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愛晉城”2018晉城市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張鵬飛
在晉城大地上,文明之花處處盛開,文明的磅礴之力在這里匯聚、綻放。
石雙硯是一片樸實耀眼的花瓣。從花甲到耄耋,如今已94歲高齡的他用了30多年的時間,帶著村里老年林業隊,硬是種下了百萬株樹木,讓昔日荒山變成青山翠嶺,令人動容、讓人崇敬。
天龍救援隊是一片充滿愛心的花瓣。他們不顧自身危險,無視風雪侵擾,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救援現場,爭分奪秒解救受困群眾,詮釋著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之情。
秀水苑社區是一片為民惠民的花瓣。一件件小事溫暖著居民的心,一項項活動引導著居民言行,蘊養著文明新風尚,成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文明成為共有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凝聚起不斷奮進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齊心筑牢共同思想基礎
1月24日,晉城市“新時代講習快車”開進了陵川縣潞城鎮莊頭村,用多樣化的講習方法生動化、生活化地將黨的聲音鮮活地傳遞到千家萬戶,創新宣講方式的觸角力求直抵最基層。之后,“新時代講習快車”開進了田間地頭、社區廣場、車間班組,徹底打通了理論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深受百姓歡迎。截至目前已舉辦170余場,直接受眾5.5萬人。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我市立足自身實際、不斷創新,推出了“新時代講習快車”、“新時代太行文藝輕騎兵”、“新時代晉城書享薈”等品牌載體,著力打造主題公園廣場,真正用沾有泥土味、群眾愿聽愛看的方式,打造共有的精神紐帶,筑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去年以來,我市重點打造了澤州路、鳳臺街、迎賓街三條示范街道,澤州公園、白馬寺山植物園、趙樹理公園、兒童公園四個主題公園,鳳西廣場、人民廣場、物茂廣場、七星廣場等六個主題廣場,鳳鳴、秀水苑兩個示范小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廣為覆蓋。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公園廣場、商場車站,一幅幅展示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一個個形式活潑的城市小品很是養眼,不僅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線,更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地送進大家心田。
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摸得著、離得近,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部門精心開展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推動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月28日,元宵節前夕,“品味書香 閱讀文明”新時代晉城書享薈活動在程顥書院啟動,以誦讀經典的方式,帶領大家從傳統文化的深邃長河中品讀歷史,引導人們在傳承中弘揚文明新風,使核心價值觀更加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清明節前夕,又在陽城縣町店戰斗紀念園舉行了以“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行精神”為主題的書享薈。而去年,“花海書香中華經典誦讀”、“建設文明美麗書香校園”等系列特色主題活動,同樣引發群眾廣泛好評和巨大反響,真正使一個個傳統節日成為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教育,讓一個個文化陣地“活”起來。我市依托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以“我們的價值觀”“我的中國夢”為主題,做到特色實踐教育常年不斷線,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所不在。
同時,我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晉城建設的實施意見》,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晉城建設全過程,推動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增強了人們踐行的信心與自覺。
“通過一系列接地氣、創新性的舉措,有力加深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真正做到了日學而不察、日用而不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王聯民說,文明源于心、成于行、貴于恒。今后將以黨員干部、中小學生、農民等為重點,在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上用巧勁、做實功,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持久鑄造“文明之魂”。
創城繪就文明最亮底色
去年以來,市民會發現主動避讓行人的車輛多了,亂停亂放的車少了;看燈過人行橫道的人多了,亂拋雜物的人少了……這些文明新風都源于持之以恒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創建文明城市潤物無聲。我市始終秉承為民利民惠民原則,堅持以全體文明、全面文明、全域文明為著力點,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在優化縣域文明、行業文明、鄉村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上下功夫,以點帶面,統籌城鄉,共建共享,社會文明程度得以整體提升。
