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涔上課中
三尺講臺,一生情愫。
從教已39年的張涔,是永豐縣石馬鎮石腦背小學校長,也是一名語文老師。這一生,“老師”是他最驕傲的稱呼。學生從山上采的野菊花、親手折的千紙鶴,是他收到的最暖心禮物。“這些東西,都是學生們用了心的,我喜歡”,9月7日,談及熱愛的教育事業及他的學生們,張涔滿心歡喜。
主動“請戰”
在邊遠山區一呆就是16年
1980年3月,張涔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從此,學生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愛學生,這種喜愛,發自心底。2003年9月,為支援邊遠山區教育,張涔從永豐縣沿陂鎮老家自愿調到離家85千米的邊遠山區——永豐縣石馬鎮小學,遠離年逾八十的父母,在那一呆就是16年。
教語文出身的張涔,很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所在的學校,招收的是附近4個村委會的五、六年級學生。學生周一到周五都在學校寄宿,大部分學生還是留守兒童,不少學生的思想波動大,對學校教育造成影響,細心的他總是能從中發現問題。上學年,張涔班上來了一個女學生,在課堂上總是一言不發,課間活動也是獨自一人,對待學習很消極。“我找她談話,她就一直低著頭哭。有時候周五回去了,連學校都不來了”,張涔很心急,趕緊趁著午休時間前往離校十多里的學生家里了解情況。一了解才知道,孩子母親很小就棄她而去,杳無音訊,父親又常年外出打工,家中只有一個83歲的爺爺。“這孩子特別懂事,她是放心不下她爺爺”,在張涔耐心的勸說中,孩子最后哭著說“我去讀書”。從此,孩子到校后換了一個人似的,各方面表現出色。
這樣以心換心的故事,還有很多。每每想起學生的進步,張涔的內心總會感到無限滿足。“我們每個學期都會有針對性地組織學校老師通過主題班會、個別談話等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言行,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學風的形成”,在張涔和同事的努力下,其所在的學校每年都在鎮小學綜合考評中獲一等獎,各科教學成績均在全鎮前茅。
心懷大愛
“愿孩子們都能享受好的教育”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張涔對自己的人生要求。39年從教經歷,并沒有讓他成為“老先生”。怎樣將自己半生的教學實踐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并且有效地指導年輕老師,這是張涔一直思考并且在實踐的事情。學電腦、多媒體教學、校園微信、美篇……年輕老師會的,他一樣沒有落下。近年來,他撰寫的10余篇教學論文被省、市等各級教學刊物刊發。因工作突出,張涔于2016年3月被評為永豐縣首屆小學語文骨干教師;2012年、2014年、2017年先后3次榮獲縣優秀教師榮譽;每學年度都被評為鎮先進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名50多歲的老教師,張涔主張與學生平等對話,傾心交流,用愛去引導他們、善待他們,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記得開學初的一節語文課,一個學生遲到了9分鐘。當孩子滿頭大汗地出現在教室門口時,張涔看到了孩子眼睛里的不屑。沒有批評,沒有責罵,張涔摸著孩子的頭,“快進來!老師和同學們正等著你來上課呢。”課后,他主動接近那學生,孩子非常內疚,“老師,我以前害怕上學,反正成績差,天天挨老師的批評,同學們不愿意和我玩,所以無所謂。今天您沒批評我,我好高興!我以后再也不遲到了。”
張涔常說,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純潔、稚嫩的心苗,只有先給他們愛的呵護,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愛并學會傳遞愛。“今年還有幾個已經升級做了父母的學生,暑假請我去輔導他們的孩子學習”,對于張涔來說,能得到學生的肯定,便帶給他莫大的開心,“我最大的愿望是孩子們都能夠享受好的教育,都有個快樂的童年”。
吳寅生、記者賀曉梅 文/圖
雞澤縣“三個延伸”全力做好路面管控工作
【網絡中國節?端午】童心繪“端午”
徽州區組織開展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暨監測員培訓會議
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萊西新校區奠基
城區持續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
只為桃李競芬芳 ——記永豐縣石馬鎮小學教師張涔
陳新武與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主任劉江毅一行座談攜手推動綠松石產業高質量發展
靜心傾聽 治愈他人——記省級優秀輔導教師、市級最美巾幗志愿者阮莉萍
市圖書館“連圖·公益民謠音樂會”落幕
寶安區稅務局正式掛牌成立
亂倒建筑垃圾 合肥濱湖兩企業被罰3萬元
【暖新聞·江西2018】昌江城管巡查途中救助傷者稱贊
市質監局組織開展“五一”節前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獨家V觀】我們走在致富路上
前四月我市簽約招商項目50個
掃掃二維碼 流程全知曉 仙游縣推出掌上辦事指南
襄陽市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有關情況的公示
齊心協力打造文明九江 全民參與建設美好家園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擴大會議
我市消化批而未用土地近1.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