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旭峰特約記者許來齊記者孫曙光
本是一個經濟自足的幸福之家,卻因一場車禍,欠下不少饑荒,成為低保戶。生活的不幸沒有讓他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他和妻子不等不靠,在鎮村干部的幫扶下,借力黨和政府的關懷,用短短兩年時間脫貧,摘掉了貧困帽子,成為勵志脫貧典型。他就是北林區綏勝滿族鎮正白一村西窩棚屯村民高繼紅。
今年43歲的高繼紅和妻子李業杰是一對恩愛夫妻,育有兩個女兒。由于夫妻二人勤勞能干,平時除了耕田種地,還依靠制作年糕的手藝,每天能收入個四五百元,生活可稱為富足。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5月,不幸降臨到這個和美的小家庭。那天高繼紅騎著摩托車去為購買年糕的客戶送貨時,在途中發生了車禍,高繼紅當即顱骨塌陷,昏迷不醒。在醫院治療了3個月又在家康復6個月,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高繼紅才能下床走動。但因身體受傷而干不了重體力活。一個原本幸福和美富足的小家庭,瞬間成了貧困家庭。高繼紅的大女兒本來學習成績很優秀即將面臨中考,卻因家中災難,被迫輟學外出打工,幫父母分擔經濟負擔。
雖遭大難,人間有愛。2015年底高繼紅家被納入貧困戶范圍,鎮村黨組織幫助他們一家申請了低保,這讓處在人生困境的高繼紅堅定了借力幫扶盡快脫貧的信心。2016年綏勝滿族鎮進行村屯危房改造,作為村里的幫扶對象,正白一村出資出人幫助居住在泥草房中的高繼紅一家維修了房子,彩鋼的屋頂、新砌的貼面磚墻,讓高繼紅一家心里暖暖的。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綏勝鎮采取了農戶與企業建立利益聯結的扶貧“造血”機制,讓農戶與昱豐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以土地入股分紅和代種馬鈴薯的方式,帶動貧困村民增收。這一舉措,讓高繼紅一家也得到了實惠,土地入股了,不用去干活就有來錢道,徹底解決了高繼紅不能干重活的難題。而土地入股后,高繼紅的妻子李業杰也有了打工去處,在昱豐合作社就能賺錢,增加了一份打工收入,2017年一年高繼紅一家土地入股收入就有8000元、李業杰在昱豐合作社打工收入1萬多元。除了土地入股、代種馬鈴薯,綏勝鎮還開展了禽類養殖項目扶貧,這一項目的開展同樣讓高繼紅一家受惠,年底這一項純收入1000元。
“鎮里領導和我結成一幫一對子。我們不能只等靠要不努力干,要是不能早點兒脫貧,都對不起他們。”每每提及現在的生活,高繼紅和他的妻子都會這樣說。綏勝鎮的貧困群體不僅得到鎮黨委鎮政府的關懷,各村屯也同樣按照鎮里的要求對特困群眾予以充分照顧,村里收拾衛生、栽花種草、看護道路等活計都是優先讓貧困戶來承擔,從而幫助他們增加收入。而高繼紅也有幸被納入這個照顧行列?!袄^紅身體雖然不是很好,但干起這些活很用心,有時候頭疼得厲害只是休息一下,稍好點兒立馬再干,大伙兒都說這人干活實在?!币晃淮迕襁@樣評價高繼紅。高繼紅則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村里、鎮上照顧自己,自己也必須好好干,才對得起所有關心關懷自己的人。高繼紅的妻子李業杰也同高繼紅一樣,心里想著早日脫貧。她在昱豐合作社打工,忙碌時要早晨4點半上班,晚上7點下班,盡管干活很累,但她總是認認真真地干。遇到身體有點兒小毛病了,就吃點兒藥扛過去。她說,黨委和政府照顧自己家,自己不努力就太不像話了,只有努力早日脫貧才對得起黨和政府的關懷。
高繼紅一家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依靠著自己的努力,2017年全家實現收入3萬余元,成為全村勵志脫貧的代表,全家人再也不用為生活犯愁了。
濕地公園美如畫
市城管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浙江省安全生產巡查組向溫州反饋巡查情況 提升安全生產整體水平
省農科院作物所、區農科所、綠聚來公司簽訂共建基地合作協議
一針一線選手同場較量
高繼紅 不等不靠勵志脫貧
轉型趁早、投資向好—— 從年報看變局中的保險業
市林業局開展“3·12植樹節”宣傳活動
望城區城市管理局食品安全“護老行動”宣傳活動
全市禁放工作推進會召開
臨渭區四舉措推動環保工作水平再提升
【組圖】記者瀘州行——川黔走廊 堯壩古鎮
我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在全省教育民生績效考核中奪冠
青島網紅路被扎堆打卡 馬路上全是拍照的游客(圖)
南通年輕男子夜躺小區門前 喝到斷片民警及時送醫
陸豐公安凌晨行動抓獲4逃犯
我市連續10年舉行反邪教宣傳月活動
洋快餐撞上南京非遺文化?夫子廟的肯德基“變身”南京云錦非遺網絡文化小屋
成都數字經濟指數位列新一線城市榜首
衛生下基層 健康福利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