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環境 做實項目 融合發展
文化產業成為衡水市經濟增長新亮點
衡水新聞網-(記者段文雅)去年以來,衡水市高度重視文化支柱產業發展,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大力優化環境,突出項目帶動,促進文旅融合,文化產業成為推動全市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優化環境,夯實基礎。去年,我市結合衡水實際,在深入調研、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加快全市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衡水市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三年規劃》《衡水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出臺了《衡水市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及規劃布局,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在此基礎上,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與各縣市區簽訂了《“十三五”期間文化產業發展責任書》,并積極完善督導機制和考核機制,為文化產業快速轉型發展夯實了基礎。
項目引領,龍頭帶動。去年以來,我市繼續深入實施“一縣一品”和“龍頭帶動”工程,大力推進全國音樂教育服務聯盟(武強)基地、物聯網智能家居生產(安德森智能園區)、中國古建筑的現代改造及復建等重點項目、冀州區格申文創產業園、故城縣綠色印刷文化創意等超億元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打造出一批行業“領軍者”,縣域文化產業實力不斷增強,全市文化產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饒陽民族樂器行業共有企業攤點110多個,年收入超億元;武邑硬木雕刻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加工生產企業及攤點1009家,年產值近10億元;冀派內畫從業人員近10萬人,全國各地銷售內畫產品店鋪1000余家,年產值10億元;阜城剪紙從業人員近萬人,年銷售額超億元。
文旅融合,增強活力。去年,我市大力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依托閭里·衡水湖漢民俗文化小鎮、擺渡創意文化產業園、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滏陽生態文化公園等一批重點文化旅游產業項目,組織開展了閭里古鎮首屆禮樂文化藝術節、衡水湖廟會、孫敬學堂禮孝一日營等系列文化活動,在展示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豐富了衡水旅游的文化內涵,增強了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內生活力,文化旅游產業的聚集優勢正在逐步形成。
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撲滅著火的煤氣罐扶貧干部真是好樣的
區人大常委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會議召開
襄陽公布10起食品犯罪案例,看看有沒有你身邊的?
我省探索建立鄉鎮、社區普法微信群 實現“指尖”普法
335省道路面大車撒漏砂石危害多,確實該管一管了!
文化產業成為衡水市經濟增長新亮點
我市2017年財政收入完成140.4億元
鐵路食品安全監管:對全路25家動車盒飯供應商全面檢查
川商創投基金欲孵化“獨角獸”
【脫貧攻堅 奮力爭先】王益區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
圖片報道:消防實操實訓演練
廣漢強化“四個意識”激發干事熱情
柯橋區水利系統推行安全生產清單式管理
市質監局開展農資打假護農保春耕行動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一八年新年賀詞
市領導到微笑堂調研為企業協調解決問題
城固縣廣泛宣傳推廣機械插秧優勢
戶戶通公路后“愚公”支書王光國帶領村民開啟新征程
日照市組織收看中共山東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
伏地魔!埋伏野區5個多小時,忍受蚊蟲叮咬,不能聊天、玩手機,終于吃到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