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兩個媽媽,張英覺得很安心。
文/本報記者周愛娜 圖/首席記者李傳報
在沙河口區(qū)李家街道綠景社區(qū),提及居民張英一家,知道的人無不稱贊。今年62歲的張英長年如一日,和丈夫肩負起照顧兩位年邁母親的重任,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可她從不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她認為這上升不到偉大情懷的高度,就是覺得,兩個媽媽在自己身邊,能盡量為她們多做點,她安心!
溫馨時光里詮釋歲月靜好
重陽節(jié)來臨前夕,記者來到張英家中,當親眼見到她們的相處模式,記者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出一個詞:歲月靜好。她的母親——100歲的何奶奶坐在搖椅上從窗戶看光景,88歲的婆婆周奶奶平時喜歡讀書看報,張英則在電腦上整理文件,大家各有各的愛好,又時不時地嘮嗑互動,溫馨和諧的氛圍讓旁觀者也身受感染。
彼時張英阿姨剛照顧兩位老人吃過午飯,“告訴她就我們仨在家,剩的菜熱熱得了,她非要添新菜。”周奶奶嗔怪道,但她心知,這是兒媳心疼她,擔心她吃得少,想多點菜式讓她營養(yǎng)均衡。何奶奶沒有牙不能咀嚼,張英則把飯菜打成糊糊,讓她順利吃下去。
張英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去世得早,16年前她把媽媽接到自己家中,對于母親她總有些內(nèi)疚,盡管他們夫婦倆都很孝順,但由于工作忙碌,也有有心無力之處,媽媽也不愿麻煩他們。退休后,她婉拒單位留用,將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同時她又做出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把年邁的婆婆也接了過來,一并照顧起來。
對于這個兒媳,周奶奶對記者接連說出“要強、能干、心善”六字評價。她說,她對兒媳一直有種依賴,在沒搬來之前,有事或生病,她都習慣找兒媳幫忙,“她早就讓我搬過來,那時候她沒退休,還得照顧老媽,我實在不忍心累她。”周奶奶回憶,當張英退休后再次邀請她,她欣然搬了過來。
最怕自己生病不能照顧老人
有兩個媽媽在,張英總覺得自己還不算老,雖然她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身體并不太好,但老人的依賴,總讓她撐著一股勁。她最怕自己生病,前年她磕碰導致肋骨骨折,憑著早年做過護士的經(jīng)驗,她用布單自制了胸帶,綁好后堅持在家照顧兩位老人,忍著疼痛,買菜做飯啥也沒耽誤。
之前有一次她的媽媽因病住院,大夫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至今她回憶起那段時光仍心有余悸,她的哥哥姐姐都很孝順,可鑒于他們年紀已大,張英執(zhí)意一力承擔下照顧母親的重任,彼時她因上火吃不下飯,每天都告誡自己“就當完成任務也得吃下去,不能垮”,一直照顧到母親順利出院。
張英喜歡旅游,退休后老同事們也經(jīng)常邀她一起出游,可她從來沒去過,她說,兩個老人不在身邊,她走到哪都不放心,心里總牽掛著,倒是常利用丈夫休息的時間,一家四口在市內(nèi)的景點轉(zhuǎn)轉(zhuǎn),為的是讓兩位老人散散心。每每此時,他們的銀發(fā)組合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看在別人眼中正是天倫之樂的幸福。
綠景社區(q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每提起這一家人,大家都對張英贊不絕口,但在張英看來,自己做的再正常不過,“我照顧的是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婆婆,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來。”
湖北一出租車頂宣傳語現(xiàn)“文明駕屎” 涉事公司回應
從源頭保證孩子飲食安全
舉行革命烈士公祭活動 重溫歷史 緬懷先烈
25日起填報高考志愿 天津兩次填報、兩次征詢
寧津法院情感修復助案結(jié)事了
62歲的她照顧倆媽:一位100歲一位88歲
18周歲以上更改姓名需要什么手續(xù)?
市領導慰問春運志愿者
第二屆大東街口嘉年華30日開啟 12場活動等你參加
開封市供水總公司東區(qū)營業(yè)所開展祥符區(qū)自備井用戶大普查活動擼起袖子加油干促進供水新發(fā)展
慘烈,“皮”都被削掉了!東莞人經(jīng)過這個路口認真要小心!
義東溝村:加大投入提升村莊“顏值”
仙游縣推進全域旅游融合發(fā)展
東昌區(qū)精準扶貧在行動
上饒市馬鞍山抬水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服務項目第一次公示
長途客車內(nèi)有人遺失挎包 寒夜中泗洪駕駛員等失主兩個小時
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現(xiàn)場會在阜召開
天冷衣服穿得厚 隨身財物要看好
80高齡老人失聯(lián)36小時,警方與時間賽跑終找到
讀《安康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