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正在黑龍江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七星農場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習近平強調,北大荒建設到這一步不容易。當年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共和國把這里作為戰略基地、把農業作為戰略產業發展起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發生了滄桑巨變,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為中國人真正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大作用。“今天來到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2018年9月26日新華網)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越來越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23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億萬農民祝賀農民豐收節,25日他就到黑龍江七星農場考察,26日新華社發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今年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前,安徽小崗村農民率先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大幕,“三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0年后的今天,我國將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在農場對園區科研人員說,農業是基礎性產業,中國現代化就離不開農業現代化。我們這么大的國家,農業是不可或缺的。2017年在徐州馬莊村,他勉勵農民聚焦富民增收和綠色發展,走好鄉村振興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農業是短腿,農村是短板。發達地區在這方面一定要帶好頭、領好向,把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真正落到實處。彰顯了“三農”工作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
農民富,天下足。黨中央一直對糧食安全問題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要把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里。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剛過,習近平就深入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糧食生產和收獲情況。他邊聽介紹,邊向農場負責人詢問今年收成如何、有沒有病蟲害、能否做到連年豐收。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一樓大廳,當地出產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產品擺滿展臺。習近平走近前去,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陜北梁家河做知青,深知老鄉的甘苦,保護土地,藏糧于地,是確保長期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舉措,彰顯了習總書記的“三農”情結之重。
農業穩,天下安。詳細詢問七星農場如何運用衛星定位、云計算技術等,對萬畝田疇實現精準管理,并在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了解到,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在技術推廣上堅持科技園區試驗示范先行,試驗成功后再進行大面積種植。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農業科技大有潛力、大有可為。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鎮江世業洲鎮考察時,就走進田間地頭,要求我們“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科技興農、科技惠農、科技富農,彰顯了習總書記對“三農”關心之殷切。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三農”長足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就有了底氣和活力。(王震彩)
公益福彩 福澤百姓
長沙縣第三期青訓營學員開展愛心義賣,助力脫貧攻堅
楊光華赴益陽市考察學習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工作
上門服務獲好評 軍民魚水情更深市交通運輸局為廊坊軍分區官兵辦理擁軍卡
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周六開考
鄉村振興,讓城鄉融合與現代化建設比翼雙飛
三門:雙管齊下保安全
天津新聞 (2018-06-03)
德州市品牌創新發展聯盟啟動儀式舉行 商懷君辛志才出席
“南海萬和”休閑垂釣大賽在威海南海新區舉行
陳英慰問“最美軍嫂”代表
省殘聯助學項目年度申報工作啟動
九大趕海圣地盤點 老青島們都搶著去!附潮汐時刻表
向陽區舉辦慶“七·一”文藝匯演
新手超車逼停公交?“路怒癥”要不得!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實現全域系統治理
衛生改革聚焦百姓身體健康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安陽市務實調研助推科學決策
接地氣轉作風 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運價擬調整為每2公里7元
靠山吃山 大山如何種出“金寶貝”——《關于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解讀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