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江省安吉縣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采訪札記
浙江北部小山村,飛出治國大理念!
陽春時節,我們來到了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
就是在這個青山環繞、白茶飄香的小村,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這里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十幾年發展過來,安吉的顏值越來越高,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百姓更多地享受到了發展成果,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果說,青山綠水百花艷、藍天白云氣清新,是天然的生態優勢,那么,干事創業的激情、關鍵節點的果敢、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則在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中和黨員干部的行動上,淋漓盡致地顯現著。
膽略,壯士斷腕的高明之舉
從艱難地抉擇到堅定地抉擇,雖然會導致一時的發展減速,迎來的卻是永續的發展動力和后發的加速度——安吉縣的實踐在詮釋。
上世紀九十年代,余村是安吉縣最大的石灰巖開采區,每年獲利300多萬元。村民的收入雖然增加了,但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抬頭看不清太陽,屋里一抹一手灰,飽受污染之苦的他們覺得不能再這樣發展下去,得換個發展方式——關停礦山!“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十幾年下來,礦區變成了旅游區,余村的旅游收入到了1000多萬元的產值規模。
這就是“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安吉縣守護“綠水青山”的縮影。1998年,國務院將安吉列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點區域。在太湖治理零點行動中,縣委、縣政府痛定思痛,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讓污染項目和生產逐步歸零,關停了33家污染企業,礦山從274個壓縮到17個……
與此同時,安吉正式確立了“生態立縣”戰略,期間不斷建立健全環境空間管治制度,創新推行聯動機制,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打造最嚴環境執法監管,全縣依法刑事拘留68人,行政拘留118人,強有力地守護綠水青山;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都成為全國示范縣;2016年全縣地表水、飲用水、出境水達標率100%,pm2.5濃度均值持續下降,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89%……為了保護生態環境,200余個5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被拒之門外。
優先,生態規劃屆屆接著干
綠水青山回歸了,但如何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正是安吉黨委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干的無悔選擇和責任擔當。功成不必在我,當下舍我其誰?是理念,更是行動——安吉的實踐在證明。
對一個縣而言,想要集中力量搞幾個漂亮的村子不難,難的是搞“普惠制”——全域建成美麗鄉村。安吉縣科學謀劃、通盤考慮,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再結合本地實際和百姓需求,決定以標準化為突破口,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于是,安吉人開始摸著石頭過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就是“兩山”科學論斷的誕生地。 記者 張松 報道
2008年,在全省率先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把多年來農村工作“粗放型”“號召性”的工作方式轉化為黨委政府可抓可管可考核、定性定量定目標的工作模式,創新開展了以“中國美麗鄉村”一個標準、“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個方面以及36項具體考核指標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標準化創建。經過兩年努力,成功創建“中國美麗鄉村國家標準化示范縣”。
2015年5月,安吉參與制定的《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通過驗收。安吉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復制性,由此可見。
不搞“盆景式”,而是下氣力搞“全景式”美麗鄉村建設。全縣180多個村,實現了全面規劃定位,分層次逐步推進,全覆蓋一個不落,幾年下來,多種鄉村旅游業態迅速出現,帳篷客營地、大年初一小鎮、民居休閑、周末度假等,旅游的方式,也從走馬觀花過客式,向進駐農家體驗式、醫養結合康復式、尋找鄉愁回歸式轉變……在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71%、重點林區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3萬個的安吉,生活就是享受,絕非夸張。
實體,支撐美麗到永遠
讓“美麗”變成財富,需要發展實體經濟;也只有實現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美麗”才能更加久遠——安吉的實踐在述說。
美麗的家園產生了美麗的產業。安吉的接待游客數和旅游總收入連續幾年增幅超過20%。不僅如此,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如鳳凰一般,也因安吉的“美麗”慕名而棲。
安吉縣緊緊抓住產業與項目,架起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橋梁。一產加快“接二連三”,實現了“園區變景區、產品變禮品、農民變股民”;二產加快轉型升級,以省級經濟開發區、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安吉分區為“兩架馬車”的工業布局逐步成型;三產加速高端提升,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示范縣、長三角首選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
總投資10億美元的戛納(中國)影視城、“樂翻天”亞洲最大水上樂園、總投資170億元的上影集團安吉影視產業園外景基地……一大批好項目,在安吉這片不足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延續,“綠水青山”深入人心
堅持下去,深入下去,讓生態文明理念在人們心里永駐,從而成為自覺行動,意義何止深遠——安吉的實踐在長遠。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安吉縣的一些學校就組織學生走進余村,詳細了解了余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踐行“兩山”科學論斷的實踐歷程,也明白了“經濟”與“生態”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道理。于是,爭當“兩山”重要思想的宣傳者、生態文明的示范者、中國最美縣域的守護者,便逐漸成為安吉人的自覺行動。
在這里,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是黨校干部培訓主體班次、干部網絡教育必修課程的重要內容;環保熱心人士組建了西苕溪護水隊等環保民間公益組織;中南百草園、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等都是生態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如今,就連少年兒童和耄耋老者,也習慣了將垃圾分類投放,生態文明理念確實已經深入人心。
如今,安吉已是聯合國人居獎唯一獲得縣、中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安吉闖出了一條農村美、農民富、城鄉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新路,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一路走來,邊看邊羨慕,越看越心急:我們東營怎樣才能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呢?我們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優勢和差距在哪里呢?此題正解:提高站位創新,對標先進實干,少論道、快直追!這個選擇是唯一!(記者 張松)
機場返程高峰將持續至初十
隨縣城投公司為幫扶村捐贈垃圾桶
主動作為,書寫對外開放新篇章
我市地稅系統開展稅收宣傳活動服務群眾
邵東兩市塘高田小學舉行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活動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東營日報記者赴浙江安吉采訪札記
紀念傳統節日 緬懷王杰 弘揚文化
新華時評:保護疫苗安全的高壓線一定要帶高壓電!
方特昨日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 成島外最受歡迎旅游景區之一
余杭區良渚街道牽手清坪鎮開展結對幫扶
尿毒癥女孩“賣笑臉”自救 換腎需要至少50萬元
均衡發展責任路 不忘初心再出發--唐河縣上屯鎮下屯學校迎國檢觀摩活動
株洲市環保局赴邵陽市考察交流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經驗
市公安局黨委(擴大)會議要求 確保春節期間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劉有明:認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確保壯族歷史文化展順利開展
唐笑宇:基層最能鍛煉人
水岸花城大樹砍還是不砍?贊成方認為根系發達破壞化糞池,反對方稱可美化小區,物業說“兩頭為難”
人社部門喊你來領“大禮包”
我市舉行茂商鄉村振興發展交流會
三門老人清晨鍛煉跌進河里 派出所民警相救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