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新聞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陳小妹)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7月17日,在福安市賽岐鎮象環村科技示范戶陳堂生的葡萄園里,紫黑色的巨峰葡萄掛滿了枝頭,散發出陣陣清香。
在葡萄園里,福安市農業科教站站長張富民正在觀測葡萄收成情況。“張站長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到果園來,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今年葡萄的產出與去年相比提高了20%,這與他的指導分不開。”陳堂生說。
福安種植葡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南方多雨的高溫高濕氣候,葡萄容易感染真菌,產量和質量一直無法突破。2009年,張富民提出避雨栽培技術并在全市推廣,使每年葡萄新植面積以2000畝至5000畝的速度迅猛增長。如今,福安種植葡萄的行政村達到210個,種植面積共6萬畝,產值占福安農業總產值的23.8%。
福安市城陽鎮洋面村,由于種植作物單一,村民紛紛外出打工。為了吸引村民返鄉種植葡萄,張富民和他的團隊走村入園,指導當地村民利用毗鄰城區的優勢發展葡萄,精心傳授避雨栽培技術和臺灣葡萄專用套袋技術,提高村民葡萄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水平。
“套袋種植的葡萄病蟲害少,果粉均勻,日照充分,個大飽滿,甜度高,還實現了當年種植、出產,次年就投產上市。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村種植葡萄,張站長提出的這個技術富了洋面百姓。”洋面村原黨支部書記邱團金說。
不僅僅是洋面村,福安市曉陽鎮東源村在張富民的指導下,葡萄種植面積已達500多畝,村民的口袋也逐漸鼓起來。
東源村果農謝善明談起張富民就滿是感激。2000年,謝善明種植的3畝葡萄,因病害嚴重,幾乎顆粒無收。在張富民的精心指導下,他采用標準化控產栽培技術、標準化無公害規范化栽培、專用套袋技術等多項新技術,栽培精品葡萄,實現平均畝產值增加3000元至8000元。“我現在種有30畝葡萄,年收入達30多萬元。”謝善明高興地說。
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張富民先后組織編寫《福安葡萄病蟲害防治規范》《福安避雨栽培葡萄病蟲害防治規范》,指導農戶對葡萄病蟲害進行規范防治,幫助農戶降低農藥使用量,提高果品質量。
“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技干部就應該心里始終裝著農民,真心實意為農民辦事實,引領農民增收致富。”張富民說。為改善福安市的果樹品種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張富民還自費引種了葡萄、枇杷、柑桔、布朗李等6大類、36個良種,進行高標準、規范化種植栽培,指導創建名優果樹試驗、示范基地,真正起到“引領農民干、做給農民看”的示范帶動作用。
不僅如此,張富民還常常走進田間地頭開辦“農民田間學校”,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為村民講解葡萄大棚栽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科學用藥等技術知識,并實地指導果農種植,為他們答疑解惑。多年來,他主持或參與辦班73期,受訓人數7000多人次,摘錄編寫印發指導材料81期,努力提高果農的種植技術水平,幫助他們增收致富。
黑龍江對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違紀問題進行全覆蓋整治
李建輝會見查爾斯·思菀森及湯珣
我市第二批“證照分離” 審批事項分類改革施行
金鄉縣超額完成河長制工作和“清河行動”各項任務
市人社局黨組召開2017年度民主生活會
小葡萄做出扶貧大文章——記福安市農業科教站站長張富民
[朝陽區]武凌區長調研2018年朝陽區項目推進情況
永春縣桃城中心小學舉行花燈展 點點燈籠慶元宵
市工商質監局召開氣瓶充裝單位使用登記和安全管理工作會
“最多跑一次” 老外來取經
河北省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我市舉辦
超強臺風“山竹”今日中午前后進入南海明后兩日影響我市將有明顯風雨
我市召開專題研究會議安排部署PM10專項治理及建筑工地工程機械排放情況
陜西制造業活力增強 新動能持續發力
市規劃國土委鹽田管理局關于鹽田外國語學校綜合樓項目建設工程設計總平面圖公布的通告
埇橋區召開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座談會
河南省督查組來永城市督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單位清查工作
出席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聊城代表團成立
3名未成年人沉迷手游 竟兩次盜竊手機
田東出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