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綠心”,宜居昭山。(方陽 攝)
七星村發展鄉村旅游,帶動村民開辦農家樂、民宿、ktv等,實現產業致富。
青山綠水間的途居昭山國際房車露營地項目位于昭山玉屏村,帶動周邊村民產業發展。(龍潭 攝)
春風行動將崗位送到群眾身邊。(尹驍 攝)
將黨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社區。(龍潭 攝)
“美麗鄉村 綠色無毒”迷你馬拉松歡樂開跑。(龍潭 攝)
打造便民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創森”宣傳走進昭山鎮七星村。 (張子星 攝)
新修建的金星路穿梭在青山綠水間,是一條生態路,更是一條富民路。
為“綠心”添綠,助力全市“創森”。 (尹驍 攝)
七星村污水處理設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經處理后的污水可達國家一類排污標準。
湘潭新聞網6月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貴 通訊員 胡寧)“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作為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綠心”,昭山示范區在推進鄉村振興上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近日,我們持續深入昭山的多個鄉村,發現該區在“富民、宜居、和諧”等方面下了大量工夫,成效頗豐。
產業為“經” 構建“生活富裕”美麗鄉村
5月29日,在昭山示范區昭山鎮七星村農家樂“蔣家小院”,老板蔣卓和妻子一臉笑意地迎接店里的客人,端茶、煮飯、點菜,忙得不亦樂乎。
以前,由于村內產業項目不多,很多村民都選擇外出務工,蔣卓和妻子也是務工大軍中的一員。近幾年,昭山示范區對七星村等村落進行美麗鄉村示范片建設,邀請中國鄉建院專家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及落地實施,通過提質村落生態,修復傳統民俗,引導產業發展,完善旅游設施,正邁向“處處是景點、戶戶有產業、人人能增收”的美麗鄉村。
如今的七星村,綠在村中,人在景中,美麗鄉村入畫來。青瓦泥墻,飛檐翹角,一棟棟改造后的民居極具江南特色;廊、亭、橋、堰、塔、草屋、風車、蟻穴等景觀隨處可見,牛、犁、石磨等農耕元素點綴其中,三面環水的鄉村記憶館集聚鄉愁記憶,讓藝術設計與景觀農田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環境好了,活動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該村先后榮獲中國鄉建優秀探索獎和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美麗風光變身美麗經濟。以前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自主創業,開辦農家樂、民宿、茶吧,發展特色種養殖。
今年,蔣卓和妻子也結束了外出務工的生活,在自家裝飾一新的屋內開了一家飯店。“店里的生意不錯!特別是節假日和周末,客人都要提前預定。”蔣卓笑著說,他在外打工時一個月只能賺3000多元,現在不僅收入增加了,一家人還能在一起,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
站在“蔣家小院”,可以看到七星櫻悅田園項目的施工現場,新修建的攔河壩護砌一新,立新渠沿岸土地全部重新平整。該項目由湘潭市七星櫻悅田園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美麗打造,將建設一個以櫻花為主題的生態園,一期建設櫻花、楓葉、落羽杉等生態觀光項目,二期建設大型溫棚有機水果(亞熱帶)采摘區、中藥苗圃種植、文化體驗區、手工紀念品區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提升七星村鄉村旅游品質,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青山聳翠,碧空流云。一輛輛白色房車有序停放在營位上,一幢幢特色小木屋掩映在綠蔭叢中。這里是位于昭山鎮玉屏村的途居昭山房車露營地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分兩期建設,房車營位共計約350個,其中一期建成房車營位109個、木屋12棟。基地充分利用現有用地、自然環境及水景等,輔以生態餐廳、戶外拓展、森林探險、高空滑索、帳篷營位等,建成充滿自然情趣、富有昭山特色的生態露營地。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地將于今年7月對外試營業,力爭打造成華中地區自駕游露營地的標桿。
玉屏村村主任劉佳升說,途居昭山房車露營地項目不僅可以提質當地生態環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還能增加就業崗位,帶動村民致富,促進玉屏發展。
“現在我每天都會過來幫忙,一個月有4000多元收入。”5月28日,在昭山鎮高峰村高峰農業生態園,陳武林和村民一起,在生態園小龍蝦養殖場快樂地忙碌著。
