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汪少沖報道 8月9日,驕陽似火地炙烤著大地。在杞縣邢口鎮楊屯行政村緊鄰村室的扶貧車間內,46歲的貧困戶何秀榮坐在嶄新的縫紉機前,熟練地加工著面前的服裝材料。何秀榮告訴記者,這個開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實在是給了她太大的幫助。經過培訓有了一技之長,不出家門就能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貧困的日子再也與她無關。在這個以訂單服裝加工為主的扶貧車間,9戶貧困戶在這里實現了就業,告別了貧困;而這個運行了才2個月的扶貧車間,用工人數最多時達37名。楊屯村的扶貧產業不僅僅有服裝加工這一個,在村里臨路的空地上,潘安食品建起了扶貧冷庫。當日,大蒜滿滿地塞滿了冷庫內的貨架,前來賣蒜的農用車輛排著長隊。這個扶貧冷庫所產生的利潤,將全部返還給村里的各貧困戶。楊屯村因村施策的帶動作用,正是杞縣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已豐富脫貧產業帶農脫貧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杞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開展“一米團扶貧先鋒活動”和“夜談會”,定期對所有貧困村和非貧困村開展政策宣講和督促政策落地,進一步提高貧困群眾的知曉率,確保各項扶貧政策更好的落實。深入開展“幫扶日”,落實各級主體責任。為切實發揮全縣幫扶責任人的作用,著力構建幫扶長效機制,進一步凝聚幫扶力量、激發幫扶活力,全縣4000多名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立足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結合自身任務,以科技扶貧、產業扶貧、技能培訓、興教助學、送醫送藥、文化扶貧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大走訪”活動。
近年來,杞縣緊緊圍繞“種植規模化、品種優良化、基地產業化、營銷市場化”,大力實施“大蒜富民”戰略,著力調優品質結構,培育銷售市場,發展精深加工,積極推進大蒜產業化進程。打造了從種植到存儲,再到冷藏、研發、精深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建立健全大蒜產業“六個對接”、“六個打通”扶貧帶貧模式,讓貧困戶參與進大蒜產業發展中的各個環節,走出了一條具有杞縣特色的大蒜產業化精準扶貧道路。此外,該縣遍布鄉間的97個扶貧車間和產業基地也擔當起了貧困群眾脫貧的重任。
該縣還積極發揮黨組共建作用,積極探索推行“百企聯百村結千戶幫萬人”黨組共建活動,進一步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該縣編織下發《開展“百企聯百村結千戶幫萬人”黨組織共建活動實施方案》,縣基層黨組織共建辦公室統籌協調,各鄉鎮黨委、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為責任單位,結對村企黨支部書記為活動第一責任人,各鄉鎮明確一名同志專門負責,建立上下互動機制,協調落實結對共建各項任務。以潘安食品、牧原農牧兩家龍頭企業為引領,按照“組織引領、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原則,以黨組織共建為紐帶,以資源下沉為重點,搭建村企合作平臺,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協調發展,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實現100家企業聯建100個村、結對1000戶貧困戶、幫扶10000人目標。
該縣積極豐富貧困村精神生活內涵,開展文明村創建,組織“節儉養德”“愛護環境”等道德實踐活動;開展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等活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一約五會”和村規民約,完善紅白理事操辦標準,推進新事新辦,整治陳規陋習;縣文明辦、扶貧辦聯合下發孝善敬老倡議書,弘揚孝老愛親美德,讓與子女分戶、單獨居住在破舊老屋甚至危房內的老人住有所居,安享幸福晚年;持續做好貧困戶“志智雙扶”工作。圍繞脫貧攻堅中心任務,開展文化惠民電影放映和文化藝術送基層活動,引導貧困群眾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樹立脫貧光榮的良好導向。
淄博市歌劇舞劇院走進肥城桃花節
市二院與北大口腔醫院簽訂技術幫扶協議
【暖新聞·江西2018】昌江城管:幫助一名走失兒童找到家人
杭州市民宗局三舉措強化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青山區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助企業輕裝上陣
杞縣:凝聚力量展活力脫貧路上心連心
推動政策措施落地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做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中共濟寧市委關于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的通知》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
雨要下到明天 天涼請你添衣 今明兩天長沙有一次中雨過程
張灣區2018年農村電商創業人才培訓班開班
龍山小學參加2018年秋季統編教材網絡培訓會
上半年巴中市通信扶貧成效明顯
撿到手機歸還 的哥還送充電器
全市中學生2018年禁毒演講比賽決賽落幕
邁向高質量"六穩"在湖南丨前三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25.1%
“月季樹”繁花似錦營造春城鮮花大道
我市6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慈善常州:全民樂施鑄就首善之城
靖西環河村三華李果收成喜人
提升安全管理強化減災責任 吉安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