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直面溫州,冷靜觀察,理性探討。即日起,溫州網《溫網觀察》欄目理性上線,聚焦時事熱點、解讀政情民意,關切溫州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的民生問題。我們不但要告訴大家溫州這片熱土上發生的新聞,更想告訴大家,這些新聞背后的故事,以及我們的態度——只要關乎公共利益,我們將傾注我們的熱忱與智識。
今天,《溫網觀察》啟程,我們期待與你同行。我們努力并期待,這是一個能成為無數個你、我、他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的互動類觀察欄目。你的關注,就是我們前行的力量;你的留言,將助力我們的成長。今天,我們推出第一篇觀察《共享電單車,且慢些行》,歡迎一起留言討論。
新聞共讀:共享電單車“僧多粥少” 溫州不鼓勵北上廣杭已叫停
繼摩拜、ofo、哈羅等共享自行車后,前不久溫州街頭悄然出現了共享電單車的身影,一時引起不少人好奇和“嘗鮮”。
一方面是老百姓對改善出行體驗的強烈需求,但另一方面是共享電單車不容忽視的安全監管難題。共享電單車背后的重重“死結”如何解,值得各方深思。
能否帶來更多便利有待觀察
如今遍布街頭的共享單車較好解決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共享電單車的出現,憑借著較快的車速和騎行方式,解決了出行距離在3公里至10公里的需求,也滿足了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他們認為共享電單車省時省力,適合中短距離的出行,這是其最大的特點。網友“阿拉丁”稱:“我會去騎,只要不違章就行了。”網友“查查查”建議:規范化管理才是出路,出行“最后一公里”需要電力來輔助。
然而,根據我市當前的城市交通發展規劃和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此類中短距離出行在方式選擇上,可以選擇出租車、軌道交通、公交車、社區巴士等。而這部分交通工具的布局大體上還是能基本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對此,市民網絡觀察員馬軍建表示,“我不看好也不贊成共享電單車進入溫州。除了中短距離出行的定位外,共享電單車難以回避安全、充電、停車等問題。對于市民來說,使用上有沒有真正便利還有待觀察。”
熱議背后的“冷思考”更需關注
4月9日,溫州網官方微信發起了一次關于共享電單車的問卷調查,共有800多名網友參與。調查顯示,盡管有77%的網友對共享電單車表現出好奇和愿意嘗試的積極性,但也有23%的網友對其安全性和能否規范管理表示擔憂,其中16.56%的網友甚至提出應該叫停共享電單車。
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一來對此持觀望態度。“共享電單車相對于共享單車而言屬于新的事物,運營模式還不是很成熟。”他認為,安全保障、電池污染、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都亟需進一步去解決和完善。
由于電單車速度相對較快,如果也像共享單車一樣,大量涌入城市,勢必會造成出行的混亂,而交通事故發生概率必定增大,對騎車人容易造成較大傷害。這成了部分網民不贊成共享電單車進入溫州的主要理由。
市民網絡觀察員尹志松認為,跟自行車一樣,共享電單車騎行人員無需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和駕駛培訓,一旦快起來,就容易造成事故。因此,他認為,在沒有制定可行的管理辦法之前,盲目放任共享電單車進入溫州容易滋生一系列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使用者的權益毫無保障,到底是由用戶還是由單車企業承擔責任和損失,目前沒有明確說法。
市民監督員陳斌以其他城市不鼓勵甚至直接封殺共享電單車舉例,認為溫州相關執法部門也應及時介入。
當前,由于多地政府持不鼓勵態度,共享電單車相關公司都還沒有規模化投放。何時才能解開其背后的“安全結”依然是個未知數。
如何對待共享電單車這一新生事物,既考驗著政府管理部門的智慧,也考驗著市民的理性選擇。對于這一話題,溫州新聞網將繼續予以關注。
作者:潘涌燚,溫州網記者、溫州市民網絡觀察員。
1月19日計劃停電通知
臘市鎮開展就業服務活動
我市推廣“暖巢行動”項目試點經驗
福州:出境“舉步維艱”變成“說走就走”
市慈善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溫網觀察:共享電單車,且慢些行
7月起大慶醫院實行實名制掛號看病須帶身份證
德安縣煙草專賣局“四個突出”開展突擊專項整治
仙海區組隊參加2017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
河北省眼科醫院躋身三甲醫院行列
共青團青島市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開幕
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迎來首個公眾開放日
張灣國稅局舉辦“走進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 匯報演出
省人大調研組來鷹開展氣候資源保護利用立法調研
2018年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志愿者專題活動 制造業產品研發參數化設計及應用研修班舉辦
市中心城區主要農副產品市場價格一周運行情況(2018.4.23-4.27)
渭南城投集團傳達學習市委五屆五次全會精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韓國足球不信邪
人民日報社論:讓中華兒女共享幸福和榮光
全市2018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召開 胡五岳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