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延安市2018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延安市2018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2018年,延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的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省關于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信用信息全面歸集共享,建立健全信用監管和聯合獎懲機制,加強政務、商務誠信和各行業領域誠信建設,加強信用管理、信用服務創新和誠信宣傳教育,努力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效能、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等提供有力支撐。
一、不斷推進信用制度化建設
1.加強信用標準化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省公共信用信息有關政策法規、標準,細化公共信用信息征集、交換、公示、使用、服務等工作規范,實現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全流程標準化管理。(市網信辦負責)
2.推進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全面完成各類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照換發工作,有序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辦理相關業務中的應用。健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共享和校核糾錯工作機制,力爭重錯碼率降至1‰以下。(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編辦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二、持續推進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
3.提升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網站的服務能力。根據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一體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建設基于大數據應用的延安市社會信用體系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對“信用延安”網站進行全面改版升級,進一步提高信用服務水平,加強與信用中國(陜西)、信用中國網站的互聯共享。(市網信辦負責)
4.實現公共信用信息的全面歸集共享。2018年6月底前,市、縣區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信用信息要全面、完整匯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并及時更新,年內實現全市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公共信用信息充分共享。(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5.加強信用信息在政府管理和服務中的有效應用。全面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有關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應用的相關規定。市、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務、公共資源交易中設立信用信息查詢環節,將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作為管理決策的重要參考,并將信息查詢結果納入審辦事項歸檔文件。在政府投資、招標采購、公共資源交易等經濟活動中,推廣使用第三方信用評價、信用報告等信用服務產品,培育信用服務市場。(市網信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和13個縣區政府協同推進)
三、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6.加大“紅黑名單”歸集發布工作力度。各級政府部門按照有關政策法規以及國家層面簽署的各行業領域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規范開展“紅黑名單”認定工作,及時將“紅黑名單”信息報送至市網信辦(市信用辦),同時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市網信辦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7.落實聯合獎懲制度。各級政府部門應將各行業領域納入“紅黑名單”的所有信用主體作為聯合獎懲對象,嚴格執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按月向市網信辦(市信用辦)報送聯合獎懲統計數據和典型案例。鼓勵各級政府部門將“紅黑名單”信息和聯合獎懲功能嵌入相關業務系統,實現在線式、便捷化、智能化信用監管。(市網信辦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協同推進)
8.加強失信問題專項治理。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認真組織開展政務、涉金融、電子商務領域等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針對食品藥品、工程建設、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惡意欠薪等涉及民生領域的突出失信問題,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機制,加大懲治力度。對列入各領域“黑名單”的嚴重失信市場主體,建立完善誠信教育、警示約談、限期整改、信用承諾、第三方評估等信用監管和信用修復機制,督促失信主體及時糾正失信行為。引入信用服務機構參與行業信用建設和失信治理。(市網信辦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協同推進)
四、加強重點領域信用建設
9.有效推進政務誠信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延安市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加強公務人員誠信教育,將信用建設納入公務員培訓課程。探索建立公務人員誠信檔案,配合省信用辦做好政務誠信第三方評價工作。(市委組織部、市網信辦、市人社局、市公務員局負責,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協同推進)
10.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制,完善和落實行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度、企業信息公示制度、企業綜合信用等級評價制度,探索建立協同登記備案、合同簽約鑒證和履約監督服務機制,試點開展信用建設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加強分享經濟和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聯合懲治電子商務領域刷單炒信、假冒侵權等違法失信行為。(市網信辦、市工商局、市商務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五、加強誠信宣傳教育
11.廣泛開展誠信文化宣傳。充分發揮“信用延安”網站、“延安信用”微博等宣傳主陣地作用,解讀政策法規,普及信用知識,加強與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持續開展“信用延安
共享文明”線上線下宣傳活動。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做好各類誠信宣傳、誠信評選、信用監管和聯合獎懲優秀案例評選、城市信用建設和行業信用建設成果巡展等主題宣傳活動。(市網信辦、市文明辦牽頭負責,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12.開展失信主體誠信教育和信用修復培訓。建立誠信教育和信用修復培訓長效機制,對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和信用狀況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的市場主體、法定代表人及涉嫌嚴重失信個人實施培訓,將失信主體參加誠信教育培訓和簽訂信用承諾書作為其申請信用修復的必要環節。(市網信辦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六、創新信用工作推進機制
13.加強創新示范。積極開展國家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工作,探索“信易批”、“信易貸”、“信易醫”等守信激勵產品,完善激勵機制,落實守信激勵措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延安經驗、延安方案。配合省信用辦做好首批省級信用建設示范縣區的評定工作。鼓勵各縣區在本轄區組織開展信用建設示范縣區、示范鄉鎮、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行業的創建和評定,探索建立社會誠信監督員志愿服務制度。(市網信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金融辦、市衛計局協同推進,市直相關部門、單位,13個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別負責)
14.進一步完善信用服務市場。探索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方式和合作方式,鼓勵信用服務機構不斷創新拓展業務領域和信用產品門類。指導延安信用協會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行業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市網信辦)
市工商局積極開展市區環境整治執法工作
提高站位 壓實責任 強化擔當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區物價檢查所開展春節惠民“菜籃子”活動巡察工作
10月1日鐵路上海站發送旅客破57萬
安慶市舉行2018年貧困大學生助學金發放儀式
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延安市2018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
何金良到扶貧聯系點宣講十九大精神
虞城縣城管局全面開啟夏季城市綜合治理大行動
渭南市中心醫院內科住院綜合樓建設項目外墻裝飾工程招標評標結果公示
路北區光明街道丙區對境內私建地鎖進行集中拆除
強化政府責任擔當 依法依規解決問題
西湖荷花提前開了
內江今年打造“甜城味”優質農產品專柜5個
赤嶺路街道開展執法大檢查 擰緊“安全生產閥門”
未來三年,寶雞將新改擴建、免費開放旅游廁所1000座!
【農安縣】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
市工商局:陽江市工商局龍建伏副局長帶隊赴江門、佛山學習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工作
公交站站牌玻璃被砸 市民呼吁盡快處理
1-9月巴中市受理投資建設項目128個
蚌埠市龍子湖區開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生產隱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