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植樹造林 共建綠色家園
(十堰日報)文/圖記者劉俊 張啟國 通訊員王爽
春有百花,夏有濃蔭,秋有佳果,冬有美景。提起如今的張灣,老汽車工業區的歷史標簽,宜居宜游宜業的城市后花園、生態工業新區等新標簽逐漸深入人心。
一場綠色攻堅戰,成就張灣美麗。這樣的改變,離不開全區上下團結一心,離不開全區上下勠力同心,也離不開全區林業生態建設者的堅守與擔當。三年間,張灣區的綠色生態長卷繼續延展,張灣,正從生態張灣邁向幸福張灣。
高標準獼猴桃基地
行 動 篇
植綠復綠不留荒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年大變樣,三年全覆蓋。去年是綠滿張灣的驗收之年。回望過去,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張灣區的 “增綠”速度,那就是 “穩”。有數據為證:
2015年,按照張灣區委區政府提出的 “一軸兩翼”的發展總戰略,張灣區以316國道為主軸,以大西溝、堵河為兩翼,以打造美麗張灣、七彩西溝和十里堵河畫廊為方向,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這一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2.28%,森林蓄積量達到193萬立方米。
201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 “廣視角開展生態修復,全方位推進綠滿十堰”的工作要求,張灣區先后完成了轄區涉及武當山機場飛機起降可視區域、十白高速綠色通道、工程造林、長防林和天保造林、村莊綠化以及城區風景林補植補造等任務,面積共計13663畝。這一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72.52%,綠化成果顯著。
2017年,為助力張灣 “一極四區”建設,張灣區深入推進 “綠滿張灣”工程建設,力爭實現全區域應綠盡綠,不留盲點。這一年,全區共計完成天保造林1000畝、重點項目補植改造500畝、封山育林3000畝、森林撫育3000畝、天然林保護57萬畝,建設精準扶貧林果產業基地2000余畝,完成區直部門義務植樹基地造林67畝及社會義務植樹50萬株,全面提升和鞏固了綠滿張灣建設成果。全區森林覆蓋率再創新高,達到72.75%;全區森林蓄積量增長了4.02%。
張灣區方灘鄉美景
同年,在綠滿張灣行動中,張灣區方灘鄉沉潭河村、黃龍鎮斤坪村、花果街辦桃子村以及西溝鄉白石村被評為省級 “綠色示范鄉村”。
今年植樹節前夕,張灣區 “四大家”領導及區直部門干部全部深入幫扶村,積極參加扶貧村的村莊綠化和產業基地建設,共栽植石楠、女貞等綠化苗木近2萬株,幫助扶貧村建設林果產業基地200余畝。
如今的張灣,從城區到農村,處處呈現出山清水秀、滿目皆綠的景象。 “綠色”已不僅是 “養眼”的視覺傳達,更是提升幸福感的具體體現。
攻 堅 篇
扶綠富綠戰貧困一個目標干到底
綠滿荊楚行動催生了林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張灣區乃至全市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在張灣,特色林果產業的經濟支撐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年過六旬的王金明是張灣區西溝鄉白石村五組村民。幾年前,他還是靠傳統種植業收入微薄的貧困戶,后來在區林業局專家的技術幫扶下,他開始試種獼猴桃樹。去年,他家的獼猴桃樹進入掛果期,經濟效益立竿見影。“去年,地里收的果子賣了近3萬塊錢,加上去合作社打工掙的錢,收入比往年翻了幾倍!”3月1日,記者在該村采訪時,王金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還告訴記者,沒有專家教,他自己根本種不好獼猴桃樹。
栽下“黃金果”,全村都是受益人。為把獼猴桃打造成幫助白石村村民脫貧奔小康的“致富果、黃金果”,張灣區林業局每個季度都會派專家來到田間地頭 “把脈開方”,向種植戶傳授保葉防病、恢復樹勢、施肥管護等專業知識。“2017年,白石村獼猴桃產量共計2.35萬公斤,銷售收入達23萬元。”張灣區林業局副局長、駐村工作隊隊長陳希璞介紹。陳希璞自2015年“三萬活動”時就長駐該村開展扶貧工作。
綠滿張灣美如畫
