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項目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吹響了遼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遼源市重點圍繞重大項目實施和謀劃、企業審批流程優化再造、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凝心聚力、謀遠健行,確保今年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牢牢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努力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行動重大決策部署,對全市今年計劃組織實施的127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行月調度機制,力爭上半年續建項目全部復工,新開工項目開工率必保達到80%以上。組織開展全市24個“三早”項目春季大巡檢、秋季回頭看活動,對納入全省“三早”行動的項目,建檔立卡重點跟蹤,隨時積極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縣兩級領導協調員、優秀業務干部特派員、社會各界人士監督員的“三大員”服務體系,推廣重點項目服務秘書制,落實領導包保、并聯審批、全程服務、督查問效等制度,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圍繞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深度謀劃項目,力爭新能源汽車配套基地、軌道客車配套基地、梅花鹿產業振興等7大工程納入全省大產業、大工程計劃;組織縣區、行業部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和社會事業、生態環保和ppp項目加大謀劃儲備力度,完善項目儲備庫,嚴把項目準入關,對兩年以上仍未開工或無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堅決退出項目儲備庫,實現年內滾動謀劃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00個的目標任務。
努力破解項目建設資金瓶頸,搶抓國家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創新鏈整合建設、培育新動能等政策機遇,積極爭取中央和省預算內資金,發揮政策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積極向金融機構推送我市項目建設信息,引導項目使用科投、產業基金等股權融資;務實推動對口合作,爭取浙商資本落地。
二是確保企業審批流程優化再造落實見效。以全省企業審批流程優化再造為突破口,通過聯合審查、并聯審批、網上審批,統籌協調推動我市項目審批全流程由223個工作日壓縮至50個工作日,有特殊條件要求的項目壓縮至80個工作日。在企業投資備案項目“零跑動”基礎上,4月底前將我委核準和審批類十個科室審批業務全部整合進廳辦理,優選業務骨干充實到大廳;6月底前,與省同步實現項目單位“只跑一次”。探索推進“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改革,進一步優化節能審查流程。圍繞“一號一窗一網”的目標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利用好全流程行政審批綜合管理系統和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系統。
三是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信用體系建設在簡政放權、推進“只跑一次”改革中的基礎性作用,6月底前出臺具體操作辦法,形成各行業誠信典型“紅名單”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推動跨部門、跨地區信用聯合激勵與懲戒,使講誠信成為新風尚,成為競爭力。全面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存儲和應用,推動在行政管理事項中應用信用產品,年內實現5個以上領域應用信用記錄,3個以上領域應用第三方信用報告。
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項目建設是落實上級工作部署的實際行動,遼源市將全面準確、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以鍥而不舍的韌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擔負牽頭責任,著重補短板、建機制、有創新,確保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銀河鎮“百日攻堅”提升城鄉環境
媽媽專心刷抖音,忘了接兒子放學
城關區 人機結合做好城區干道落葉清掃
[青羊區]努力為青羊發展凝聚合力強化保障
內江經開區“強基固本、內引外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遼源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項目建設
2017年襄陽市重陽節文藝晚會舉行
第五屆中國·內江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回眸
男性安康險惠及寧波農村近2萬人次
2018年度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今天開始報名
曹炯芳主持召開會議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特色小鎮建設
坐在建筑工地沾滿泥土的小推車上拍婚紗照?這是真的!!
28名“華州好人”受表彰
我市“五到位”確保城鄉“三無老人”溫暖度冬
市體育彩票公益金捐贈健身器材落戶花山區
一季度我省進出口增速如何跑贏GDP?
171.1萬元助學金情暖寒門學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目錄(2018年第25期)
省紀委監委召開全省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現場會
市司法局多舉措強化律師行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