌市鎮新華橋村的試點區內,每10畝農田就會設置一處田間給水栓。溝渠的水經過泵站提升,再通過埋在地下一米的低壓管道,幾分鐘就能達到每個田塊。村民們把這種灌溉系統形象地稱作“田間自來水”。
據了解,彌市鎮低壓管道灌溉試點區共1800畝,前期投資150萬元,修建了4座泵站、6.79公里管道。采用地下式pe管,減少了水的滲漏和蒸發,提高了輸水效率,縮短了輪灌周期。與傳統明渠灌溉相比,低壓管道灌溉通過安裝變頻調速裝置,與農戶田間給水栓開啟個數自動匹配,能耗大大降低。
農田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但由于農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廣,運行維護一直是個難題。國務院2016年頒布的《農田水利條例》明確,發展農田水利,要堅持規劃引領、建管并重、節水優先。為此,荊州區編制完善了荊州區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即將出臺《荊州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護暫行辦法》。
荊州境內江河縱橫,湖泊密布,水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征,決定了區域性或季節性缺水時有發生。農業節水已成節水行動的短板,水稻灌溉管理粗放和大量施用化肥農藥,導致用水浪費和大范圍農業面源污染產生。有專家指出,節水高效是新時期農田水利工作的根本指針,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十分必要。在去年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農田6萬畝的基礎上,今年,全市還將完成5.3萬畝的建設任務。
《農田水利條例》規定,農田灌溉用水應當合理確定水價,實行有償使用、計量收費,而低壓管道灌溉系統將來還可以在給水栓上安裝水表,對用水量進行精確計量,從而為南方水稻種植區兩部制水價綜合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雪中送暖意文明我先行
開封去年第3季度流通領域服裝質量抽檢合格率70%
龍潭街道開展春節舞龍民俗表演
劉和生深入臨湘調研
海南全域影視拍攝資源推介會舉行 多個影視項目現場簽約入駐海口
荊州水利部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打造糧油食品產業聚集區
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北海市交辦群眾舉報問題(第三十四批)1件
連云街道勝利社區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真心真情幫百姓“造血”拔窮根
我市部署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前期準備工作
鄠邑區安委辦部署開展電動車充電樁火災防范專項整治行動
全民健身 南充將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
市下控股:新標準帶來新機遇
賴洪健局長帶隊到公證、法援部門專題調研
鼎城區灌溪浦沅實驗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尋春遇茶,走進茶文化
邱麗新到市掃黑辦調研
喜訊!浙江省第十六屆省運會首金花落寧波
大鵬辦事處下沙社區黨委傳達學習貫徹2018年大鵬黨工委工作報告
辰山植物園自然實踐課堂火爆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