去年,我市對標先進經驗,結合晉城實際,提出了“11810”創建工作思路,開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文化惠民、育苗護苗、宜居為民、碧水藍天、素質提升等十項創建行動,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
去年6月至8月,我市以治亂、治臟、治污、治弱為重點任務,以建整潔容貌、建良好秩序、建宜居環境、建文明新風為主要目標,打了一場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攻堅戰,城鄉面貌大改觀、人居環境大變樣、城市品位大提升。
在“創城”過程中,我市緊緊瞄準社區管理、道路交通路緣石上下管理分割、集貿市場管理“真空區”、市民素質亟待提升等四方面突出問題,對癥下藥、綜合施策,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開展了市區路緣石以上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后,亂停亂放之風得以剎住;新修訂了以“四愛四守四講”為內容的《晉城市民公約》,發放了32萬冊新版《晉城市民文明手冊》,為市民提供了做文明人的根本準則,公民素質顯著提升。
一項項舉措回應群眾關切,一條條措施解決突出問題,讓城市面貌有了新變化,文明新風愈來愈濃郁,廣大群眾拍手稱快。在蘇州上大學的張飛飛不無感慨道:“每次回到家鄉,都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環境越來越好了,城市更加整潔了,市民素質提高了,向同學介紹自己家鄉也更加自信了。”
“創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基層單位和廣袤鄉村也同頻共振,向著文明持續發力,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興起。
在農村社區,從強化黨建、理論教育、實踐引領、鄉賢帶動等方面著眼,一大批新鄉賢涌現出來,“鄰里文化節”等活動持續不斷,涵育出群眾好生活。
在行業單位,從完善規章制度,培樹職業操守等方面發力,通過個人文明樹立起行業新風,使服務越來越貼心,群眾辦事越來越暖心。
在廣大家庭,通過議家教、講家事、立家訓、揚家風、傳家禮,做到以規立家、修身齊家、文明傳家,讓家風融入日常生活,用一個個家庭小文明蘊養社會大文明。
截至目前,我市連續八屆榮獲山西省文明城市,連續四屆獲得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全市涌現出20個全國文明村鎮、19個全國文明單位、2所全國文明校園、1個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王聯民表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共建共享,今年進入了新一輪“創城”周期,更需要全市廣大群眾齊參與、齊用力,力爭取得新突破。
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行動……隨著各類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文明正植根于每個人的內心,成為日常行為準則,不斷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志愿服務讓生活更美好
3月2日上午,物茂廣場上涌動著濃濃暖意,“志愛晉城”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在此啟動,現場近5000名志愿者立志:摯愛晉城、“志”愛晉城,愿用志愿服務讓深愛的這座城市變得更美好。
同日,志愿者侯麗娟在志愿服務日志中寫道:“看著主題活動上銀發志愿者給少先隊員們佩戴學雷鋒胸牌,感動得直落淚。在我們這座城市里,上到白發老人,下到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們,志愿者無處不在,志愿服務無處不在。
我市城市面積雖不大,但志愿服務積淀深厚,時時處處閃現著志愿者的身影,讓城市更有溫情、更有溫度。
近年來,志愿者隊伍日益壯大,雪松志愿服務隊、綠絲帶志愿者協會、天龍救援隊、紅十字志愿服務總隊、青年志愿者協會、義工聯合會、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萬人選擇加入志愿者隊伍,常年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志愿服務經常化、制度化、項目化、品牌化,形成志愿服務“一盤棋”格局,使志愿服務隊伍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堅持把制度完善好,有標準、有實效。我市不斷建立健全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投入保障和日常管理機制,形成注冊登記、記錄時間、關系接轉、技能培訓、褒獎激勵等一系列規范制度,規范和完善工作流程、活動項目,定期推介宣傳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堅持把平臺打造好,有創新、有拓展。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在公園廣場、商圈社區等地建立了12個標準化志愿服務站,打造志愿服務之家,讓群眾隨時隨地能找到志愿者。同時在基層普遍建立志愿服務組織,積極開展各類服務活動,使志愿服務覆蓋更廣。
