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去犬來辭舊歲,龍飛鳳舞迎新春。記者從市文廣新局了解到,2018年春節期間,我市各項文化活動繽紛多彩,電影、展覽、大戲……營造出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豐富廣大群眾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安慶晚報》2月16日)
這幾年,不少人都在感嘆“年味淡”,甚至開始集體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情形。的確,過去老百姓過年最看重的是物質上的豐富,可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當下的過年不能僅僅停留在吃得好點、穿得靚點、玩得盡興點上,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多。彌補“年味”的平淡,就得從補齊傳統文化“短板”做起。
眾所周知,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為醒目的“文化符號”。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時代怎么進步,都不能忘記蘊含其中的文化稟賦。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猜謎語、舞龍舞獅等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現代社會里,除了要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傳統的春節文化元素外,更應在繼承中創新,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增添更多的具有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區域特點的內容,以更好的創意讓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認知、認同、尊重、敬畏,這對于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安慶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這幾年各類文化活動也是蓬勃開展。尤其在一些重大節日期間,政府部門更是從文化惠民的角度出發,組織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這些好做法必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并不斷打造升級版。一方面要堅持政府主導,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盡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場主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企業資源,搭建露天草根舞臺,讓群眾在自編自演中自娛自樂,在濃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悅身心。
春節文化活動“叫好更叫座”,必須尊重市場運作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主動對接文化市場走勢和觀眾現實需求,并建立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在“問題導向”中用豐富多彩的“文化年貨”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更好地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馬鞍山市緊急救援中心榮獲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沱湖保護區管理處聯合森林公安分局嚴打沱湖周邊違規養殖行為
曹后靈部署落實西塘河、春申湖“一事一辦”工作清單
妻子的一場大病使他陷入貧困 精準扶貧讓他重燃生活熱情
蘇仙區深化法律援助惠民服務
讓春節文化活動“叫好更叫座”
石門縣召開優化經濟環境工作推進會:推行“三優化” 兌現“最多跑一次”
宿遷經開區——學習十九大精神推動具體工作開展
我市液化石油氣利用發展規劃全面通過專家評審
我市舉行省運會倒計時100天活動
省定貧困村變身美麗文化村——碧桂園助力韶關黃塘村華麗蛻變
牙醫志愿者走進社區 為高齡老人送健康
溫州市場吃掉半數青田楊梅 青田啟動運輸綠色通道
對標對表確保完成貧困退出工作
你用電 我用心 相約梨花盛開時 國網漢源縣供電公司為漢源縣梨花節用電保駕護航
海鹽縣召開赴臺陸生暑期座談會
屯溪區新潭鎮創新推進“新家庭計劃”
長沙積極推進城鄉綠化提質提檔 建成開放334個城鄉公園
東遼縣開展網創培訓 助力創業就業
廣州今明兩天局部或有大雨 后天繼續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