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醫療機器人,很多人都知道“達芬奇”,以后,您還要再記一個,它叫“天璣”。而且“天璣”是全球唯一骨全科機器人,還是純正中國制造!
6月27日,在“廣東省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研討會”上,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通過手術錄播,直擊廣州地區首例“天璣”輔助腰椎內固定手術,醫生只花了平時2/3的時間就“完工”,又快又好。
據了解,機器人“達芬奇”專攻軟組織,而“天璣”專攻硬組織,這也意味著今后在醫學上,機器人手術已經能“軟硬兼施”了。
廣州首秀:骨全科機器人“天璣”輔助腰椎手術
屏幕那頭,一臺“天璣”機器人輔助腰椎內固定手術正在進行。
這是一名腰椎ii度以上退行性滑脫患者,腰痛數年,經常覺得腰腹酸脹、沉重,不僅無法維持同一個姿勢,甚至連累到小腿,麻木、刺痛,不時出現拖腳走路。
對于腰椎滑脫突出,椎融合內固定術可謂“終極手術”。
要是以往,醫生要對患者實施全麻,腰部開大切口,剝開皮膚、肌肉直到暴露椎弓根,再摘掉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擴大神經管解除壓迫,關鍵是植入椎間融合器或自體碎骨,放置椎弓根釘連接棒擰緊,最后才“三縫”即縫合深筋膜、皮下組織和皮膚。
患者們最怕的,就是手術過程中,為了準確定位,沒有透視眼的醫生,只能在選定的位置一次次進出,直到發現骨性膠質才敢置管。畢竟是神經密集的脊椎,操作越多,意外越易發生。
而此次該患者的手術,就沒那么折騰了,因為醫生們有了“天璣”骨科機器人。
術前,“天璣”以三維影像掃描進行深層三維空間精準定位,術中將虛擬手術計劃一一落實到現實,手術路徑精確無誤。更讓患者放心的是,“天璣”機械臂進針置管,那是一次到位,不用反復探尋。而“天璣”擁有的“透視眼”,讓手術實現微創,不再需要開大刀,剝離皮膚、肌肉、神經!
一臺腰椎內固定手術,只花了平時2/3的時間就完成了。
解密“天璣”
〉〉〉它擁有“透視眼”和“穩定手”
做手術的是廣東省中醫院脊柱??频年惒﹣斫淌趫F隊,他們親昵地叫輔助手術的機器人為“獨臂俠”。
“獨臂俠”很厲害——它是第三代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更是世界上唯一針對骨骼硬組織、能夠開展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骨折四肢骨折等創傷骨折、骨腫瘤手術還有關節導航的骨科手術機器人。
“它的‘前輩’,只能做單項如關節導航,或者椎弓根釘放置”,省中醫副院長、骨科專家劉軍教授說,因此準確在說“天璣”是骨全科機器人,手術功能更全面。
“獨臂俠”當然不止得一條機械臂,“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由機械臂主機、光學跟蹤系統、主控臺車構成,“透視眼”“穩定手”是它的厲害之處,因此一舉解決了骨科手術有三大難題:視野差、精準難、不穩定。
打個比方,光學跟蹤系統就像是機器人的“透視眼”,不僅透視洞察著肌肉骨骼的每一個深處,還實時監控每一個手術環節;機械臂就是機器人的“穩定手”,運動靈活、操作穩定,能達到亞毫米的精度;而主控電腦系統就等于機器人的大腦,智能傳達著醫生的想法給以上兩個設備,幫助醫生進行“路徑規劃”,術中還能跟蹤患者術中的移動,機器人手臂位置自動補償,保障手術路徑與計劃路徑一致。
什么“進錯位”“打錯釘”?不存在的!
〉〉〉定位誤差0.8毫米內
如果“天璣”能說話,它應該會說“我最牛的是無與倫比的精準定位!”
骨科手術,操作像是在一個四壁都很堅硬的暗箱內進行,定位精準太重要了!
