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中國新聞獎廣播電視類參評作品出現重新制作、刊播不一致以及造假等突出問題,嚴重損害了中國新聞獎評選權威性和公信力。”30日下午,中國記協和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共同在京召開“中國新聞獎廣播電視作品突出問題”新聞評議會,來自新聞業界、學界的專家學者及各中國新聞獎報送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專門針對如何防范和杜絕廣電類作品違規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2016年至2017年,中國記協認真核查了收到的共329條舉報線索,在被撤銷參評資格、獲獎資格的92件問題作品中,有71件是廣電類作品。”中國記協國內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被撤銷參評資格、獲獎資格的作品主要涉及作品內容造假,重新制作參評作品音視頻,申報作品播出信息與實際不一致、參評作品指向不明確,報送作品為修改后的重播版本,無法提供作品播出原始依據等方面。
據介紹,針對廣電類作品出現的突出問題,中國記協近年來采取了多種措施,不斷加強對報送、評審環節的監督管理和對違規作品的懲處力度。在2017年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發布的《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中,明確要求廣電作品的參評材料以及刊播信息(刊播時間、欄目、版面等)必須與刊播時一致;對涉假作品的處罰辦法也由2016年的“推薦單位不得參加下一屆該項目評選”修改為“被通報的推薦單位、報送單位不得參加下一屆該項目評選”。
與會專家學者提出,廣電類參評作品涉假問題須區分蓄意造假、重新制作、報送工作失誤三種性質,三種性質原因不同,處罰措施也應有所區分,建議可以通過設立廣電刊播作品資料庫、形成造假黑名單、設置評獎信用檔案等措施杜絕蓄意造假行為。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委員陳絢、吳兢特別呼吁,新聞人最高的榮譽就是對真實的堅守,要從加強職業道德和操守的角度防范違規事件。
中國記協和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共同表示,將對蓄意造假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同時,雙方希望通過對這些典型案例的評議,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推動評獎制度和機制建設更加合理化,營造新聞戰線風清氣正的評選環境。(記者 李笑萌)
期待!東莞本地荔枝預計6月中旬上市 只要“雨神”別來搗亂……
市人大常委會視察民生“十件實事”落實情況
【聚焦市委全委會】專訪郝晉升:打造幸福文明的西部現代新城
學習推廣嘉興桐鄉經驗努力打造浙江樣板
肥鄉區交警大隊持續開展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近兩年71件廣電作品被撤銷中國新聞獎參評獲獎資格
氣溫多變傷風感冒患者增多
4月1日起機動車駕培難度會加大?杭州早就實施了
響水縣陳家港鎮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陳意涵承認懷孕 計劃情人節與導演男友領證結婚
洛陽南環路與孫辛路立交互通區及高速引線段綠化工程啟動
共享單車只想和你交個朋友!(二)
市城市管理執法局以學促干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
全省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座談會在新邵召開
灌南縣人社局多舉措創建健康單位
上海布局研發新一代“中國芯”
長沙市圖書館與韓國龜尾市圖書館締結友好館
趙場街道 大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市政府黨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國字號”品牌助推建甌錐栗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