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焰,在桂林知之甚少;提起秦霖,這位為國捐軀的桂系將領,就知之甚多。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時任桂系第七軍171師511旅少將旅長的秦霖率領9000余名桂系子弟奔赴前線,英勇抗敵,是桂系的五虎少將之一。當年10月21日在上海蕰藻浜一帶與日軍展開血戰,壯烈犧牲。戰后,秦霖被國民政府追授為中將,在衡山忠烈祠供有牌位,在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有其生平簡介。秦霖,是抗戰中犧牲的桂林著名將領之一,在桂林黑山苗圃有其陵園。
秦焰。(秦強民供圖)
秦霖,出生在桂林城麗澤門外的螞拐橋村。該村的秦氏家族,是桂林城一個大家族。
始祖從山東海豐遷來,隨宋朝名將狄武襄入桂平亂,在螞拐橋村(也稱麗君村,丁字村)繁衍生息。“秦氏家族”的字號是“仕經紹以開大繼錫光煥”。來村一百年后“紹”字輩的秦紹斯,尤好習武,身強力壯,考取了“武舉人”,相傳村里現存那個“石獅子”就是他從數公里外的甲山村肩扛而來。秦家習武代代相傳,其孫子又出了一個官,叫秦枝林(1817年~1860年)。因戰功顯赫而擔任桂林營守備,為清廷出戰抵御太平天國而陣亡。秦枝林墓碑上刻有“皇清例授武略騎尉”字樣。說明其被清朝廷授予武略騎尉的官銜,正六品武官。可惜。他英年早逝,年僅43歲。到了上世紀30年代,秦家又出一名武官,就是抗日英雄秦霖將軍。秦霖就是秦枝亮的曾孫子。其祖父秦汝森先在云南總督岑毓英府內幕僚參與平亂,后到云南州縣做官。父親秦榕蔭是秀才,精通文史,吟詩賦詞,在桂林開課講學,娶兩房太太。所以,秦霖有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12人。秦霖排行第六,其三哥叫秦焰。秦焰與秦霖兄弟情深,秦霖犧牲后,秦焰為秦霖的陵園題寫了碑文。
秦焰(1882年~1949年),派名錫珍,字襄七,后改名焰,別署若灰。秦焰,自幼飽讀四書五經,學養深厚,廣西高等師范肄業后,到南洋爪哇中華學校當老師,回國后在廣西教育會附設師范講習所當所長。又到桂林陸軍小學當教員,李宗仁、鐘祖培是他的學生。辛亥革命后,當廣西圖書館館長,34歲任廣西本省巡按使署教育科科長。35歲任蒙山縣知事,39歲任百色縣知事、藤縣知事,43歲任桂林縣知事、平樂縣知事,47歲當廣西財政廳總務處長,還當了全州統稅局局長、賀縣統稅局局長、桂林金庫主任、廣西省銀行桂林匯兌所經理,54歲任廣西省府咨議。秦焰,不但從政閱歷豐富,精通金融、稅務,而且是一名實業家。55歲從政壇卸職后創辦太和礦業公司,開采鐘山牛廟錫礦,與人合資在桂林中南路經營東方旅館、在水東路開昆侖公司經營糖果餅干,在九娘廟街開糟房、在水東街開怡和商號的水面生意和全昌鹽行的鹽業生意,還與他人合作創辦嘉泰化學工業原料廠于八步水巖壩,并投資桂林市立銀行股本。可惜,1944年日軍攻占桂林,這些營生毀于一旦。秦焰于1949年因腦溢血逝世,享年68歲。
秦焰自編《府君秦焰字襄七公年譜》一冊。2018年1月10日,本人在征集古村落史料采訪秦霖事跡時,由秦霖孫子秦強民提供。這是一本影印電腦文本。全冊12000字。采用通譜體例。從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到光緒末年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又從宣統元年乙酉(1909年)到宣統末年三年辛亥(1911年),再從民國元年壬子(1912年)到民國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歷經三個朝代,記載譜主一生的仕歷、功業、家事、恩寵、哀榮和磨難,尤其是抗日戰爭期間逃難的歷程,有簡有繁,文筆優美,是一本桂林地方鄉紳清末民國命運多舛的血淚史。從其個人的經歷,折射出那些年代的風云變幻,與祖國的悲慘命運。對研究桂林本地的歷史和抗日戰爭中日本軍國主義欺侮中國人民的不容抹殺事實,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秦焰《年譜》原稿。(秦強民供圖)
根據該《年譜》記載,1944年日寇抵近桂林,秦氏家族奉疏散令化整為零四處逃難。秦焰率妻及嫂媳等家眷到陽朔留公村,投靠八弟外戚家。10月17日,桂林城全部淪陷,陽朔未能幸免,留公村村民躲入山巖。25日日軍占領留公村,村民驚恐萬狀。11月9日,5名日軍搜捕到了山巖,秦焰和八弟挺身而出,稱不知道是否藏有軍火。首批日軍退出僅半小時,又帶來了二三十名士兵再次搜索留公巖,搜出長槍8支、手槍2支、子彈8圍。敵人將劍架在他的脖子上,詰問槍支從何而來,必須交出持槍者,秦焰死咬他是前來避難的外地人,實情不得而知。惱羞成怒的日軍,即將洞內村人分開,對年輕婦女實施強奸,兇殘至極。
《年譜》是這樣記載的———
