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威雙路(鐵馬橋至復立場段)
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為把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實現全市88個貧困村退出、25349名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今年初,我市編制印發了《22個扶貧專項2018年實施方案》。
目前,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正按照方案要求,發揚“用心、認真、盡責,敢挺、苦干、實拼”的精神,推動方案落地見效。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專欄,聚焦方案推進情況,展現脫貧攻堅階段性成果,營造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良好輿論氛圍。敬請關注。
交通出行與人民生活質量緊密相連,歷來備受市民關注。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作為內江市22個扶貧專項之一,2018年交通建設扶貧專項正在快速推進中。截至目前,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共計108.2公里,已完成目標任務的74%。
今年,我市將實現88個計劃退出貧困村通村硬化路全覆蓋,縣鄉道通行能力進一步提高,為25349人帶去交通便利。
■現場掃描:
農村公路改善提升明顯
“以前交通不便,一旦下雨,連使用‘雞公車’運輸都不行,更別說其他交通工具了,賣豬都只能靠人抬,從我家到大馬路有2公里多,種植養殖的運輸成本都很高。今年終于開始修路了,大家高興得不得了。”在東興區平坦鎮曬魚村6組,51歲的脫貧戶王學良站在路邊,看著已經完成的路基,期待著不久后將建成的水泥路。
曬魚村是東興區典型的丘陵地區“插花式”貧困村,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共計462戶173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254人。村里有一條2010年竣工的通村公路。因全村經濟發展落后,村民增收難,雖有繼續修路的愿望,卻苦于無錢集資,2015年以前,曬魚村沒有一條通組水泥公路,不僅村民出行、孩子上學不方便,村里的經濟發展也受到制約。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幫扶部門的支持下,村內公路設施開始逐漸完善。“現在,惠及我們4、5、6、9組共800余人的通材(注:路名)水泥路改建工程已經開工,這條路將連接起周邊的白家村和寨花村,打通村內閉塞的交通。”村支書王文昌告訴記者,通材路自今年1月動工以來,村民們十分支持,尤其王學良頗為突出。“他2014年脫貧后,就主動爭取成為了我們村的網格員,修路過程中,他每天都會在施工現場守上幾個小時,以便遇上問題可及時解決。”
“因為我想路盡快修好,不再受交通不便的苦。”王學良說,目前,通材路已完成路基。“以后,我們村的交通會大大改善,相信村里的經濟也會越來越好。”
據了解,曬魚村計劃于2018年底退出貧困村。目前,全村正在繼續完善通組公路網,并引進泡菜廠、養豬場,規模種植青花椒,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除了村級公路,2018年,我市還著力于縣鄉道改善提升,從全市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的實際出發,堅持交通建設與城鎮化發展要求相協調,與特色產業發展及農村物流相結合。
東興區楊永路(永福段),因原來的瀝青路破損嚴重,沿線村民出行困難。該路段是永福鎮鯉魚塘村村民到永福場鎮的必經之路,村民深感交通不便。
“村里前兩年修新房的人較少,因為交通基礎差,建材都拖不進來。現在路修起了,相信返鄉的人會逐漸多起來。”鯉魚塘村村支書劉清林告訴記者,2013年,7組村民蔣爾青返鄉創業,在村內發展養殖業,但因交通不便,飼料等無法運進來,創業以失敗告終。2015年,蔣爾青再次返鄉發展養殖業,卻因楊永路愈發破爛無法通行再次失敗。“下雨時,摩托車都無法通行,從村上到永福鎮,2.7公里的路程,出30元別人都不一定愿意跑一趟。”
在沿線居民的期盼下,起于永福鎮場鎮、途經鯉魚塘村的楊永路于今年動工,目前主體已經完工,即將實現通車。
楊永路的建成,將使永福鎮、楊家鎮兩地居民的出行狀況得到極大改善。“6月初,路快要完工時,就有業主來和我談,想要流轉100畝田養龍蝦。”劉清林說,交通的便利,給村內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
與曬魚村、鯉魚塘村一樣,受著交通不便苦楚的還有威雙路(鐵馬橋至復立場段)沿線的居民們。
在威遠縣小河鎮新古村,11組村民陳永德近來頗為歡喜,因為威雙路(鐵馬橋至復立場段)建設正逐步推進,部分路段已經鋪筑水穩基層,將于明年建成。
陳永德是新古村的養殖大戶,養豬數百頭,但因公路破爛,交通不便,大幅增加了運輸成本,養豬效益較低。因此,修路成了他的一個“執念”。“今年正月初八,我打電話請人幫我把豬運到威遠,一聽我報地址,都沒有人愿意來。”對于陳永德來說,這條路便是他的“致富命脈”。
威雙路(鐵馬橋至復立場段)原是2003年建成的硬化水泥路面,但因公路沿線煤礦、企業眾多,重型汽車長年通行碾壓,導致公路破損嚴重。
去年9月,起于鐵馬橋,經小河鎮、響水村,止于復立場與榮縣交界處的威雙路路面改造(三期)工程正式開工,全長18.1公里,路面寬度6.5至12米,項目建設總投資6501萬元,計劃2019年3月建成通車。其中鐵馬橋至響水村辦段9.4公里,計劃今年11月完工。
截至目前,威雙路(鐵馬橋至復立場段)已完成18.1公里路基調形,鋪筑水穩基層16公里,鋪筑瀝青混凝土下面層13公里,完成建安投資2300萬元。
■項目解讀:
今年投資1.4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46.7公里
今年以來,我市從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的實際出發,著眼于貧困村發展短板,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以縣鄉道改善提升為重點,以村級公路為突破點,加快推進建制村聯網路和村內通組路建設,構建內通外聯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打破制約我市貧困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精準解決貧困村行路難的突出問題,為年度脫貧攻堅提供保障。
2018年,交通建設扶貧專項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46.7公里,計劃完成投資14215萬元。其中,建設縣鄉道37.8公里,計劃投資6126萬元;建設村級公路108.9公里,計劃投資8089萬元。
6月25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共計108.2公里,已完成目標任務的74%。其中,建設縣鄉道27.6公里,完成目標任務的73%;建設村級公路80.6公里,完成目標任務的74%;投入資金10430.5萬元,達到目標任務的74.2%。到今年底,我市將實現2018年88個計劃退出貧困村通硬化路,貧困村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通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有力促進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媒體記者 許秀蓮 文/圖)
建行進一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
營山男子車禍身亡妻子丟下兩個子女一走了之
做好征兵體檢 嚴把兵員質量
醴陵市舉辦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培訓會
太陽河:法治宣傳氛圍濃
交通建設扶貧:打通88個貧困村“致富命脈”
灌南:今年將實施十大民生實事工程
宜章縣縣委書記王建球調研畜牧獸醫水產工作
我市成功爭取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省級資金57079萬元
我市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地區”稱號
臨沂紅色旅游推介會在俄羅斯舉行 雙方將旅游合作
石建旺主持召開郊區轉型項目建設協調推進會
漢中市經合局愛心捐贈助推“扶志扶智
云門寺村通上天然氣
濱湖重大項目納入審批“加速器”
丹鳳縣多措并舉堅決打贏年度脫貧攻堅收官戰
市地震局抓作風開啟防震減災事業新征程
烈日下·堅守:海上救護隊用責任撐起生命保護傘
爛水果披上“特價”外衣成搶手貨老年人圖省錢 是消費“主力軍”
劉榮山要求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著力營造貫徹十九大精神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