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娟)七月的和順驕陽似火,走進和順縣松煙鎮七里灘,貧困戶張鳳英正在擺放剛運回來的香菇菌棒,她說:“以前就是種的幾畝地,農閑時節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了,現在農閑了就來安泰的這個基地里鋤草,一天60元,這對俺家來說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張鳳英口中的“安泰”,就是2018年由晉中市工商聯、共青團晉中市委引進的山西安泰控股集團。作為晉中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業,安泰集團響應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精神,推進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落地落實,投資70萬為村里建設食用菌扶貧基地,占地約20畝,建設內容包括食用菌種植大棚10座,食用菌培育棚1座,冷庫1座,蓄水池1個,水、電、路以及配套辦公區等基礎設施。項目采取“公司+農戶”模式,由村委會委托和順生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運營公司每年每座大棚租金4000元,11座大棚將向村集體繳納4.5萬元租金,幫助集體經濟實現破零;食用菌生產期間,運營公司將優先雇傭七里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他村民為其打工,可安排貧困戶40余人,季節性生產每人每年平均工資1.1萬元,全年帶動貧困人口增收44萬元。
沿著入村的道路而上,村后剛平整出來的空地上,一根根菜木菌棒錯落有致的擺放,剛冒頭的小木耳煞是喜人。貧困戶李文倉一邊翻動著菌棒,一邊高興地為大家指點著:“這都冒出頭了,這伏天正是木耳生長的時節,一場雨過后就長大了,今年這天氣不旱,肯定又是好收成,咱今年的收入又有盼頭了。”
該村黨支部書記趙旭東介紹,該村一直以來都有種木耳的傳統,由于以前培育不集中,銷售渠道又不暢,老傳統就被擱置了。幫扶隊駐村后,免費提供半野生的菜木菌棒,免費發放到貧困戶手里,并派專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貧困戶只負責木耳采摘管理即可,等收獲木耳后再由農場收購統一銷售,貧困戶再享受分紅,這樣的模式既能免除貧困戶的后顧之憂,又能讓他們學到技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趙旭東說。
今年,七里灘以村集體名義又承包5畝土地,駐村幫扶隊市工商聯和團市委出資統一購買木耳菌和木耳桿種植木耳13000根,其中,全村105戶村民每戶100根,集體2500根,一根菌棒可產2斤,按市場價150元一斤計算,年產值達40萬元,一年純利潤增收8萬元,村集體可增收3萬元,人均分紅200元,實現了產業精準到戶、產業政策到戶、產業對接到戶,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有了產業支撐。
省第七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劉賜貴講話沈曉明李軍出席
市政協來高區視察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劉湘打破女子50米仰泳世界紀錄
觀山湖區人社局聯手區禁毒辦力促戒毒康復人員創業
預防為主、嚴字當頭,筑牢紀律防線
安泰“花”開七里灘
藁城區節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攻堅行動開始
賣房中途后悔 違約的賣方雙倍返還買方定金
隨州工商部門查處一起淘寶網店銷售假冒商品案
“氫時代掀起能源革命新風潮”系列講座第四十九期開講
平陽招商引資從“重大產業”發力
2018年度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啟動
我市部署2018年春運工作
九江市公路局傳達學習九江市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哈達鎮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觀光農業游
市城鄉規劃局組織離退休干部職工開展“情暖金秋、共度重陽”活動
詔安金星鄉:開展占到清理工作 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三水民警程偉彪寫歌緬懷父親 原創歌曲《父親》被收錄入譚詠麟2018專輯
稅務知識進校園
473條線路勾畫昆明40年公交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