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說女子不如男?丹江口市官山鎮“女漢子”撐起扶貧攻堅“半邊天”
荊楚網 (通訊員 周揚帆、李建波、周勇)10月22日15時,丹江口市官山鎮女干部王曉霞從駐點村入戶回到鎮上,顧不上吃中午飯,立即將搜集到的情況進行記錄、分析。
在丹江口市官山鎮,有那么一群人,正與當地群眾攜手奔波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為改變全鎮貧困落后面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她們無懼風雨、開拓創新,用溫情為群眾排憂解難,用雙腳丈量民情,用真心感染群眾,用睿智改變現狀,她們被同事稱為女漢子,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巾幗英雄。
2017年11月,該鎮孤山村貧困戶羅富忠兒子羅付春患重大疾病。按政策報銷后,尚有巨額欠款沒有著落,羅富忠愁得整天眉毛凝成個疙瘩。恰在這時,丹江口市工商局駐官山鎮孤山村包戶干部陳明歡接手幫扶羅富忠。第一天見到羅富忠,第一次見到羅家境況,陳明歡暗下決心:不能讓羅富忠因病返貧!她立即幫助羅付春在水滴籌平臺上籌措醫藥費,將籌款信息轉發至朋友圈,發動周圍親戚朋友幫忙捐款。但因水滴籌籌款數額遠遠達不到羅付春癌癥治療的醫療費,故2018年4月,她又幫羅富忠在社會扶貧網上發布籌款需求,繼續幫其籌款,幫助羅家度過難關。
在和羅家親密接觸的過程中,陳明歡發現羅富忠的妻子杜國梅稍做點活便氣喘吁吁,呼吸困難,可能患有心臟疾病。她在向杜國梅認真宣傳了健康扶貧政策,打消杜國梅怕支付不了醫療費用的顧慮后, 2018年4月24日上午10點,陳明歡放下手頭工作陪同杜國梅在丹江口市醫院接受檢查,結果驗證了陳明歡的判斷。住院期間,陳明歡一有時間就去醫院看望她,直至4月27日上午,陪同杜國梅辦理了出院手續才放心下來。在幫扶過程中,陳明歡幫助羅家樹立自強不息的信心,尋偏方,謀產業,她始終盡心盡責、全力付出。她是貧困群眾最暖心的貼心人。
和康復后的群眾合影。通訊員 周揚帆 攝
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家庭生活現狀時刻牽掛著該鎮副鎮長王曉霞的心。為了使這個群體更好地享受國家惠民政策,王曉霞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真幫實扶,務求實效,充分利用每一次走村入戶的機會,通過與村里的黨員、群眾拉家常等方式,把最新的惠民政策宣傳出去。同時,她搜集特殊人群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的需求,積累特殊人群案例,從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制定特殊人群脫貧方案,在全鎮推廣。王曉霞細心為群眾排憂解難,被稱為群眾的宣傳員、調查員、聯絡員,是群眾眼中的大忙人。
王曉霞入農戶,溫情暖人。通訊員 周揚帆 攝
李雙是官山鎮孤山村后備干部,24歲的女孩肩上背負起全村的重擔,精準扶貧、基層黨建、安幼養老、村級財務等各項工作都有她的身影,在群眾眼中,她是愛幫忙、不怕累,無所不知的萬事通、大忙人。基層工作讓李雙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女漢子。她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村里,即使懷孕期間依奮戰在扶貧工作崗位,從不喊累。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的她偶爾也會遭到家人的抱怨,而她依然在基層努力踐行崗位職責,踏踏實實為群眾多做實事、好事。
李雙給群眾姐妹講政策。通訊員 周揚帆 攝
在該鎮田畈村,丹江口郵政銀行部門經理、駐工作隊員趙國榮憑著女性的執著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該村陳賢亮67歲,患有胃炎和慢性膽囊炎,是趙國榮的幫扶對象。自2014年開始幫扶陳賢亮以來,她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熱情都投入到扶貧工作上,經常送藥到家,每次都幫他打掃院子、洗衣服、鋪被子。在她的潛移默化下,陳賢亮一改往日的隨意,現在也是講究人了,屋里屋外一片清爽。群眾們受到教育,不僅自掃門前雪,還主動打掃公路、廣場等公共場所。而今,田畈村鄉風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每一次入戶,都有同一個工作。通訊員 周揚帆 攝
誰說女子不如男?她們有女性特有的溫情、男子不及的細心,她們同樣具備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漢子豪情。她們訪問了多少農戶、慰問了多少困難群眾、為群眾解決了多少實際困難,連她們自己都數不清。正是由她們的堅持與努力、辛勤和付出,如今的官山鎮硬化路通組入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特色種養殖產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鄉村鄰里處處是喜顏歡笑聲。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召開
筑牢大慶爭當“排頭兵”的經濟基石
江西“放管服”改革成效初顯189項政務服務“一次不跑”
犍為縣:棉被送給貧困戶 關懷送到心坎上
天津對口支援拉近兩地人民的心
誰說女子不如男?丹江口市官山鎮“女漢子”撐起扶貧攻堅“半邊天”
名山區林業血防工作又上新臺階
【創城一直在路上】為創城作貢獻 溫州商人坦言“值得”
難題,難不住干群同心
租房甲醛超標 孕婦起訴房屋中介要求退還中介費
春節假期讀書樂
衡陽市紅湘南路預計11月中旬完成改造全線通車
市環保局舉辦環境應急專題培訓班
教育部禁令升級 輿論期盼“放過”高考狀元
老問題沒改,新問題又現
姜世星到水車鎮荊竹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暑運到來 南京站鐵警為旅客出行支招
羅田組織召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動員會
湯原縣召開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會議
綠化帶建“小黑房” 雜物倚靠“高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