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土地招商、資源招商、項目招商,都不如自己搞一個孵化器,自己孵化和催生一批企業,形成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助推一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這是區招商辦對近年來我區招商引資引智引技的經驗之談。
由番禺區政府與廣東藥科大學合作共建的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歷經8年多的精耕細作,累計注冊資本超30億元,入孵企業總數達210家,為番禺經濟注入活水,成為番禺經濟新名片。
以創新創業者為本? 成為國家級孵化器
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依托廣州大學城的優質創新資源,發揮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精準定位,專業運作,以“整合服務創新”、“開放合作共享”為理念和宗旨,以創新創業者需求為導向,整合廣州大學城各高校、海內外科研機構、專業機構和產業領域內資源,構建了完善的創新服務平臺,形成了良好的孵化示范效應。迄今入孵企業總數達210家,在推動創新創業、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區域轉型升級和健康產業集聚、促進高校知識成果轉化和雙創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業績。2010年,基地經國家批準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2014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6年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全省十大創業孵化器。
專利技術成果突出? 累計注冊資本超30億
近年來,孵化基地充分發揮廣州大學城創新資源集聚優勢,秉承“只有企業成功,我們才算成功”的經營宗旨,建立了橫跨政務、商務、企業管理咨詢、法律咨詢、創新研發、投融資、業務拓展、人才和產業落地、產業鏈協作等領域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務體系。目前為止,園區企業累計申請專利總計500多項,獲得專利169項,其中發明專利72項,實用新型專利50項,軟件著作權專利42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商標注冊專利1項,作品登記1項。
迄今為止,園區累計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有14家,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3家,并涌現了基因組學領軍企業廣州華大基因、基因藥物研究領跑者廣州新百泰、國內首個工廠化受控式養殖領導品牌華大銳護、生物美容行業領軍企業美中生物、納米微針領導品牌廣州納麗,以及中科新知、廣大博特、女媧肥業、基迪奧生物科技、新濟藥業、伯朗氏、沛可醫藥、恒上醫藥、廣州安德健康等一批創新龍頭企業,累計注冊資本超30億元。
推動產學研發展? 打造優質產業集群
由于孵化基地起步早,起點高,在政府和高校的政策、人才、技術等資源集聚效應下,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一直處于穩健、務實的發展狀態,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高品牌價值。目前,園區集聚優秀的師生創業團隊25個;共建博士后人才培養工作站,設立公共實驗室;通過項目孵化,推進大學城內高校中設立醫藥、生物技術等專業,如廣東藥科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建成高校創新產業聯盟。基地成為高校的知識產權成果定向轉化的重要平臺,實現了高度集約化的創新資源和要素聚集,形成了具有極強創新力的企業集群,對周邊區域有極強的輻射帶動效應,將強力推動本地區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項目作為廣州市一級戰略發展平臺,納入“三個重大突破”項目。而作為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項目中大學城核心項目之一,孵化基地未來將發揮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以創建創新創業的國際化平臺為目標,實現戰略轉型。通過強強聯合,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激發體制活力,將孵化基地的發展與新時代對創新平臺的要求相結合,做強做大產業鏈,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高新區秦集鎮計生辦開展流動人口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常寧市] 開展春季種子市場監管檢查
關于表彰在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的公示
浙江省港航局“上門服務”對接臺州港航“最多跑一次”
【脫貧攻堅】省脫貧攻堅第八督察組反饋會議在昌江區召開
新興產業集聚 助推轉型升級
鎮總工會為一線工人“送清涼”
重獎2萬,滿足專業:湖南理工學院2018年招生放大招
改革開放40年,成都GDP是1978年的386倍
我市開展“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活動
提升質量發展水平 昆明開展“提質行動年”
臨淄區工商局四措施完善年報長效機制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周口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
涇縣打好作風建設“組合拳” 深入推進各項工作
峨邊: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精準扶貧送商標
超6億元走私三文魚被廣東“攔下”
群眾反映:社區管理問題
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競技”,過把“奧運”癮……數千瑞昌人北京“賽龍舟”過端午
非遺展演走進云霄縣下河鄉車圩村
經開區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