——堅持把活動開展好,有特色、有品牌。我市以“志”愛晉城品牌為統領,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易推廣、可持續的志愿服務項目。3000余名志愿者走上市區主要路口,規勸各類不文明交通行為,使遵交規、守公德逐漸變為市民的自覺行為習慣;愛心送考堅持10年不斷線,真情真意為考生服務。通過接連不斷的志愿服務活動,握指成拳集聚起志愿合力,形成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匯聚起愛的暖流。同時,我市把活躍在農村、備受村民尊崇的鄉賢納入進來,成立了理評室等平臺,在調解鄰里糾紛等方面發揮了大作用,成為農村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
張蕓華是15萬志愿者中的一員,從事志愿服務已有12年時間。他說:“志愿服務雖多是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傳播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溫暖著他人,塑造著自我,即使累點苦點也值得。”
小德微善,點滴匯聚;小城大愛,溫暖流淌。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逐漸成為善美晉城人的思想共識,成為美麗晉城的魅力名片。
典型引領凝聚向善暖流
5月31日,第二期“晉城楷模”發布儀式舉行,種了30多年樹的耄耋老人石雙硯、拖著殘腿為孤寡老人義務理發的栗紅連被授予“晉城楷模”榮譽稱號。他們的先進事跡讓現場觀眾為之掉淚、為之動容、為之崇敬。去年12月21日,郭峰、張晨光已首期被授予“晉城楷模”榮譽稱號。
在晉城,像郭峰、張晨光、石雙硯、栗紅連這樣的模范典型還有一大批。李繼林劉平貴夫婦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畢臘英、栗紅連等7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65人被評為“中國好人”,58人被評為省級道德典型,六屆評選出657名“晉城好人……他們身份不同、經歷各異,但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刻畫了道德典型群像,詮釋了道德的無窮力量,挺起了城市的精神脊梁。
為培樹在群眾中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遠的道德典型,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我市始終把評樹先進典型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引領載體,以“晉城楷模”、“晉城好人”和“善行義舉榜”評選為抓手,堅持從群眾中選,由群眾來評,讓典型層出不窮。
去年,第六屆晉城好人評選火熱開展,105位“晉城好人”和1位“晉城好人優秀代表”受到表彰,逾九成來自基層一線,真正褒獎凡人善舉,弘揚社會正氣。晉城市文明家庭首屆評選,153戶家庭獲此殊榮,以家庭小文明溫潤城市大文明。同時,劉平貴、畢臘英兩戶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1戶入選“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10戶成為“三晉最美家庭”。
在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下,各個層面的道德選樹普遍開展。在各行各業,開展了“最美護士”“最美交通人”“最美鄉村醫生”“最美鄉村教師”等最美人物評選,在社區村鎮開展了善行義舉榜、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等評選,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
晉城好人崔東紅說:“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卻受到全社會的尊重。我想在這樣的氛圍中晉城好人會越來越多,社會會更加溫暖。”
既要選好道德典型,更要講好榜樣故事。我市活用基層巡講、好人廣場、道德講堂、文藝作品等方式,編印《晉城楷模》《晉城好人故事》《德孝故事》《家風》等書籍,制作《晉城好人》系列廣播劇,真正讓道德典型的事跡能聽得見、看得著,能感染人、塑造人。
同時,我市還出臺了一系列辦法舉措,大力發揮幫扶基金的作用,切實為道德模范解決生活困難,讓他們受禮待、享尊崇,在全社會營造出“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在聽了道德典型的感人事跡后,市民張娜心潮難平。“從他們身上,不僅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溫度,更找尋到一種前行的力量,激勵更多人行善舉、做善者。”張娜說道。
同心掬得滿庭芳,文明花開滿園春。站在新的起點上,只有每個晉城人共同努力,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必將閃耀奪目光彩,照亮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前行之路。
百靈廟客運站圓滿完成2018年元旦小長假旅客運輸工作
匈牙利布達佩斯第八區代表團訪問長寧區
生態扶貧創新路 貧困戶成了管護員——天全縣林業局扶貧探索側記
爸媽的這份兒童節禮物,孩子們一定想要!
銅川市檔案局接受市委第二考核組年度目標任務考核
【文明在行動】凝聚文明力量 激發奮進動力——晉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注意啦!冷空氣再犯 南充今晚要吹大風
天臺6個項目集中開工
男子剛發朋友圈炫酒駕 就在路口被交警逮個正著
天公作美 咱們出門“沾龍氣”
鹽田港后方陸域文明司機行動火熱舉行 關愛兒童暢想歡樂
趙江濤調研督查《大氣污染防治法》貫徹執行情況時強調
細化舉措 動真碰硬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
老兵和新兵接受禁毒知識教育
陳興春到秀水鎮金埝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磁縣縣委書記吳從江到滏陽河生態濕地項目現場辦公
資陽:全力確保創建省級森林城市驗收成功
福州高新區新建或改造一批中小學 明年9月前完工
掃黑除惡讓群眾幸福感安全感更足——我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綜述之六
成都成中國游戲產業重要研發基地
市婦聯組織舉辦培訓班百余名婦聯干部集中“充電”