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順利馮軍兵)“每月工資3000多元,年底分紅600元,再加上土地租金,一年少說掙4萬塊哩。”在大名縣峪口小優雞公司,說起一年的收入,元寨村村民朱紅強露出滿意的笑容。如今,該縣已形成“產業園區帶動一片、示范園區到鄉、微工廠到村、手工業到戶”的四級扶貧產業體系,架起了全縣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橋梁。
近年來,該縣積極搭建產業扶貧平臺,引導龍頭企業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建立了“縣級扶貧產業園區+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入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截至目前,該縣已引進小優雞、唐人神生豬、胎牛養殖等大型扶貧龍頭企業8家,帶動18萬農戶、9000多貧困戶增收。
每個鄉鎮均培育建設了集生產、加工、扶貧開發、促進就業等功能于一體的扶貧產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蔬菜、林木瓜果種植和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貧困戶通過入股分紅、進企打工、收取租金等形式實現穩定增收。目前已建成64個種植類特色產業園區,帶動6735名貧困群眾脫貧。
由鄉鎮牽線搭橋,選擇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和貧困村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對貧困村閑置工廠、宅基等進行改造,建設扶微工廠、扶貧車間。目前已建成扶貧微工廠110余家,帶動25000多人就業,帶動貧困戶3100多戶、年均增收1.2萬元。
發展壯大藤椅編織、衣服加工、箱包加工、傳統草編等以貧困戶為生產單位的特色家庭手工業,目前,家庭手工業已覆蓋120個村,發展專業戶650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00多人,戶均增收6000元;對貧困勞動力實施技能培訓,并通過租金補貼、小額貸款等政策,扶持貧困戶創業,現已幫助貧困勞動力5284人實現穩定創業、就業;大力發展村級光伏電站、光伏扶貧戶站,目前已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27個,總裝機容量8100千瓦,帶動1628戶平均增收3000元,建成分布式扶貧發電項目3400戶,戶均增收1500元。
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南京林業大學學生赴來安縣水口鎮開展校外實習
市編辦: 堅持學以致用 堅持真抓實干
舟山航海學校和浙海大成為首批“3加4”試點
無錫文化企業評選活動報名踴躍 網絡投票兩天突破"10萬+"
扶貧產業架起脫貧增收橋梁
北京人藝經典劇目《茶館》60年演出700場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ART綜合實訓基地啟用
[民盟]民盟煙臺市委批復“民盟煙臺市委企業家聯誼會”成立
鹿馬橋中學啟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我市啟動“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
被困“孤島” 如此抱樹能救你一命
武漢:一個中國“超大城市”的綠色實踐
王敬林主持召開市委辦公室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今天停辦業務
懷化市檢察機關民行工作(南片區)推進會在芷江召開
湖南發布省級河長和湖長調整后名單
“我是小小的勸導員”
外國友人遺落珠寶箱,出租車司機主動歸還
黃巖寧溪燈彩小鎮人氣爆棚 旅游大幅拉動當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