“迨至二十四日(11月9日)天方黎明,突有敵酋五人前來叩關,借詞檢查,予等查其來意,尚屬和善,只得啟門任入。入時僅有予與浩然八弟二人與之周旋,前之堅持抗敵者,竟秘而不見,足征我國人做事只好空談,不能見諸力行。敵與予等筆談一小時,并詢巖中有無軍火收藏?予答以我輩系初由遠方來此避亂,巖中有無軍火,固非予所得而知。以意揣之,際此嚴重時期,恐未必藏此種違禁物品,敵酋聆之分往各處巡視一周,僅取酒和糖二物而去。酋去約半小時,即有獸兵約二、三十人各持槍劍蜂擁而至,其面目之猙獰,令人望而生畏,入巖則大肆搜索,傾箱倒柜,凡見有金銀首飾及各項適用衣履器物,無不捆載而行。前幫方去,后幫又來,循環往復,不計次數。后來者較前來者尤為兇惡。時以槍劍指駕予等胸頸,命予等再獻銀錢金表等物。嗟呼!予等所有精華早被劫掠殆盡,何得復有他物,乃以婉言卻之,各獸兵尚不深信。又派兵往四處狂搜巖中隱僻洞穴。幾被檢查無遺。不幸者,村人所藏之長槍八枝、子彈八圍,手槍二枝,竟被查出。斯時,獸兵勢如瘋癲,咆哮不已。即奔報敵酋。敵酋率隊前來,以劍駕予頸,以槍指予胸,聲色俱厲,其勢洶洶,詢詰予前云巖中未藏軍火,令此項從何得來?并令予將藏槍者、持槍者概行交出,否則即將予處死。予此時已置生死于度外,心情已較前反而鎮定,即與敵酋辯之以理。謂巖中有無軍火,前已言明,非外地遠來避難如予者所得而之。即許藏有亦不過籍守山巖,預防土匪而已,對于你們毫無惡意。你們不止一次來巖搜查,巖中之人都未動用此物,即為明證,毋庸深辯。至今交出藏槍持槍之人,予是來此寄居者,何克有此能力辦到,種種實情,務須詳查。至個人生死不成問題,如何處置,任求你等裁奪。復得予妻在旁多方解釋,酋意稍有松動,隨即聚集同來獸兵,似若會議。議畢,即命來此避難者立右側,在此土住者立左側,即將搜獲槍彈全行搗毀,投諸巖底;又將予等年老婦孺趕入后巖。擇選年輕婦女攆往前巖。當時不解爾等是何居心,以為非屠殺即焚燒,是則全巖生命危在旦夕矣。一時哭喊救命之聲四起,震徹巖谷,悲恐之狀筆不忍述。未幾群獸兵狼奔前巖,將擇留的年輕婦女,實行奸污,呼嘯而去。幸予之眷屬,早經密為躲藏,未被查覺,否則當不堪設想矣。殆亦祖德之垂蔭歟?噫!可敢也矣。敵去后,天已昏暗,慘淡無光,全巖之人悲憤交集,咸念寇今既來,焉知嗣后不繼續光臨。似此巖穴絕地,實難久居,非另行擇逃命不可。然烽火連天,盜賊遍地,究往何處方是予輩容身之所。瞻年前途,不知涕從何處出也。予乃命二位六弟婦率子女隨人乘夜落荒而走,次晨又命四妹率孫子女輩隨人投野而去。但逃去者并無目的地,生死吉兇更不可知?,F居巖者僅黎姓兩老婦人,及予妻、兄嫂共六人,景況凄涼又非予所忍言者矣。予居巖數日,每日果有日寇或土痞三、五成群,各執火把時來巖中搜尋劫余物質。”
該《年譜》還記載了桂林光復后,桂林城的慘狀:“抵家之日,見其山河依舊,景物全非,從前繁盛之區,今竟成一片瓦礫場矣;且炮彈裂痕,遍地皆是,尸體隨處暴露,種種慘狀,令人觸目不知涕從何而出。”在這次逃難中,螞拐橋的“秦氏家族”慘遭重創。“予家此次遭難,所有財產概行損失殆盡。從前經營各業,亦倒閉無余,現只余荒田數畝,宅地數段而已。不僅此也,即人口因殉職、疾病、饑餓而亡及至今不明下落者,竟達七人之多。噫嘻,慘之極矣!”
該《年譜》原稿原記載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后部分由其長子秦光漢等子孫補記,并對無句讀的原稿添加標點。
撫寧區召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動員會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下午3時開幕大會新聞發言人昨答記者問
“噴空”創始人陳紅旭來南陽了 河南式幽默讓你樂開花
全市人才工作項目拉練會召開
深鎮鎮筑牢森林“防火墻”
桂林這個大家族竟淪落到蝸居山洞,還被人找上門來把女眷全部強奸了
市司法局召開特約監督員見面會
中國首屆糧交大會廣元成果豐碩
凌晨 八旬老太拄著拐杖要上高速公路回娘家……
??诮痪l布19時路況:龍昆南轉盤南往北路段擁堵
薛海濤調研科技館并走訪看望市政協科技界委員
中秋臨近“私房月餅”微信圈走俏
滴滴司機疲勞駕駛 車子差點一頭扎進排水溝
我市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及中央第六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會議
彰顯吉利特色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訪吉利區委書記吳立剛
春節22個目的地專屬優惠
警方官微發言網傳“河北邢臺水災”視頻是謠言
曾都區百名貧困留守兒童圓夢“微心愿”
小轎車半掛水塘邊,路過的民警及時救援
海口新月出租司機拾獲遺落手機當即歸還 獲乘客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