以置釘為例,“透視眼”對患處進行三維影像掃描,結合計算機導航系統設計釘道,然后用人力無可比擬的“穩定手”將手術工具精準定位到手術位置,再進行一系列的進釘、固定工作。螺釘適合的長度、寬度、進入骨骼的角度,“天璣”都能準確計算,精度可以達到0.8毫米。
此外,“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手術,減少了人工操作過程中可能造成的脊髓、血管損傷風險,患者的軟組織損傷小、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復快。
因為不需要反復透視來確定位置、手術路徑,減少了70%以上的術中輻射,醫生與患者受到的輻射傷害大大降低,也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風險。
臨床應用統計顯示,“天璣”的“一臂之力”能使手術定位精度達到0.8毫米,可減少術中輻射70%以上,提高手術效率20%以上,并具有減少失血量和減少術中組織創傷等顯著優勢,是“人工智能+醫療”的又一重要成果。
“天璣”操作手已達10名
能有一雙可以透視的眼睛看清人體內部結構、能有一條穩定的操作路徑保證手術質量,是骨科醫生的需求和痛點,“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命中”了這個痛點。
不過,多具創新性的機器,說到底還要人來操作。
劉軍教授還擔任了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技術中心指導委員會副主委,他指出,應用“天璣”輔助手術的骨科醫生是操作手,他們需要經過國家統一培訓,比如經過系統培訓后,省中醫的“天璣”操作手已達10名。
此外,省中醫正式獲授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中心”。該中心的建設,是由國家工信部與衛健委聯合牽頭組織,在全國范圍內僅遴選21家單位進行創建。省中醫院作為廣東省的牽頭單位,聯合省內廣州華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等15家醫院,共同推進中心的建設工作,形成覆蓋省內的診療網絡,提高廣東省骨科疾病的醫療救治水平。
這也意味著,今天在10名操作手的帶動下,廣東更多骨科醫生有機會親近甚至操控“天璣”,造福更多患者。
“天璣”vs“達芬奇”
老百姓久聞大名的“達芬奇”機器人,簡單而言,是專攻軟組織的,就是高級的腹腔鏡系統。
“達芬奇”機器人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進行手術操作的時候也需要機械臂穿過胸部、腹壁。
不過“達芬奇”所代表的該類醫療機器人,擅長縫合與剝離、但看不見深部組織,骨科手術用不上。
而即將大展神威的“天璣”機器人,純正中國制造,造價高達1500萬元,專攻硬組織,是世界上唯一針對骨骼硬組織、能夠開展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骨折四肢骨折等創傷骨折、骨腫瘤手術還有關節導航的骨科手術機器人。
“天璣”與“達芬奇”其實不存在競爭關系,反而是互相補位,今后,機器人手術已經能“軟硬兼施”了。
文、圖:廣報記者何雪華通訊員李雪、侯宇
64所學校 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志愿一路行,關愛老年人
500米高空架管道直連地鐵工地 實現清潔地下水再利用
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要求推動全市國土資源工作再上新臺階
38名雅安籍官兵2017年度立功受獎
全球唯一骨全科機器人來廣州了!手術時間可省1/3
提升質量發展水平 昆明開展“提質行動年”
臨淄區工商局四措施完善年報長效機制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周口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
涇縣打好作風建設“組合拳” 深入推進各項工作
我市7家“巧媳婦”基地被定為省級示范基地
滕州山亭薛城成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在三明,“掃一掃”就可知食品“來龍去脈”!
區領導到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解決雙回路供電問題
鳳陽發放上半年計生特扶對象老年護理補貼4.5萬元
郯城縣楊集鎮:推進“清河行動” 保護碧水清流
蕪湖公務員招考取消13個計劃數
吸引科技成果入孵轉化每年200萬獎給孵化項目
成資大道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漣源市幼兒園教師自制玩教具作品被婁底市選送參加全省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