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王友欣)最近,聊城公布了簽約文藝創作員2018年度重點文藝創作計劃。聊城晚報記者發現,2018年度重點文藝創作計劃涉及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等文學題材,以及書法、美術、曲藝、攝影、影視劇本、影視、音樂、剪紙、炭精畫、面塑、東昌葫蘆、民間故事等題材,最晚2018年12月創作完成。
記者注意到,70項重點文藝創作中,李金龍、譚登坤計劃創作的影視劇本《張自忠》顯得亮眼而讓人充滿期待,劇本將以張自忠將軍的生平事跡為主線,尤以張自忠在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抗日戰場上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為核心,表現張自忠將軍為國為民甘灑熱血的家國情懷。作品以大量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合理的藝術創造,展示張自忠在民族危難時刻所激發出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義、大忠、大愛。全劇計劃創作50集。從2017年初即已開始素材搜集。同時開展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專家論證,形成了較完整的創作思路和故事梗概。
孫振春、馬國軍計劃創作的音樂作品《中國 我不是你的匆匆過客》主旨是熱愛祖國,敢于擔當;音樂作品《紅小鬼》意在教育當代少年兒童從小樹立跟黨走的堅定信念;高瑞華創作的舞蹈《季子掛劍在張秋》講述了吳國賢人延陵季子送劍的誠信美德故事;梁平的面塑《武松打虎》定格景陽岡武松打虎瞬間;金增友的國畫作品《民族英雄——范筑先》以范筑先個人形象刻畫英雄人物;郭丹龍的民間故事《蒲松齡與聊城的傳說》描述當年蒲松齡在老師山東學政施閏章授意下,帶著他的《鬼狐記》,來到素有“東昌作坊、書筆兩行”的聊城,開始了印制出版發行《聊齋志異》一系列傳說故事。
截至2017年底,聊城60名簽約文藝創作員提交了年度創作計劃共計92項,選出其中的70項納入了2018年重點文藝創作計劃目錄。
第十一屆長春民博會8月9日開幕
新華時評:紀律的籬笆只會越扎越緊
砂子塘街道開展“花為媒 長者樂”手工作坊活動
鄂城區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通過本級驗收
明起,廈門落戶政策放寬
2018年聊城文藝重點創作將完成70項
德清縣召開佛教場所標準化管理建設行動推進會議
開豪車住豪宅 汨羅一男子“賴賬”被批捕
巴州區開展春節前旅游安全生產大檢查行動
泉涌社區開展征兵信息宣傳活動
渦陽縣舉行2018年老干部迎新春茶話會
慣犯“殺熟”騙電動車 4名熟人全報警小伙又落網
望奎發展壯大 一批“專業村”
省政協副主席周春艷蒞新調研
余學峰實地督導長城影視懷寧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項目建設
我市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調研工作
半決賽第五戰宏遠男籃97:111不敵遼寧,大比分1:4出局無緣總決賽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調研我市職業能力建設工作情況
我市“2018十佳電商品牌”開評
又是松茸豐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