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兩位專家接收家譜。(陳青攝)
中國寧波網訊 橋南老人凌近仁是寧波書畫藝術界名家。昨日,記載有凌近仁的《慈水凌氏宗譜》由其侄子凌多德捐贈天一閣,此次捐贈的家譜補充、完善了天一閣的典藏。
凌近仁(1910年—1995年)是慈城人,書法正草隸篆皆善,以行草見長。擅長山水,善畫花卉,尤擅松、梅、竹、菊、荷,畫作渾厚滋潤,富有變化。他曾問學于吳昌碩、諸聞韻等海上畫壇名家,還曾向隱居在上海的寧波籍畫家趙叔孺學習,他也是浙東書風承上啟下者錢罕的弟子。凌近仁生前為中國書協會員,曾任寧波市政協書畫院院長、寧波市首屆美協主席等。
凌近仁是天一閣的“老朋友”,閣內有他書寫的鮚埼亭、西園橫額,收藏有他的春帆細雨圖軸、紅梅圖軸、長春不老圖軸等。2006年,天一閣曾在云在樓舉辦《俞福海藏凌近仁書畫展》。2009年,凌近仁書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舉行,紀念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誕辰100周年。
“前段時間,在美國和北京的凌家后人來到老家,祭拜了凌氏宗祠,說到家譜的時候,都表示想要一份帶回去。”昨日,凌近仁的侄子凌多德在慈城日新路13號說起捐贈緣由,“家里的這兩冊《慈水凌氏宗譜》,是我父親傳下來的。我父親是凌近仁的弟弟。”
凌多德說,早些年堂兄問他父親借閱《慈水凌氏宗譜》,后來放在自家閣樓,沒想到閣樓漏水打濕了家譜。堂兄用煤油燈想把家譜烘干,不慎燒著了家譜。“后來慈城地方文化研究專家錢文華來我家,我把家譜給他看,他說只有天一閣才能救這兩冊家譜。”凌多德聯系了天一閣表達了捐贈意愿,“由天一閣保管,那是最好的了。”
回憶起凌近仁,凌多德說,他曾陪著老先生去天一閣,“20世紀80年代初,有很多日本游客來參觀天一閣,那時候天一閣有書畫社,老先生經常去那里寫書法、畫畫。天一閣給稿費他也不要,說有退休工資夠了。他還經常住在天一閣。”因此,凌多德覺得把家譜捐給天一閣,是一件幸事。
昨日呈現在天一閣兩位專家面前的兩冊家譜,其中一冊上書《慈水凌氏宗譜》,另一冊只能看到殘破的祖先圖。天一閣博物館典藏研究部主任饒國慶說:“紙張揭開的難度很大,拼接的難度也非常大。我們需要制定一個修復方案,不能隨便一修了事。”在家譜中,饒國慶找到了與凌近仁相關的內容,這本家譜修到了凌氏第二十二世,凌近仁屬于第二十一世。
饒國慶表示,天一閣正在籌建浙東家譜文獻館,近年來征集了不少新老家譜,“每年有10來冊捐贈的老家譜需要修復,這些家譜都很有價值。記載有凌近仁先生的《慈水凌氏宗譜》抄本,破損實在太嚴重了,要進行搶救性修復,我們一定會克服各種困難,將家譜還原出來。”(寧波日報記者陳青通訊員王伊婧)
10月底前我市將完成6.2萬戶煤改電改造
德州市今年已排查安全隱患近萬起
光明新區玉塘辦事處舉辦公益招聘會
桐木鎮人大發揮代表職能作用
溫州市區西向供水壓力得到明顯改善
甬上書畫名家凌近仁家譜入藏天一閣
陳晉元:沉醉武術,追求進步與快樂
漢川收繳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近800萬元
湖南省室內裝飾協會三屆五次理事擴大會議在懷化舉行
常德2018首屆家裝博覽會一站購齊全系家裝
氣溫逐漸轉涼 時菜產量漸增加源頭批發價漸下降
五蓮縣許孟小學:“童眼看世界”激發研學旅行熱情
女子拎袋擠進地鐵人沒能上車 近3萬元金銀飾品被撿走
城口:春季果樹管護忙
租小汽車后一直不歸還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蒲學聯為洪江區農村黨員上黨課
到2020年天元區力爭20個美麗鄉村達標
東城率先在新羅全區全面完成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
嘉善“四點”入手助力商標品牌申報創新高
南通5條公交線路調整部分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