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生在紅旗下,長在校場壩”。當我聽到一個童年伙伴說出這句話時,不由會心一笑。的確,校場壩是我們心中永遠絢爛的童年記憶。漢中校場壩也叫“北教場”,古時候主要是用來點兵、演武,三四十年代,國民政府黃埔軍校在漢中設分校時,校場壩還是一個集訓點。想當年它十分寬敞,面積有百余畝,漢中有句俗語就是:心寬得跟校場壩似的。
校場壩的西北面是個田徑場,西面正中有個典禮臺。400米長的跑道用煤渣鋪成,賽道用石灰勾畫,遠遠看去煤渣黝黑,石灰亮白,非常醒目。我曾在這長長的跑道上學騎自行車,爸爸在身后扶著車架,陪我歪歪扭扭地前行。那時校場壩的田徑場是漢中大型活動的首選地,文藝演出、運動會以及其它很多重要賽事和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百米賽道旁有裁判用的鐵制臺階式高高看臺,跑道中央的足球場草坪茂盛,夏天很多人帶著涼席在這里納涼,孩子們在上面打滾兒、嬉鬧。我也經常帶著一個空瓶子和伙伴們在草地上尋找螞蚱,趁它不動時迅速抓住,然后一個個裝進瓶子里玩。
校場壩東面是一片大的活動場地,我曾在這里看了無數次的棒壘球訓練。當時漢中的棒壘球隊已經小有名氣,曾多次參加全國少年兒童棒壘球賽,也曾多次承辦全國棒壘球集訓和比賽。
過年的時候,校場壩鑼鼓喧天,城區各處和各縣的社火全部都在這里集合。大人孩子各種扮相花花綠綠,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
秋天的時候,這里又成了全市商品交流會的場地,人群熙熙攘攘,大小喇叭爭相叫賣,吆喝聲陣陣入耳,天南海北的服裝皮鞋、日常用品、食品調料和本地山貨琳瑯滿目。各類小吃雜耍更是隨處可見,擺象棋殘局的、變小魔術的、草臺班雜耍的、賣糖畫賣甘蔗賣冰糖葫蘆的,讓人眼花繚亂。而“下崗”潮涌來的那年,“跳蚤市場”更像雨后春筍一般一夜之間生長出來,一時間攤點密布,人聲鼎沸,摩肩接踵,很是熱鬧了一陣。
昔日的校場壩如今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聳入云霄的高樓和現代化的商業賣場,但兒時的校場壩永駐在上一輩人的心中。
中國婦女報駐內蒙站站長王永欽觀摩巾幗創業浩特
恩施經濟開發區慶祝建黨97周年
岳陽樓區對口幫扶平江匯龍村工作側記
新化縣領導到科頭鄉調度脫貧攻堅工作
孫珅在主持召開大中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時強調
遠去的校場壩
寶山區吳淞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笑樂匯相聲專場活動
眉山市積極開展林業科技三下鄉活動
柴桑區港口街鎮:促進招商引資 推進項目落實
市商務和糧食局情系留守兒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邢臺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議程
強化人才培訓 拓展發展思路樂陵:為鄉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撐
交管局:微笑的力量
經開區責令停業整頓7所校外培訓機構
白溝新城安排部署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黃巖區水利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部署會
山西省陽泉市考察團蒞許
青川縣“道德積分制”助推“四好村”創建工作
鼎城區武陵小學啟動全校課堂達標活動
堅持雙融合 唱響主旋律 ——含山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