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不少家長打算在假期里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和意識。于是,家長與孩子紛紛約法三章,有的是“洗1次碗1元錢”,有的是“洗10次碗,去一次動物園”……總之,方法不一而足,不過,記者已經聽到了不少家長的抱怨,因為這些在暑期開始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家庭,在執行計劃的前幾天里,就紛紛宣告做家務計劃流產了。
說好洗碗1次1元,孩子卻突然坐地起價
金錢鼓勵到底行不行?
假期來到,合女士心想,一直忙學業的兒子終于有機會做家務了。于是,她跟12歲的兒子商量制定了做家務的計劃,“洗碗1次1元。”洗了兩天后,兒子要求合女士漲價:“洗碗1次2元,否則我不干了。”好,合女士想了想,現在1元確實買不到什么,不夠有吸引力,于是漲到了2元。可沒過兩天,兒子又要求漲到5元。“那我肯定不同意了,就這樣,我不漲價,他不洗,計劃就停止了。”
你可能覺得合女士給“小童工”的價格不夠高。前幾天,新城的劉先生為了激勵11歲的兒子做家務,約定洗碗1次20元。可沒過幾天,“小童工”同樣罷工,面對20元的高薪也不肯屈就。
利用金錢也沒能成功誘惑到“小童工”,不過,還有人認為,用金錢激勵孩子做家務不合適,這會讓孩子只為了錢而做家務,沒錢就不做了。
新城上班的徐女士則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金錢激勵可以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至于會不會產生做家務的自覺性,就要看家長的引導。女兒上三年級時,她們家開始實行“洗1次碗1元”。“1元可以買兩個棒棒糖呢,她想買糖了,就會主動說‘今天我來洗碗吧。 ’”徐女士說,如果發現沒洗干凈,就會要求女兒重洗,或者把1元返還。現在這一政策已經堅持快兩年了,成效挺明顯的,孩子不會畏懼做家務,平時還會自己收拾房間。
其實,與是否用金錢鼓勵孩子做家務相比,父母們更應該反思的是,為何只在暑期想起培養做家務的意識和能力,其實做家務與學習并不沖突,適當的家務還是一種放松方式呢。
1歲半就可培養寶寶做家務
否則,越大越難培養
那么,孩子多大時,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他們做家務了呢?
記者調查發現,島城家長大多是在孩子小學三年級左右才有意培養孩子做家務。網上流傳著一份各年齡段做家務指南,這份指南是從1歲半開始的,1歲半的孩子可以練習自己吃飯,并把用過的紙尿褲扔到垃圾桶里。
2-3歲的孩子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幫家長拿東西,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5-6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學會收拾房間。
7-12歲的孩子則應該學會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擦地,清理洗手間,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對比下,你家的孩子在這些年齡階段,是不是擁有了這樣的水平呢?
陳女士的兒子已經16歲,平時會幫媽媽收衣服,還會炒幾個菜。陳女士說,“他很小時,我就開始培養他做家務,現在去超市買東西,他會主動幫我拎東西。”
陳女士覺得,培養孩子做家務要趁早,從小不做,到了10歲以上,孩子自然會認為,家務不是自己的事,這時候,家長就要費一番心思了。
媽媽會示弱,還常常言語鼓勵
6歲雙胞胎做家務不亦樂乎
玲子有兩個雙胞胎兒子,正在上幼兒園中班,她給記者發了一段倆兒子擦地墊的視頻。視頻里,兩個孩子搶著擦地墊,干得可謂“熱火朝天”。
“兩三歲時,我在廚房里面做飯,擔心他們亂跑,得穩住他倆,我就讓他們剝豆、撿蔥、撿蒜,后來,他們做得還挺拿手。”玲子說。
不過,玲子可是有秘訣的,“媽媽要上班,還要做家務,又要帶你們,媽媽太累了,如果媽媽累倒了,你們就沒有媽媽了。”后來,兩個兒子在拖地擦桌子時,常常會說,“這樣,媽媽就不累了。”
看來,媽媽會示弱,就給了孩子們施展機會。所以,當媽媽們埋怨孩子不做家務時,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能干了呢?
有時候,把房間收拾好后,玲子會問兒子,“是不是干凈的屋子很舒服,下次還要打掃嗎?”兒子也都點頭贊同。
雖然,玲子希望兩個兒子天天做家務,但畢竟是孩子,她不會去逼迫孩子做家務。“更多的時候是鼓勵,還要給他們戴高帽兒,兩個人也互相影響著,也都做起家務了。”
說起示弱,陳女士也深有體會,“我會說,媽媽身體不舒服,你幫媽媽拖地,好嗎?”而在平時,陳女士經常會告訴兒子,“做家務是每個人的事,我已經承擔了大多數,你也要承擔你的部分。”
孩子做家務,總會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洗不干凈衣服或者沒擦干凈桌子后,就會當場批評或指出。陳女士卻常常在兒子把衣服都晾出去后,再偷偷拿回去洗一遍。“如果讓他知道,我還要再洗,那他以后肯定不洗衣服了。”
你看,這些小心思,你有嗎?
媽媽退一步,爸爸積極做家務
孩子會認為“做家務是每個人的事”
今年,莊女士的女兒小學畢業了,假期的每天晚飯后,都是女兒主動把飯筷收拾到廚房并洗好的。
談及莊女士的秘訣,她笑著說,“我有時裝著不會做某件家務,所以常常是她教我。”人人都想當老師,而不是被教,孩子也一樣。盡管莊女士笑談自己不擅長家務,但更多時候是裝作不會,如今,女兒曬衣服、收衣服、疊衣服整個流程都做得很棒。
“在我們家,做家務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從小,她看到我累,就會幫我。我沒有想過刻意去培養。”莊女士直言,她的丈夫也不是甩手掌柜,常常與莊女士一起收拾家。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下,女兒自然也會做家務。
夏先生可算一枚“模范爸爸”,他的兒子該讀八年級了,在家時常會主動做家務。問及秘訣,夏先生說,“全家動手一起做,寓教于樂,孩子也高興。”
你看,爸爸也加入到做家務的陣營里,做家務不僅成了親子交流的美好時光,也會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每個人的事。”
我市舉辦僑界清明聯誼活動暨港澳臺僑人士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確認過眼神 名爵6插電混動上市重新定義轎跑
東遼縣:河道插柳更綠蔭
市反詐騙中心發布預警 這這三類節假日詐騙要小心
潮州市金山中學考生陳可霓談學習經驗分享
一個全能的超人媽媽 很可能埋沒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強化工作紀律作風
盧素琴到王英附壩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將產業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沈陽退耕還林補貼標準明年起增至每年每畝300元
方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呼大鵬檢查指導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
大鵬辦事處500多名黨員干部集中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
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杭州市農產品監測中心、杭州市社會計量公正行)變更登記公告
魯西集團:員工職業技能大賽秀風采 亮點紛呈
易煉紅深入鄱陽湖區調研并召開專題調度會
和平壓實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工作責任
浦城消防大隊深入轄區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建設工作
濰坊市質監稽查支隊開展節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專項執法行動
西安市書法人才高級研修班開課
公安局東港市局前陽派出所走訪中小型企業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
市三防系統標準化建設第一督導組召開部分鎮街三防系統標準化建設及水政執法基層能力建設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