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安網 記者龍玉然
如何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如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如何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繪就了“三農”事業新征程的宏偉藍圖,迎來了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
5月4日,吉安就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印發了今年的1號文件,一輪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急行軍已吹響號角。
產業:向特色優勢要競爭力
5月5日立夏,有點燥熱的陽光灑落在李冬衛占地1180畝的淮山種植基地上。他聘請來的500余名村民分赴在一望無際的紅壤小山坡上破土采挖。
今年40歲的李冬衛是永豐縣恩江鎮石橋村新天地家庭農場的“主人”。他承租的這片多年來利用率不高的山地,不但給村集體帶來30多萬元的年收入,且每年僅勞務支出就達200多萬元,還吸收了38戶貧困戶成為股東。
“我從2015年創辦以來,純收入達800多萬元。2016年,淮山產量700多萬斤,收益達2000多萬元;2019年套種的砂糖桔將進入首個豐產季,預計產量600多萬斤,將達3000多萬元的收益。”李冬衛憨厚地笑著掰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李冬衛只是吉安眾多農業“產業大亨”中的一員。2017年,我市選擇正邦集團、廣東溫氏、吉貢茶業、臺灣德昌等30家基礎好、擴張能力強的成長型農業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幫扶,幫助解決信貸資金6億多元,促進其發展壯大。精準舉辦招商對接活動,成功引進了驚石農業、東方名竹、壽光魯盛農業等一批上市公司和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投資吉安,把農業產業項目當成旅游項目來打造。
特色就是競爭力。牢牢扭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正是我市鄉村振興的重點之所在。
素有“贛中糧倉”之稱的吉安,2017年,農業增加值達242.95億元、增長4.8%,增幅居全省之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543元,增長10.2%,全省排名第二;糧食生產實現“十四連豐”,總產達84億斤;全市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2家。并形成了井岡蜜柚、綠色大米、有機蔬菜、有機茶葉、特色竹木、特色藥材這六大富民產業。目前,全市六大富民產業種植規模達450多萬畝,井岡蜜柚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歷史性實現出口。到2020年,六大富民產業總產值將達300億元以上。
脫貧:向十大工程要決勝力
2018年是吉安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54歲的永新縣在中鄉在中村譚西組昔日的貧困戶史小六,主動退出低保的第一年,而3年前,他家在當地出了名的窮。
史小六自打2008年患了嚴重的腰椎盤突出,這個正值中年的漢子,在家整整歇了7年,僅僅依靠妻子種的兩三畝薄田和打點零工維持生計。治療費用、3個女兒的學業、建房負債累累……原本逢人有說有笑的史小六,因為“壓力山大”變得日漸沉默,有時在村里碰到個好友也會繞著道走。
“懶,就該窮一輩子!鄉政府和幫扶單位出了租金、種子肥料,基地提供技術指導,再不勤快點,就真對不起政府了。”史小六靦腆地跟記者說。2016年史小六靠當地推出的新型產業扶貧模式“反租倒包”脫了貧。2017年,他單是夏天賣瓜就賺到了13000多元。
史小六一家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行的“志智雙扶”。按照“精準、落實、可持續”要求,深化落實“三個到位、志智雙扶、兩表公開、兩表認定”,實施脫貧提升長效工程,大力推進產業、教育、健康等十大扶貧工程,是我市在脫貧攻堅領域的“殺手锏”。
吉安縣永陽鎮江南村幾乎都是沙質土壤的稻田,由于種植傳統農作物收入少,導致大片田地撂荒。村里成立合作社后,發展井岡蜜柚產業,井岡蜜柚下套種百香果、西瓜等作物,成功吸引游客前來休閑采摘,一地多收,效益大增。
2017年,我市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社,貧困戶入股分紅等方式,發展扶貧產業24萬畝,帶動6.42萬戶貧困戶參與,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繼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吉安縣緊隨其后打贏脫貧攻堅戰。2017年全年減貧5.3萬人,187個貧困村退出,萬安縣、永新縣已具備脫貧評估條件。2018年,我市的目標是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35萬人左右,貧困發生率降低到0.8%以下,貧困村退出82個,遂川縣納入脫貧摘帽計劃。到2020年,全市脫貧成效穩步提升,消除絕對貧困,邁向文明致富,切實實現“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上走在前列”。
美麗:向生態宜居要持續力
在贛江兩岸的青山綠水間,廬陵大地散落著如同一顆顆璀璨明珠的傳統村落,其數量為全省之冠。作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的吉安,“文化廬陵、山水吉安”是一張燙金名片。
集精品民宿、共享農莊、餐飲、水上樂園、自行車休閑騎行道、田園觀光、農業采摘休閑、稻田養蝦、漂流、帳篷露營和青少年研學為一體——井岡山市柏露鄉坳下田園綜合體是當地首個田園綜合體,也是我市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全域旅游,推進鄉村振興的典范。泰和縣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投資10億元啟動馬市生態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建設,將其打造成以生態觀光為基礎,以紅色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為主體,兼具健康養生、節慶旅游、鄉村體驗、旅游購物、生態宜居等多種旅游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慢城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和遠途旅行目的地,被列為2018年江西省大中型建設項目,是我市首個采取ppp模式落戶的旅游項目。
有著600多年的悠久歷史的萬安縣高陂鎮田北村,當地黨委政府把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實行有機結合,在這里打造了一座集創作、展示、培訓、寫生、銷售、休閑旅游“六位一體”的農民畫產業基地,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農民畫之鄉”,先后3次成功舉辦了全國農民畫展。
“從沒想到我們這個小村莊,會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永新縣高市鄉濱江村洲塘書畫村“農家小院”的經營者、每月收益達數千元的劉建平跟記者感嘆道。這個村是徐悲鴻關門弟子、當代著名國畫家劉勃舒的家鄉,2017年該縣利用洲塘18棟古民居,建設了劉勃舒舊居、書畫工作室、景永瓷藝工作室、洲塘茶館、書畫電商中心、名家工作室及永新書畫院,打造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集書畫展示、創作、培訓、體驗、交易為一體的書畫村。
“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升級版”。我市按照“形態有序、色彩和諧、主次協調”和“清凈整潔、精細秀美”要求,2018年將實施4065個美麗鄉村村點建設,實現全市貧困村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目前,我市已完成1.5萬個美麗鄉村點建設,覆蓋率為67%。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市長楊維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擴大)會議
男子出獄后再犯案選擇偏僻地段專搶獨行中年女子
本溪市財政局“三個加強”提升財政管理監督水平
“清潔沈陽”活動倡議書
谷城茨河:電商引領農民進入致富“快車道”
鄉村振興“三借力” 吉安“三農”有活力
邯鄲市工商局開展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專項排查治理
東莞啟動千場健康講座活動
紅星派出所:“一站式”業務辦理便民措施
【我奮斗 我幸福】蔡力維:新聞戰線上勇創新展風采
市委巡察組進駐6縣市開展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專項巡察
鐘山雨花茶今日開采
限競房為何要轉成共有產權房? 均價低形成倒掛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赴彭澤縣調研綠色礦山建設情況
遷安局 “四到位” 保節期市場消費安全
淮北市審計局召開2018年全市審計機關黨風廉政工作會議
“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6月9日在新興啟動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
孿生姐妹各打兩份工掙學費 爺爺生病花掉 開學在即犯了愁
南京海關破獲走私成品油案 案值6.5億元
@青島人:社平工資公布 2018年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