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按照“全覆蓋、保基本、保退出”的原則,緊盯90個貧困村出列、3.38萬貧困人口脫貧目標任務,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全力決戰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和“兩房建設”,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硬仗。
一是聚焦產業引領,全力攻克貧困堡壘。堅持向產業要動力,向市場要效益,創新產銷對接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用活產業扶持基金,用好東西部扶貧資源,重點發展核桃、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扶貧產業,大力扶持黃花菜、辣椒、養蜂、肉兔等新興產業,實施旅游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工程,因地制宜、長短結合發展脫貧產業,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大力開展農業精準招商,扶持培育引進一批有銷售渠道、有加工能力、有品牌優勢、能夠迅速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十農戶”模式,把群眾組織起來,在怎么帶農戶、以什么方式帶農戶、發展什么產業帶農戶等方面下功夫,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學習金融扶貧“盧氏模式”,突出解決好合作社、龍頭企業貸款門檻高、手續多等突出問題,通過基地務工、產品加工、物流運輸、包裝分揀等各個環節,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持續深化“三變”改革和三產融合,抓點示范、穩步推進,高質量完成90個預脫貧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組建和發展,盤活各類貧困村土地、林地等資源資產,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積累。
二是聚焦“兩房”建設,強化基礎設施改善。堅持宜搬則搬、宜改則改原則,算好時間賬、任務賬,確保貧困戶一戶不落地住上安全住房。集中力量,逐戶踏勘走訪,根據貧困戶的意愿和能力,妥善解決好1人戶、2人戶安全住房問題。嚴格執行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住房面積、群眾自籌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標準,認真做好存在問題整改。嚴把時間節點,加快工作推進,9月底和11月底前,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兩個批次達到入住條件,分散安置必6月底前全部完工,9月底搬遷入住;危房改造6月底前全面完成,10月底前全部入住。依托縣移民搬遷公司、“三變”改革等平臺載體,采取“公司+搬遷戶+扶貧產業”的模式,積極引導搬遷群眾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級經濟合作組織,通過入社務工、特色養殖、三產服務、產品加工等多種方式,加大安置點周邊的產業培育,完善安置社區服務管理水平。
三是聚焦政策落實,兜牢民生保障底線。以因病因殘因學致貧返貧農村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精準落實“普惠+特惠”系列教育資助政策,強化留守兒童幫扶,保障貧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學,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全面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八大行動”,重點落實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補充醫療保障“四重保障”政策,實行門診特殊慢性病醫療費即時結算,“一站式”服務,力爭90%的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就醫。將符合貧困戶條件的農村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建檔立卡范圍,及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障資金,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扶盡扶。
四是聚焦“四個深度”,全力強化作風建設。加快全縣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規劃編制,加大資源整合和政策傾斜力度,統籌安排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改善、金融助力、教育健康扶貧、扶智扶志、社會扶貧等舉措,優化攻堅力量,精準施策,形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把26個深度貧困村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緊緊圍繞深度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深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度落實各項扶貧惠民政策,聚焦發力,全力落實責任措施,確保如期打贏深度貧困村脫貧硬仗。堅持問題導向,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進一步做實做細基層基礎工作,強化政策落實、責任落實、資金使用監管、精準退出,啟動實施財政資金和項目資金投向審計和扶貧、農業領域項目資金社會公開,從嚴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用作風建設的成果促進各項扶貧舉措有效落實。
(采編人:何玉玲)
端州區20個集貿市場將升級改造
百歲老人獨自乘車欲去外地掃墓
強力補齊短板 加快城區學校建設
——市教育局局長薛樹林就市主城區學校項目建設答記者問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五個咸豐”——專訪咸豐縣委書記鄭東來
湯涌率團赴宿遷學習考察白酒產業發展
洛南精準發力促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金銀花山楂湯趕走傷風感冒
農業農村部領導來我市指導救災及災后恢復生產 楊東奇劉曙光陪同
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鄉風文明助力精準扶貧
2018年度中華之星國學少年薈深圳市復選進入廣東省決選名單(小學組)公布
咸安浮山辦事處食藥監所查處一調味醬加工黑窩點
市教育局開設生涯教育教師研修班
赤坎立交橋拆除改造工程進入倒計時
“影像記憶?愛滿重陽——我是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人” 主題義診攝影活動12日在長春公園舉辦
煙苗大田移栽忙
高新區板塘街道全面落實“四責四諾” 深入推進精準服務群眾工作
系列活動慶“三八”
信州區人民武裝部赴秦峰新塘小學舉行“情暖人心愛心捐贈”儀式
市建委提振精氣神,水系聯排聯調助力城市管理——邢臺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蒞臨聯排聯調中心考察交流
修補親情“裂痕” 執結“兩難”僵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