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亞東)為扎實開展社區教育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目標要求,5月17日,高新區七星區在二樓多功能廳召開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建設進展情況座談會,自治區教育廳、市教育局、市社區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區領導王海燕、區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體局、民政局、科技局、團委、我區各街道辦、各社區、各村委會負責人、桂林市各縣區教育局分管社區教育的領導、職成股股長以及社區工作人員100余人參加會議。通過會議向國家、自治區級的專家們匯報我區社區教育工作的情況,并邀請了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社區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莊儉,在現場為高新區七星區作“創建社區教育示范區要務”的專題講座。
高新區七星區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社區教育工作,確立了“創新思路,以人為本,立足社區,強區富民”的工作理念,以創建全國示范區為目標,最大功能地發揮全區教育資源作用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成員接受教育的需求,為高新區七星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通過社區教育的實施,尋求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發展,社區教育初見成效。
全區按照“全面發動、突出重點、整合資源、逐步推進”的工作方針,以城區社區教育學院為層級龍頭,以街道社區教育為層級中心,以社區服務點為層級基礎,以轄區共建單位輔助教育為補充,構建社區教育三級管理體系,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社區教育。近年來各級持續加大社區教育財政資金扶持力度,社區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2015-2017年每年實際投入社區教育經費100多萬元,超過人均2元。2018年教育廳下撥300萬元社區教育專項資金,有效推進了社區教育。各街道辦、社區以培養干部群眾熱愛學習、終身學習為重點,積極開展了學習型社區創建和全民終身學習教育活動。各社區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不同年齡和不同文化層次黨員干部和群眾提供學習資源,組織社區居民使用“桂知網”,利用手機app,實現了“人人能學、隨時能學、處處能學”,提高學習靈活性。
同時,打造好校外學習教育品牌,桂林市七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校外教育現有固定學員兩千多人,開展各類校外教育活動50余次,開展各類講座94場,參與的學生達8萬人次。該中心“校外教育”榮獲“2017年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兩次獲得自治區文化廳頒發的“廣西書法大展賽優秀組織團體特別貢獻獎”。打造好社區零起點教育品牌“貓兒山社區零點課堂”。“零點課堂”就是“零起點、零收費、零區域”,到該課堂學習,居民無需任何基礎,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參加。老師由社區黨員志愿者擔任,實行零收費。課堂推行無區域限制,吸引了其他轄區居民參加。三年來, “零點課堂”共培訓居民2000余人次。課堂既豐富了社區文化,也有力助推了和諧社會建設。辰山社區主推童謠文化。桂林童謠以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和方言土語,濃縮風土民情,展示道德風范,展示民族文化。辰山社區以小區為學習陣地,不拘泥于固定課堂,融入“物語教育”,一花一草一木皆為老師。以其獨特的形式與內涵傳遞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反映著中華優良品德、人文意識、以及音樂形態等文化意蘊,讓生活在其中的社區居民受益頗多。
據統計,2013年毛塘路社區黃運昌同志榮獲全國“百姓學習之星”;2015年七星區被評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毛塘路社區、穿山社區、辰山社區、五通社區被評為桂林市學習型示范社區; 2017年“七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校外教育”和“七星區毛塘路社區再就業培訓工程”品牌項目被評為“2017年桂林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彰顯了高新區七星區社區學習教育新風采。
云夢文體新廣局開年謀事吹響“春訓號”
再見44中!113中金融城校區揭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再傳捷報 22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51億元
3歲幼童吃蘿卜絲包子嗆咳進入重癥監護室搶救
吉林省中秋節期間氣溫偏低 降雨稍多
高新七星區全力爭創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區
“禁限放”完美收官也要點贊市民
市工商局局長賈光明赴太和、界首市場監管局開展集中調研活動
曹凌云對市財政局機關黨建工作提出要求
白楊坪:風雨中奔走的“后勤部”
前8月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增速高于同期全國 居全省第二
2018中國(西安)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智慧交通、應急消防、反恐防爆技術暨“雪亮工程”應用博覽會開幕
隆安公安分局開展假前法制課 學生安全記心間
永州241名“民間河長”守護“漫江碧透”
市人民公園附近人行道上的迎春花競相開放
廣東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已開始,56所省內外高職院校招生計劃27259個
為市民創造良好出行環境通山重拳整治非法營運車輛
寒冬梅盛開游客慕名來 吸引一批批游客觀賞拍照
廣漢市行政審批局 加快推進重大投資建設項目投產
阜蒙縣強化“八種能力”提升監管民警規范執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