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馬莊時,80歲的村民王秀英告訴總書記,自己做的中藥香包很好賣,每年凈收入20多萬元。習近平夸她手藝好,并自己花錢買下一個,笑著說“我也要捧捧場”。
有了總書記的“捧場”,原本就很暢銷的馬莊香包更加名聲在外。在剛剛舉辦的一場媒體公益扶貧活動中,馬莊村村民趕制400個香包,一天之內就被搶購一空。“樂團、香包、婆媳好”,如今被總結為馬莊的“三寶”,成為村里人的驕傲。那么,馬莊的香包到底為什么這么“香”呢?
馬莊香包,代表了鄉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手工香包曾是在徐州地區農村廣為流傳的民俗工藝,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村民都會縫制香包,內裝中藥隨身佩帶,以驅避蚊蟲、御邪防病,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隨著時代變遷,香包之類民俗工藝逐漸被人們遺忘。現在“徐州香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王秀英老人的“鴛鴦戲水”香包成為代表作品,這項歷史悠久的鄉土文化項目正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馬莊香包,為鄉村發展尋找到特色產業。小小香包,看似不起眼,背后卻蘊含著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產業。在與馬莊村一路之隔的潘安湖國家級濕地公園,馬莊香包作為特色旅游產品深受游客喜愛,每年600萬游客來此觀賞美景的同時,也形成巨大的香包消費市場。正因如此,非遺傳承人王秀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帶出一大批徒弟。這些從小就會縫縫補補的農村婦女根本沒想到,自己憑此技能一個月能賺三千多塊錢。這樣的文化產業不消耗多少資源,沒有污染,技術門檻又不高,對于農村中老年婦女來說,可謂最佳就業途徑。
馬莊香包,體現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馬莊曾是徐州的煤炭產區,小煤窯林立,當地人躺在金山上過日子,養成懶散的習慣,精神上很空虛。在小煤窯關閉之后,農民們不光要去找錢,還要去找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馬莊村視察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 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錢花之后,對精神文化有了更多需求。現在的馬莊村,雖然農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85萬元,略高于江蘇農民收入平均水平,但馬莊的“三寶”和綻放在村民臉上的笑容,讓我們看到鄉村振興的方向和希望。
今年春節,馬莊村推出“首屆香包文化節”,一方面展示傳統鄉土文化的魅力,做大做強香包市場,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可以預見的是,馬莊的香包將會更加“香”!
市社保中心舉辦全市慢性病定點醫藥機構業務培訓會
海口市政協調研組赴甲子鎮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
私設停車場 市民質疑圈塊地就能放飛價格?
彩禮談不攏 準親家動起手
在線申報 網上辦理 東港小學80天完成 開工前審批
馬莊香包“吃香”的啟示
徐宏源出席長沙市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
市委黨校舉行 2018年秋季期開學典禮
恩施州出臺“律師三進”工作規則
市質量技監局部署2018年春季農資打假行動
北京密云共有產權房申購 均價1.5萬元/平方米
生產經營單位十大失信行為納入聯合懲戒
荊州水務集團開展第十九個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集中學習活動
創優營商環境 創新國土發力
正義凝聚浩氣存 英雄盛開文明花
翻篇歸零再出發 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麻陽縣板栗樹鄉:多舉措確保防溺水工作落實到位
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 深圳漁民開始捕撈生產
省政府考核組來漳開展消防工作考核
坊子:村里兩家養豬場 周邊村民直喊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