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區針對新農村建設對體育健身需求不斷增強的特點,采取建設體育設施、發展體育社團組織、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多種手段促進農村體育人口增長,提升農村人口整體健康素質。
加大農村體育事業投入。淮安區先后實施了“萬村健身工程”以及鄉鎮多功能運動場、文體中心建設,全區26個鄉鎮(街道)和345個行政村己分別達到“三室一場一路徑”和“二室一場一路徑”標準。我區在鄉鎮、村先后建起345個籃球場、345個村乒乓球室,并為較大自然村配發了400副小籃板。截至去年底,全區城鄉共建成晨晚練健身點705個,安裝健身路徑408套,保證了農村村(居)及人口較多的自然村全部配建有晨晚練健身點,實現了城鄉健身路徑全覆蓋。
發展體育社團組織。城區共有綜合體育協會5個,單項體育協會15個,每個協會都設有若干農村分會。全區26個鄉鎮(街道)共成立鄉鎮體育總會26個、老體協26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26個、舞操協會26個、籃球協會24個、乒乓球協會16個、棋牌協會9個、釣魚協會2個、羽毛球協會1個,實現了全區城鄉體育社團組織全覆蓋。其中,武術協會在城區成立22支太極拳代表隊的同時,又在鄉鎮發展了56支代表隊共1100多名會員。為保證城鄉體育社團組織正常活動,起到帶動、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區體育局制定了體育社團活動情況考核辦法。
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淮安區重視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中的引領、示范、教學、組織作用,因而注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尤其是注意加強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僅去年,舉辦了5期共560余人的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針對偏遠鄉鎮人員進城培訓不便情況,區體育局專門組織城區體育健身專業人員多次深入鄉鎮進行鄉、村健身骨干就地集中培訓。目前,全區具備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者共3151人;區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已達31人。
淮安區重視農村體育工作,有力推動了農村體育人口的迅速提升,截至2017年底,農村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口已占總人口40%,農村人口整體健康素質不斷提升。
聚焦春節“囧事”“頑疾” 多部門多舉措齊發力
寬甸縣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南京市新增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高山上的“蔬菜紅娘”
鄭州火車站東進站口封閉施工
淮安區推進農村體育工作促進農村人口整體健康素質提升
確保陽鹿高速公路項目鹿寨段順利推進
省質監局楊親鵬副局長來邵調研 打火機行業發展
中心城區環境衛生和出店經營整治再通報 看看誰又上榜了!
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開啟“互聯網+”模式
好天氣!這周末秋高氣爽氣溫適宜 戶外游走起
江蘇面料品牌商家與丹東市服裝企業對接
臺州機場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展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
108路 一道城市文明的風景線
重慶市民族宗教委明確2018年支持民族地區發展重點任務
周至縣委常委、副縣長朱永明到青化鎮青化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郭尚禮到稷山 督察環保治理專項情況
江科大學生會開展“3·5”雷鋒日志愿服務活動
永吉縣政協召開機關黨支部(擴大)學習會議
多方合力護航“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