白石村是張灣區林業局的扶貧幫扶村,“好田好地大豐收,日子過得依然苦”“傳統種植畝產值2千元”曾是村民生活的寫照。三年前,張灣區林業局扶貧工作隊進駐該村,發現此地日照條件好,山中多野生獼猴桃樹,具備發展獼猴桃林果產業的先天基礎。目前,在張灣區林業局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白石村獼猴桃產業規模逐漸擴大,現已建設高標準獼猴桃園250畝。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包括白石村在內,張灣區還把林果產業發展與“綠滿張灣”行動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相結合,以推進全區30個特色林果產業村建設為重點,加強規劃引領、效益管護和技術服務,發展產業項目助力脫貧。去年,張灣區林業局共培訓果農20余場次、600余人次。目前,全區已建成34個特色林果采摘園、觀光園,新增獼猴桃、柿子、櫻桃、桃子、核桃等經濟林約4000畝,全區林果產業面積超過1.6萬畝。
責 任 篇
守綠護綠做久功一份職責擔到底
綠滿計劃有終期,但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沒有終點。
綠色管護是綠色建設的重要生命線。為保護來之不易的綠色家底,張灣區林業局在增綠復綠的同時,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多措并舉,不斷加強林業工作,深入推進生態資源管護工程。
春季植樹
實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過去一年,全區完成松毛蟲綜合防治面積4.2萬畝,苧麻夜蛾防治面積0.1萬畝;開展了木材經營加工企業涉松檢疫執法等活動,并順利通過湖北省森防總站對轄區疫木定點加工企業的驗收檢查。
強化林地資源管護工作。過去一年,張灣區嚴格執行限額管理,依法保護林地林木。科學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依法嚴管征占林地和林木采伐,在城區廣泛開展“雙退雙還”(退菜退糧,還林還草)、違法占用林地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共依法辦理行政處罰案件8起,督導整治毀林開荒面積135.5畝。
“雙退雙還”整治管護工作是張灣區林業局長期開展的一項專項整治工作。近幾年來,為守護好全區的青山綠地,張灣區林業局千方百計想辦法,制作宣傳標語,輪番調動法治宣傳車走街串巷進社區,公開招聘30多名護林員,壯大護林員隊伍,加強林區巡邏觀察。
2017年,張灣區林業局針對巡查發現的274畝出現“反彈”問題,積極發動基層林業站、車城路街辦、漢江路街辦、花果街辦、紅衛街辦以及社區開展實地摸排檢查,最終完成整治任務,還市民一片常青之地。
開展林果產業技術培訓
張灣區林業局局長趙正勇介紹,區委、區政府要求2018年的造林綠化工作以生態美、百姓富為目標,以林業生態建設和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為主線,突出精準扶貧林果產業基地建設、村莊綠化、裸露山體修復三大重點,新造、撫育、改培、管護多措并舉,全面提升造林綠化水平。2018年,全區將完成57萬畝天保工程管護,森林撫育4000畝;抓好28個扶貧林果產業基地標準化建園和管護提升工作;督導轄區19塊共計17.75萬平方米裸露山體修復治理;完成村莊綠化及“雙退雙還”面積500畝;創建4個省級綠色示范鄉村。
新時代,春潮涌動;新征程,步履鏗鏘。站在新起點,面對新目標,張灣區還將用行動筑牢車城后花園的幸福底色。
雙退雙還
省港航局檢查指導魚山樞紐閘閥門更新項目
武陵源交警發布2018年端午節交通安全“兩公布一提示”
風雪彌漫處掃雪暖意濃
真情實感展現中國醫者大愛無疆
我市嚴控春節期間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問題易發態勢
張灣念活“山水經” ——張灣區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紀實走筆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清淤加固 原來這里挺美的
馬鈴薯增收有“秘訣”
雨城區統一戰線脫貧攻堅環境保護專題協商會召開
清華內江人才交流座談會召開
市城管局協調來鶴橋西有人管了 記者昨返回多次再沒見到攤販
武安“六個一”嚴防中小學生溺水
多部門聯合進行 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
高明區3單位獲評省 “巾幗文明崗”
200多趟大巴昨取消班次 機場火車站運行秩序正常
[耒陽市] 《耒陽記憶》寫作計劃工作室揭牌
給力!閬中警方成功破獲“1.05”特大碰瓷詐騙案
市財政局:我市積極開展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2018年新居民子女科普教育系列活動正在進行
安鄉城南小學召開期末考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