這里原來種植水稻、油菜等經濟作物。今年,鎮、村進行土地流轉,由村民鄒維投資創辦了這家小龍蝦養殖場,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進行運作,蝦苗、飼料和養殖技術由公司基地提供支持,待龍蝦達到上市標準后,由基地統一收購。鄒維介紹,該項目與昭山鎮精準扶貧的貧困戶合作開發,貧困戶只出人力,不掏一分錢也能當股東,每個月可以在養殖基地打工賺錢,年底還能分紅。目前,該基地已吸引20余名貧困戶進場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村民“生活富裕”是總要求之一。“昭山的鄉村建設要依托優質的生態資源,打造綠色發展樣本,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優良相得益彰。”該區黨工委書記成秋興表示,下一步,昭山示范區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產業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引導村民發展適合的產業,同時高品質建設七星櫻悅田園、途居昭山房車露營地等項目,加快基礎道路、景觀綠化、生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通過產業帶動讓“綠心”的美麗風光真正變身美麗經濟,讓廣大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綠色為“緯” 打造“生態宜居”示范鄉村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五月的七星村,鮮花浪漫、綠樹成蔭。來自全市各地的數百名“創森”達人漫步青山綠水間,呼吸清新的空氣,領略江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5月28日,湘潭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流動大舞臺在此舉行。此次活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民樂聯奏、雜技表演、創森知識搶答賽等活動歡樂上演,讓大家在“心跳”和“刺激”中學習“創森”知識。當天,昭山鎮七星村、玉屏村獲評為“湘潭市生態文化示范村”。
青山長翠,碧水常清。“綠色”是昭山最鮮明的底色,也是昭山最優質的資源。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如何將“綠色”這盤棋下精彩,昭山示范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添綠護綠”是常規動作。作為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綠心”核心區,昭山示范區有著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省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到春天,在昭山的各個山頭,干部職工齊心為“綠心”添新綠,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近年來,昭山示范區緊緊圍繞“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提升”的理念,生態修復、植樹造林5000余畝,增植樹木70萬余株,投入1700萬元建成昭山消防站,建設生物防火帶26公里,創新建立三級防火體系,相關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下一步,該區還將深入推進昭山森林公園、森林撫育、生物防火帶等生態項目建設。
農村水源污染治理加快推進。在美麗鄉村七星村,綠水青山掩映下,6處污水處理站依民居分散布局,紅磚水泥砌成的處理池經水泥板遮蓋后,在上面種植花草,已經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若不經人指點,完全不知這是一個污水處理站。
為解決七星村的生活污水問題,昭山示范區首次采用接觸氧化生物膜法處理工藝處理污水。這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全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6個處理站日處理污水能達到76噸,經處理的污水可達國家一類排污標準。同時,玉屏村新修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即將投入使用,配套途居昭山露營基地項目建設。
渠水波光粼粼,兩岸青草連碧,經過改造后的王家曬渠、朝陽渠,集防洪、生態、景觀、休閑等功能于一體。今年來,昭山示范區按照屬地管理、黨政同責原則,在全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覆蓋到村的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在堤防醒目位置設置河長公示牌88塊,聘請河道日常巡查員44人。對影響水環境的污染源開展專項整治,目前,全區已關閉兩家環保不達標企業,病死家禽全部實行無害化處理,水庫養殖全面退出。修建了東西走向的王家曬、朝陽渠截污主干管和南北走向的濱江路截污主干管,匯聚到河東二污處理后排入湘江,全力打造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農村水環境。
“這不僅是一條生態路,更是一條富民路,不僅大大促進了村里的經濟發展,還方便了沿線村民出行。”說起家門口已經通車的金星路,昭山鎮玉屏村村民鄒彩虹連連稱贊。
金星路是昭山鎮內的一條主干道路,原是水泥路,路面較窄,而且坑坑洼洼,行駛、會車都十分困難。后來,該區對金星路進行提質改造,不僅路基加寬1米,路面全部鋪攤瀝青,而且同步鋪設自來水管道,提質照明路燈。目前金星路實現竣工通車。行駛其中,青山環繞,綠樹蔥翠,田園靜謐,風景如畫。
同樣進行提質改造的還有七星路、火車站路等鄉村道路。改造后的七星路路面全部采用瀝青混凝土,寬6米,道路兩邊建有自行車道、游步道,用綠化隔離帶分開,并配套建設廊、亭等休閑場所與景觀橋。如今,七星路已與美麗鄉村七星村美景融為一體,去年被湖南省公路管理局評選為湖南“最美農村公路”之一。
打造干凈整潔的鄉村環境,昭山示范區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上創新方式,成效明顯。該區將11個村的環衛分a、b片區外包給專業公司,聘請環衛工人近100人,保證了農村環境干凈整潔。將“藍天保衛戰”的觸角延伸到農村,建立了鎮、村、組三級秸稈焚燒應急響應制度,嚴格控制秸稈和農村垃圾露天焚燒。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展板、櫥窗、宣傳車等渠道,宣傳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綠色、節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今年以來,全區共查處露天燒烤和焚燒垃圾、樹葉等行為30余起,下發農村環境整治倡議書8000余份、環境保護宣傳海報500余份。
