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的民風民俗,系統地記載始自明代。大多習俗流傳于民間,體現著時代的特色,也為一代又一代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百年前,上海郊區人過年必不可少的風俗儀式是怎么樣的?上海嘉定的舊時過年習俗有什么好玩的?今年春節,古猗園“小籠”將帶著市民游客翻著花樣逛公園。用傳統的過節儀式表達人們對新年幸福平安、事事如意的美好祈愿。
送祝福
古時,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情是拜謁祠堂,大年初二初三,親朋好友間交拜賀年,相互送去祝福。而在大年初一到初三,家家戶戶都不關大門,迎接賓客。春節期間,古猗園將化身“送福使者”,市民游客可以到不可無竹居,看一看寓意“福壽天齊”的佛手柑,寓意“大吉大利”的金桔,寓意“五福臨門”的黃金果,寓意“多子多福”的南瓜,寓意“福祿吉祥”的葫蘆,感受繽紛年味。也可以參加廳堂內的“迎新寄福”活動,親手寫一份祝福,掛到廊道內指定位置,傳遞新春祝福;或到瘦影碎月軒與園主“李宜之”對詩,到在古猗園花神殿“城隍老爺”處抽個吉利簽,再到“藕香榭”拿一份春聯和福字者帶回家,感受地道年味。
猜燈謎
燈謎向來是春節到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古猗園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歷經五任園主,其中三任都是當時頗有名望的文人雅士,他們以文會友,又有燈謎助興,風雅至極。清同治年間,公園變賣給南翔當地人作為州城隍廟的靈苑,使之成為文人雅士集聚之所,若逢元日上燈、上元節等節慶更是熱鬧非凡,此時的燈謎也由士大夫階層專屬的娛樂項目,漸漸走向了民間,燈謎也逐漸在古猗園內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的談資,自然也少不了猜謎的習俗。典雅精致的各式花燈懸掛古猗園內,2018條新穎獨特、難易程度不同、極具地方特色的謎條供游客賞玩競猜。古猗園將謎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分為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讓游客進行燈謎大闖關活動。春節期間,將舉辦以“小籠鬧春射燈虎”為主題的公開謎賽,由上海職工燈謎協會組織滬上燈謎名家輪番登臺主擂,使游客感受其樂無窮的“頭腦風暴”,讓更多市民愛上燈謎,切磋比武,可謂好戲連連。
走三橋
走三橋”又稱“走平安路”、“走百病”,寄托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祈盼。嘉定地區走三橋的風俗又與其他江南水鄉不同:從家里出發回到家中,整個過程中,必須從眾多的從古到今的橋梁中,選擇三座橋,一次走完,既不能多、不能少,也不能重復,因此出發前必須做好周密的安排與設計,這與現代“游藝宮”游戲有異曲同工之妙。春節期間,市民游客不妨來園,走一走明清時期的“浮玉橋”“磬折橋”“洛陽橋”三橋,或是體驗一把熱熱鬧鬧的舞龍舞獅,聽一聽美食展臺上的叫賣聲,感受屬于古猗園春節的獨特韻味。當然,正宗的南翔小籠、本地血糯米也是春節期間不可錯過的美食。
關于調整我市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的通知
文明城市長效管理雙月測評分析會召開
通道轉兵紀念館:紅色旅游掀熱潮
朝陽縣紀委嚴防違規操辦“升學宴”
我市抽檢二次供水設施
古猗園“扎勁”春節民俗迎新年
節能改造 降耗提效
權儉調研檢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百名青年男女邂逅紅船展情緣
30多項民政工作得到部省推介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推動茂南振興發展
黃達輝參加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時指出 多提意見建議促進云浮發展
十一黃金周包頭博物館活動多
漢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馮貴強到前域鄉調研指導工作
黃垓鎮夏季秸稈禁燒早動員早部署
淅川縣西簧鄉臥龍崗小學:秋意濃濃踏遠足,扶貧暖暖動人心
5個月拉布拉多轉讓
雙鴨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2018年第5批企業資質審查意見的公示
橫沙東灘生境變化 雁鴨類聚集地發生改變
女子吃飯丟手機,男子求加微信竟還提出這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