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對于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歷屆師生來說,是一個讓他們感動的重要日子。作為一所長期得到黨和政府關心與幫助的學校,該校承載并實現了許多孩子與家人的期盼。在70周年校慶的日子里,歷屆師生代表回到這所讓他們感覺是“家”的地方,一同回憶溫暖精彩的過去,一同感受碩果累累的今天,一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這一天不但吸引了眾多師生,眾多愛心單位與團體也到現場祝賀,共同感受他們為之付出愛心的學校是多么不平凡。
圖為愛心企業贈送人工智能機器人。
成果展區展示在校師生風采
當日一早,在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內,一片節日氣氛。不大的操場上被布置成多個展示區,既有適能教育成果展示區,也有現場舞臺秀,在校師生在不同的展區給大家展示這所學校的成果與風采。
作為一所以聽力語言障礙孩子為服務對象的特殊學校,他們所關注的事情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竭盡所能讓走進這所學校的孩子有一個自立自強、美好的未來。因此學校的教育方式除了課堂文化課程外,動手實踐的項目也特別多。當日,記者在一處軟陶工藝展示區看到一盆“多肉植物”。實際上,這盆“多肉植物”除了摸起來沒有植物的觸感外,從外觀看簡直一模一樣,特別是肉肉的“葉片”上漸變的顏色,惟妙惟肖。在場的老師告訴記者,這是參加學校軟陶社團的在校生學習了不到一年的成果,“他們除了聽力有障礙外,十分聰明,許多東西一學就會”。
在繪畫、面點、飛疊杯等手工、才藝展示區,這些在老師眼中“小天使”一樣的孩子再度讓人眼前一亮。此外,該校的繪畫、刻紙等學生作品一樣精彩。除了展板、互動等展示外,聽障孩子、“唐寶寶”、自閉癥等在校生均走上舞臺表演了舞蹈、課本劇等,他們的精彩表演也讓嘉賓為之動容,“我們相信這些成果來之不易,既有孩子們不懈地努力,也凝結了老師們心血”。
除了在校師生的展示外,一些愛心單位也來到現場為該校70年校慶助力。其中就有“智伴”蕪湖領創團隊的志愿者,他們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與愛心的單位,一直致力于“智予愛 創予心”,期待在愛心道路上作出更大成績,他們向該校贈送了13臺“智伴”人工智能機器人,希望有助于該校的教學工作。在現場,愛心單位安徽中夢維家公司還訂購了部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母校給予他們前進的動力
70年來,這里一批批具有聽力等障礙的學生學成走向社會,他們自強自信不再彷徨無措,他們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當日,回到母校參加校慶的既有已入耄耋之年的上世紀50年代畢業生,也有今年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雖然素不相識,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是眼前的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對這所學校都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在現場,記者注意到,不少已步入老年的往屆學生一眼就認出了當年的同窗、老師,大家擁抱在一起,用手語表達著心情,激動溢于言表。
有不少畢業生家長也來到現場,他們對這所學校也抱有同樣深深的感激之情。有位家長告訴記者,有的學生在該校學習多年后參加高考,考進了北京的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從事設計工作,現在他們日子過得挺不錯。來自通和汽車公司的嘉賓表示,他們單位有多位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畢業的孩子,現在已成了單位的技術骨干,“這些孩子知道感恩,知道把握機會,很聰明也很有責任感,我們企業歡迎這樣的年輕人”。
該校負責人江芹女士也表示,有企業經常和學校聯系,希望能吸收畢業生進入他們企業。她介紹,畢業生除了考入大學或進入企業外,還有不少自主創業也取得了成功。據她了解,近年來有位畢業生畢業后回到家鄉,通過土地流轉成了種糧大戶,非常了不起。這些畢業生在與別人交流時也是深情贊譽母校,“是母校給予了他們前進的動力、自強自立的信心與勇氣”。
創新與關愛收獲累累碩果
據介紹,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建校于1948年,自1992年掛牌職業學校已有25年,2003年開辦安徽省第一個職業中專,2011年開辦學前康復班(除招收聽力障礙,同時招收了智障、自閉征兒童),2014年響應國家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招收了智障及自閉癥學生職業高中班,解決了很多殘疾孩子就學的難題,填補了這類孩子接受高中教育的空白,使殘疾孩子都享有了十五年免費教育。學校現已形成“學前——小學——初中——職業中專(高中)”為一體的特殊教育辦學格局。
據了解,根據殘障差異,該校創立了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聽力障礙的學生注重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教育,對于智障、自閉癥的學生則重視生活技能教育和職業定向培養。該校在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中進行了課程改革,根據學生能力、愛好、特長選擇課程、選擇教師,走班課程實行動態管理,每學期進行課程設置和學生調整。70年來,該校作為我市重要特教力量,通過創新與關愛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
即使學生畢業后,該校依舊關注他們的走向,會不定期到畢業生所就讀的大學、工作的企業等地進行走訪,對于這些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走出去的孩子,他們一如既往地關心,直到他們在踏入社會的初航中抵御住風浪。
記者 吳敏 文 許城 攝
城區著力推進水體污染整治 今年來投入480萬元清理整治后徑排洪渠和13處重點河段
天津新聞 (2018-07-22)
黎學東來桐調研民生工程建設 徐雄陪同
江華:小石頭鑿出“大財富”
和縣一項目團隊入選省級2017年度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
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70歲”了
恩施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柯東海督辦領導開門大接訪工作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米雪梅:只要肯奮斗定會變優秀
劍閣縣曉清藝校榮獲2018“四川百佳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榮譽稱號
端州再完成7項背街小巷整治6月底前要完成227個整治項目
熊貓“浦浦”有點胖為了減肥“迫”它運動
躲避檢查 摩托車側滑撞的士 駕駛員留下受傷同伴棄車而逃
2018年社會工作宣傳周系列活動開展
下陸產業扶貧結碩果
水利部水電移民司領導來茂名市調研
宜秀首個產業引導基金招商項目成功落地
市食藥監局開展不合格染發類化妝品專項檢查
秦都全面打響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
張勁松出席縣綜治委主任(擴大)會議并講話
柳河縣國稅局為留守兒童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