黨建領航 建設“鄉風文明”和諧鄉村
隨著到七星村旅游的游客增多,原本村內三個分散性免費停車場已經無法滿足游客的停車需求。作為選派到七星村擔任第一書記的該區招商商務旅游部部長楊奎,多次聯系區直相關部門前來協調,現場查看選址等。如今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一個25畝左右的簡易停車場初具雛形。
今年,昭山示范區從區直各部門選派9名精干的中層干部到部分村擔任第一書記,扛起“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脫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四項職責任務,努力把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昭山示范區始終將“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該區成立了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鄉村振興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服務、督查考核。今年3月、4月,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鄉村振興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和調度推進。同時根據要求,制訂了《昭山示范區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各項工作正穩步扎實推進。
文明的鄉風體現在對中央、省、市政策的宣傳貫徹落實上。5月22日,昭山鎮窯洲社區“老街”——直街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窯洲老街民俗龍文化節暨戊戌龍王廟會在這里歡樂舉行。活動將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昭山經濟社會發展、弘揚傳承窯洲龍文化等內容融合在一起,在祈求幸福安康的同時,展現了當地極具特色的民俗風情。今年來,該區開展了多場宣講活動,運用學習培訓、圖書贈閱、文藝表演、詩詞朗誦、主題掛歷等多種方式,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鄉鎮、村組、社區,贏得廣大群眾歡迎和點贊。
昭山示范區昭山鎮大塘社區陳國廉年過八十,與丈夫徐頌庭風雨同舟六十載,攜手邁過鉆石婚齡。兩老敬業好學、勤儉奉獻、健康上進,四個兒女在好家風的熏陶下都成為了社會棟梁。這個大家庭獲得了來自親朋鄰里的贊譽和社會的認可。5月15日,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陳國廉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
今年以來,昭山示范區以黨建為引領,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面向全區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平安家庭、最美農戶、好媳婦、好公婆、好兒女、好妯娌等多項評選活動,挖掘先進典型,宣傳身邊榜樣,通過他們的事跡帶動更多人加入文明的行列。在4個社區、11個村舉辦各種“道德講堂”活動10多場,參與群眾達5000余人次,使得崇德尚善成為社會共識;先后開展窯洲社區拔河比賽、蒿塘村“女性安康保險”知識講座、楠木村“三·八”主題長跑、昭山鎮“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昭山”婦女節登山等活動,展現巾幗亮麗風采,引導和鼓勵大家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各類志愿服務隊10余支,舉行“學雷鋒、樹新風”、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互幫友愛氛圍進一步濃厚。在全區評選嘉獎了28戶黨員示范家庭、9棟黨員示范樓棟、19戶黨員示范門店、15戶文明示范門店、2條文明示范街,充分發揮模范示范作用。
農行大英支行組織青年黨員服務廣大考生及家長
顧文率隊督查創建衛生城市工作
川新網:夾江中學舉行創名校捐資助學大會
桂林市委組織部向市老年大學贈送教學設備
靈山縣舉行“黨旗領航?鄉村旅游”嘉年華暨電商扶貧大型活動
富民、宜居、和諧 昭山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千余農技人員抗雪保生產
東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關于征集《文化東營系列叢書》書籍封面的通知
市審計局積極行動 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意見》
第15次上春晚 少林小子贏滿場喝彩
市發改委組織開展“科學家講堂”學習活動
樅陽開出首例非法網約車罰單
推動宣講“六進”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播到最基層
豐潤新軍屯悅城社區居民組建興趣同盟會悅身心
黃州區文化部門開展文化市場掃黑除惡專項檢查
2018鞍山教育有“大動作”消息一個比一個勁爆
郴州與中南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提升城市環境 廈門六區開展流動攤販占道經營亂象專項整治
我市召開2018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
[教育] 2019年海軍在湘招飛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